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两级Q表格的DRAM行缓冲器管理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Q
‑
learning算法的DRAM行缓冲器管理方法。
技术介绍
[0002]DRAM是当前计算机主流的内存存储器。每个DRAM存储单元包含一个晶体管和电容,大量的存储单元构成二维存储阵列,存储阵列再构成内存块(bank)。内存块中的数据以内存行为单位读写,每个内存块都包含一内存行缓冲器(row buffer),用于缓存来自内存块的内存行数据,用于处理数据读写请求。
[0003]根据计算机存储层次结构,最后一级缓存以缓存块为单位向DRAM发起数据访问请求。当读写数据时,内存控制器根据目标缓存块地址,定位DRAM内存块,然后发出行激活命令,将包含目标缓存块数据的内存行加载到内存行缓冲器。内存缓冲器容量远大于缓存块,所以内存缓冲器不仅包含目标缓存块,还包含相邻的其他缓存块。内存控制器再发出列激活命令,定位目标缓存块数据,完成读写操作。最后内存缓冲器中的数据写回到内存块中的对应内存行,同时内存缓冲器清空。
[0004]数据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两级Q表格的DRAM行缓冲器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个内存块的行缓冲器配置有地址缓存器和连续访问计数器,地址缓存器用于暂存最近一次加载到行缓冲器的内存行地址;连续访问计数器记录当前地址对应的内存行截止目前时刻,连续被访问的次数,连续访问计数器占用3位二进制数;根据新的数据访问,更新地址缓存器与连续访问计数器的值。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更新地址缓存器与连续访问计数器的值,其特征在于:读写内存块数据时,新数据访问的目标内存行地址与地址缓存器中的地址对比,两者不一致,则采用新的目标内存行地址更新地址缓存器中的值,同时将连续访问计数器置为1;如果两者一致,则地址缓存器中的值保持不变,连续访问计数器中的值递增1;读取更新后的地址缓存器的值与连续访问计数器的值,作为行缓冲器的当前状态。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作为行缓冲器的当前状态,其特征在于:读取更新后的地址缓存器中的值addr,读取更新后的连续访问计数器值ref,作为行缓冲器的当前状态S[t]=(addr,ref);当下一新数据访问到达时,参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更新过程,然后再重复前述读取操作,作为行缓冲器下一次状态S[t+1]。4.基于两级Q表格的DRAM行缓冲器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行缓冲器的操作集合A={保持开放,关闭},基于行缓冲器的状态S[t],根据两级Q表格决策算法,选择对行缓冲器的动作a[t],并且执行a[t],然后再结合下一次数据访问,获得动作a[t]的奖惩值r[t]以及下一次状态S[t+1];最后利用S[t],a[t]和r[t]更新两级Q表格。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获得动作a[t]的奖惩值r[t],其特征在于:情况1:行缓冲器处于关闭状态,当前数据访问的目标内存行与上一次访问的目标内存行相同,则表示上一次的关闭决策失误,奖惩值取r[t]=
‑
1,如果新数据访问的目标内存行与上一次的访问不同,表示上一次的关闭决策正确,奖惩值取r[t]=1;情况2:行缓冲器处于开放状态,当前数据访问的目标内存行与上一次访问的目标内存行相同,则表示上一次的保持开放决策正确,取奖惩值r[t]=1,如果当前数据访问的目标内存行与上一次不同,则表示上一次行缓冲器保持开放的决策不正确,奖惩值取r[t]=
‑
1。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两级Q表格,其特征在于:一级表格中,每个条目的包含:状态值(addr,ref),关闭与开放值对1,以及二级表格指针;其中关闭与开放值对1,表示处于状态(addr,1)时,对行缓冲器分别执行关闭与开放的值大小,而其他状态(addr,2)到(addr,7),对应的关闭与开放值对,保存在二级表格中,具体的存储地址保存在一级表格的二级表格指针中;二级表格指针默认为0,表示addr地址对应的其他状态未启用。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两级Q表格结构,其特征在于:二级表格的初始化过程:首先查找二级表格并定位一连续的最小适配空闲空...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