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混凝土外加剂的制备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混凝土外加剂的制备工艺。
技术介绍
[0002]混凝土外加剂是在搅拌混凝土过程中掺入,占水泥质量5%以下的,能显著改善混凝土性能的化学物质,在混凝土中掺入外加剂,具有投资少、见效快、技术经济效益显著的特点。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外加剂已越来越多地得到应用,外加剂已成为混凝土除4种基本组分以外的第5种重要组分。
[0003]可参考公开号为CN111871312A的中国专利,其公开了一种混凝土外加剂生产工艺,主要包括以下加工步骤:检查放料、开始搅拌、收集取料,上述混凝土外加剂生产工艺加工过程中使用到的加工设备包括基座,所述基座的上端固定有搅拌箱和电机,所述搅拌箱的侧壁贯穿开设有出料口,所述搅拌箱的顶部贯穿插设有进料管,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贯穿搅拌箱的侧壁并固定有位于搅拌箱内部的搅拌轴。
[0004]上述专利具有搅拌轴转动的同时将带动绞龙转轴转动,从而使得绞龙转轴将搅拌箱靠出料口一端的原料搬运至搬运槽一端,使得搅拌箱内部的原料实现横向移动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凝土外加剂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1.准备原料:准备以下重量计组分:超塑化剂1
‑
5份、表面活性剂2
‑
10份、铵盐0.8
‑
3份、聚合醇胺2
‑
8份、烯丙基聚氧乙烯醚1
‑
5份、引发剂0.01
‑
0.2份、缓凝剂0.8
‑
1份、消泡剂0.01
‑
2份以及四聚丙烯基苯磺酸钠2
‑
15份;S12.水浴反应:将聚合醇胺、烯丙基聚氧乙烯醚、四聚丙烯基苯磺酸钠以及铵盐依次放入水浴锅内,然后升高水浴锅的温度至60
‑
85℃,再加入引发剂保温反应3
‑
6h得到混合溶液;S13.混合反应:将S12制备的混合溶液、超塑化剂、表面活性剂以及缓凝剂依次注入反应釜内,持续搅拌10
‑
15min后加入消泡剂,再搅拌30
‑
55min即制得本混凝土外加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外加剂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塑化剂包括木质素磺酸钠盐超塑化剂、萘系高效超塑化剂、脂肪族高效超塑化剂、氨基高高效超塑化剂以及聚羧酸高效超塑化剂中的一种或多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外加剂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醇胺由二乙二醇溶液、丙三醇溶液、二聚丙三醇溶液、三聚丙三醇溶液、三乙醇胺溶液以及脂肪酸钠溶液充分混合组成,所述聚合醇胺由二乙二醇溶液、所述丙三醇溶液、所述二聚丙三醇溶液、所述三聚丙三醇溶液、所述三乙醇胺溶液以及所述脂肪酸钠溶液的质量比为1:2:1:1:1.5: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外加剂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活性剂包括增粘剂,所述增粘剂包括脂肪族树脂、脂环族石油树脂、松香、氢化松香树脂以及萜烯树脂中的一种或多种。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外加剂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铵盐包括硝酸铵、醋酸铵、磷酸铵以及氯化铵中的一种或多种。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外加剂的制备工艺,其特征...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