一种用于旋转蒸发仪的防回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47516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5 21: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旋转蒸发仪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旋转蒸发仪的防回流装置,包括防回流瓶,所述防回流瓶的内壁固定连通有蒸发接头管,所述蒸发接头管的一端贯穿并延伸至防回流瓶的表面,所述防回流瓶的表面固定连通有烧瓶接头管。该旋转蒸发仪及用于旋转蒸发仪的防回流装置,通过设置加热保温装置,在使用时,通过电加热丝对螺旋导热管内部的导热油进行加热,通过螺旋导热管将热量传递到防回流瓶上,通过隔热保温瓶对螺旋导热管和防回流瓶进行隔热保温,从而解决了现有蒸汽进入防回流瓶中会出现较多的冷凝液体,导致使用一段时间后就需要停机将防回流瓶中冷凝的液体倒出,导致旋转蒸发仪使用受限的问题。发仪使用受限的问题。发仪使用受限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旋转蒸发仪的防回流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旋转蒸发仪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旋转蒸发仪的防回流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旋转蒸发仪又叫旋转蒸发器,是实验室常用设备,由马达、蒸馏瓶、加热锅、冷凝管等部分组成的,主要用于减压条件下连续蒸馏易挥发性溶剂,应用于化学、化工、生物医药等领域。
[0003]由于现有的旋转蒸发仪在减压条件下连续蒸馏大量易挥发性溶剂时,用加热浴加热蒸馏烧瓶中的溶剂,此外,在高效冷却器作用下,可将蒸发管中的热蒸汽迅速液化,溶剂蒸馏冷凝成液体,液体一部分流入接收烧瓶,另一部分还未及时流入接收烧瓶又原路返回蒸馏烧瓶造成对溶剂蒸馏工作的干扰,已提取的溶剂在没有防回流装置的作用下会返回原蒸馏烧瓶中,使得分离和纯化反应物的过程反复复杂,时间延长,大大延长了实验所需的时间,在中国专利网公开的一种旋转蒸发仪及用于旋转蒸发仪的防回流装置(CN206081672U)通过蒸发管接头、防回流室、烧瓶接头、磨口连接段、防回流段和蒸汽孔等结构,解决了已提取的溶剂在没有防回流装置的作用下会返回原蒸馏烧瓶中,使得分离和纯化反应物的过程反复复杂,时间延长,大大延长了实验所需的时间的问题。
[0004]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仍存在烧瓶中的溶剂通过加热浴加热后产生的蒸汽进入防回流瓶中时,会有部分直接与温度较低的防回流瓶内壁接触后,直接冷凝呈液体掉落在防回流瓶中,尤其遇到外部温度较低时,蒸汽进入防回流瓶中会出现较多的冷凝液体,且在蒸发分离过程中,烧瓶和防回流瓶都是倾斜放置,导致使用一段时间后就需要停机将防回流瓶中冷凝的液体倒出,导致旋转蒸发仪使用受限,所以需要一种用于旋转蒸发仪的防回流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基于现有的蒸汽进入防回流瓶中会出现较多的冷凝液体,导致使用一段时间后就需要停机将防回流瓶中冷凝的液体倒出,导致旋转蒸发仪使用受限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用于旋转蒸发仪的防回流装置。
[0006]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用于旋转蒸发仪的防回流装置,包括防回流瓶,所述防回流瓶的内壁固定连通有蒸发接头管,所述蒸发接头管的一端贯穿并延伸至防回流瓶的表面,所述防回流瓶的表面固定连通有烧瓶接头管,所述烧瓶接头管的一端延伸至防回流瓶的内壁,所述烧瓶接头管位于防回流瓶内部的内壁固定开设有蒸汽孔,两个所述蒸汽孔以烧瓶接头管的轴线为中心呈对称分布,所述烧瓶接头管的一端延伸至防回流瓶的表面,所述烧瓶接头管的一端表面设置有磨口段,所述防回流瓶的表面套接有隔热保温瓶,所述隔热保温瓶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加热保温装置。
[0007]优选地,所述烧瓶接头管为一端呈圆弧形状的密封管,所述隔热保温瓶的制作材
料为气凝胶毡,所述隔热保温瓶的表面固定开设有观察孔,两个所述观察孔以隔热保温瓶的轴线为中心呈对称分布。
[0008]优选地,所述加热保温装置包括螺旋导热管,所述螺旋导热管的表面分别与隔热保温瓶的内壁和防回流瓶的表面固定连接。
[0009]优选地,所述螺旋导热管的内部设置有导热油,所述螺旋导热管的内壁固定安装有电加热丝。
[0010]优选地,所述电加热丝的正极和负极分别电线连接有正极导线和负极导线,所述正极导线和负极导线的一端均贯穿螺旋导热管并延伸至隔热保温瓶的表面。
[0011]优选地,所述隔热保温瓶的表面分别固定连接有正极导电环和负极导电环,所述正极导线和负极导线分别与正极导电环和负极导电环电性连接;
[0012]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正极导电环和负极导电环具有便于隔热保温瓶跟随防回流瓶转动时对电加热丝保持电性连接的特点。
[0013]优选地,所述正极导电环和负极导电环的表面均固定连接有绝缘层,所述绝缘层的内部设置有绝缘橡胶,所述正极导电环和负极导电环的表面分别固定开设有正极导电滑槽和负极导电滑槽,所述正极导电滑槽和负极导电滑槽的内壁均呈凸形状,所述正极导电滑槽和负极导电滑槽的一端均延伸至绝缘层的表面;
[0014]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绝缘层具有对正极导电环和负极导电环进行绝缘保护的特点。
[0015]优选地,所述正极导电滑槽和负极导电滑槽的内壁分别滑动连接有正极导电滑轮和负极导电滑轮,所述正极导电滑轮和负极导电滑轮分别电性连接有正极电源连接导线和负极电源连接导线;
[0016]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正极导电滑轮和负极导电滑轮具有便于在正极导电滑槽和负极导电滑槽中滑动保持电性连接的特点。
[0017]本技术中的有益效果为:
[0018]1、通过设置加热保温装置,在使用时,通过电加热丝对螺旋导热管内部的导热油进行加热,通过螺旋导热管将热量传递到防回流瓶上,通过隔热保温瓶对螺旋导热管和防回流瓶进行隔热保温,从而解决了现有蒸汽进入防回流瓶中会出现较多的冷凝液体,导致使用一段时间后就需要停机将防回流瓶中冷凝的液体倒出,导致旋转蒸发仪使用受限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用于旋转蒸发仪的防回流装置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用于旋转蒸发仪的防回流装置的隔热保温瓶结构立体图;
[0021]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用于旋转蒸发仪的防回流装置的图1中A处结构放大图;
[0022]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用于旋转蒸发仪的防回流装置的图1中B处结构放大图。
[0023]图中:1、防回流瓶;101、蒸发接头管;102、烧瓶接头管;103、蒸汽孔;104、磨口段;
2、隔热保温瓶;21、观察孔;3、螺旋导热管;31、电加热丝;32、正极导线;33、负极导线;34、正极导电环; 35、负极导电环;36、绝缘层;37、正极导电滑槽;38、负极导电滑槽;39、正极导电滑轮;310、负极导电滑轮;311、正极电源连接导线;312、负极电源连接导线。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5]参照图1

4,一种用于旋转蒸发仪的防回流装置,包括防回流瓶 1,防回流瓶1的内壁固定连通有蒸发接头管101,蒸发接头管101 的一端贯穿并延伸至防回流瓶1的表面,防回流瓶1的表面固定连通有烧瓶接头管102,烧瓶接头管102的一端延伸至防回流瓶1的内壁,烧瓶接头管102位于防回流瓶1内部的内壁固定开设有蒸汽孔103,两个蒸汽孔103以烧瓶接头管102的轴线为中心呈对称分布,烧瓶接头管102的一端延伸至防回流瓶1的表面,烧瓶接头管102的一端表面设置有磨口段104,防回流瓶1的表面套接有隔热保温瓶2,隔热保温瓶2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加热保温装置;
[0026]烧瓶接头管102为一端呈圆弧形状的密封管,隔热保温瓶2的制作材料为气凝胶毡,隔热保温瓶2的表面固定开设有观察孔21,两个观察孔21以隔热保温瓶2的轴线为中心呈对称分布,加热保温装置包括螺旋导热管3,螺旋导热管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旋转蒸发仪的防回流装置,包括防回流瓶(1),所述防回流瓶(1)的内壁固定连通有蒸发接头管(101),所述蒸发接头管(101)的一端贯穿并延伸至防回流瓶(1)的表面,所述防回流瓶(1)的表面固定连通有烧瓶接头管(102),所述烧瓶接头管(102)的一端延伸至防回流瓶(1)的内壁,所述烧瓶接头管(102)位于防回流瓶(1)内部的内壁固定开设有蒸汽孔(103),两个所述蒸汽孔(103)以烧瓶接头管(102)的轴线为中心呈对称分布,所述烧瓶接头管(102)的一端延伸至防回流瓶(1)的表面,所述烧瓶接头管(102)的一端表面设置有磨口段(104),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回流瓶(1)的表面套接有隔热保温瓶(2),所述隔热保温瓶(2)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加热保温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旋转蒸发仪的防回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烧瓶接头管(102)为一端呈圆弧形状的密封管,所述隔热保温瓶(2)的制作材料为气凝胶毡,所述隔热保温瓶(2)的表面固定开设有观察孔(21),两个所述观察孔(21)以隔热保温瓶(2)的轴线为中心呈对称分布。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旋转蒸发仪的防回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保温装置包括螺旋导热管(3),所述螺旋导热管(3)的表面分别与隔热保温瓶(2)的内壁和防回流瓶(1)的表面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旋转蒸发仪的防回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导热管(3)的内部设置有导热油,所述螺旋导热管(3)的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钧孟朵
申请(专利权)人:安庆研至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