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尘纱窗铰链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472480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5 21: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门窗铰链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尘纱窗铰链,包括窗框安装板、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三连杆和窗扇安装板,第一连杆的一端与窗框安装板靠近窗框的一端滑动连接,第一连杆的另一端与窗扇安装板头部旋转铰接;第三连杆的一端与窗框安装板远离窗框的一端旋转铰接,第三连杆的另一端与窗扇安装板的中部旋转铰接;第二连杆的一端与第一连杆旋转铰接,并且该铰接点位于第一连杆另外两个铰接点之间;第二连杆的另一端与第三连杆旋转铰接,并且该铰接点位于第三连杆另外两个铰接点之间,在开启纱窗窗扇时避让滑块沿避让滑槽移动至窗框安装板中部,实现对玻璃窗扇的开启避让,极大提高安全性和美观性,同时极大提升使用者感受。感受。感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尘纱窗铰链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门窗铰链
,尤其涉及一种防尘纱窗铰链。

技术介绍

[0002]门窗系统(又称为系统门窗或系统窗),是指组成一樘完整的门窗各个子系统的所有材料的有机组合,需要考虑水密性、气密性、抗风压、力学强度、隔热、隔音、防盗、遮阳、耐候性、操作手感等一系列重要的功能,还要考虑设备、型材、五金配件、玻璃、粘胶、密封件各环节性能的综合结果,最终形成高性能的门窗系统。
[0003]现有的门窗系统主要分为平开窗和推拉窗,其中平开窗以其开启面积大、通风好、密封性好、隔音、保温、抗渗性能优良的优点,目前在建筑装饰中应用广泛。
[0004]为了保障通风,同时又能防止外面的蚊虫飞入,往往会在玻璃窗扇处在安装纱窗扇,纱窗扇又分为隐形纱窗和非隐形纱窗,而隐形纱窗因为其关闭状态下,连接纱窗扇与窗框的纱窗铰链隐藏在纱窗扇与窗框连接处,在外面看来比较美观,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0005]现有的平开窗打开方式都是玻璃窗向外开启,而纱窗向内开启,随着现在人们安全意识的提高,高楼层用户玻璃窗向外开启容易被风损害伤或被吹落,且这样隐藏性不强,如若采用现有的门窗铰链同时安装玻璃窗和纱窗由于其打开角度多为最大广角设计,故均向内开启时会相互磕碰,使得玻璃窗和纱窗均受损刮花受损,因此有必要予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防尘纱窗铰链,能在玻璃窗和纱窗均向内开启时使纱窗对玻璃窗进行避让,有效防止纱窗与玻璃窗发生碰撞、刮花、受损,极大提高安全性和美观性,同时极大提升使用者感受。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尘纱窗铰链,包括窗框安装板、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三连杆和窗扇安装板,第一连杆的一端与窗框安装板靠近窗框的一端滑动连接,第一连杆的另一端与窗扇安装板头部旋转铰接;第三连杆的一端与窗框安装板远离窗框的一端旋转铰接,第三连杆的另一端与窗扇安装板的中部旋转铰接;第二连杆的一端与第一连杆旋转铰接,并且该铰接点位于第一连杆另外两个铰接点之间;第二连杆的另一端与第三连杆旋转铰接,并且该铰接点位于第三连杆另外两个铰接点之间。
[0008]具体地,窗框安装板的中部设有避让滑槽,避让滑槽内滑动设有避让滑块,避让滑块夹设与所述第一连杆和窗框安装板之间。
[0009]具体地,所述窗框设有安装槽,所述窗框安装板下表面设有向下凸起的凸点,凸点卡设于安装槽内。
[0010]具体地,所述窗扇安装板设有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杆和所述第三连杆接触的上支垫,上支垫设有第一台阶和第二台阶,第一台阶的厚度大于第二台阶的厚度,第一台阶的下表面与第一连杆的上表面接触,第二台阶的下表面与第三连杆的上表面接触。
[0011]具体地,所述第三连杆设有一避位口,避位口呈V字状,避位口的开口朝向所述上
支垫的第一台阶,在所述纱窗窗扇开启至最大角度时避位口与第一台阶的侧面相接触。
[0012]具体地,所述窗扇安装板的后端设有顶尖块,所述窗框安装板的前端设有与顶尖块对应的窗框顶角,所述窗框的横向型材和竖向型材相交处设有与窗框顶角对应的装配槽,窗框顶角设于装配槽内,在所述纱窗窗扇关闭时顶尖块位于窗框顶角内。
[0013]具体地,所述窗框安装板设有防尘凹槽,所述避让滑槽设于防尘凹槽,所述避让滑块下端设有与避让滑槽滑动配合的滑头,避让滑块的上端与避让滑槽盖合。
[0014]具体地,所述第二连杆的中部的两侧均设有向内凹的避让腰槽,在所述纱窗窗扇开启或关闭时对所述第一连杆和第三连杆进行避让。
[0015]具体地,所述窗扇安装板的后端设有一折弯部,折弯部呈L字形。
[0016]具体地,所述窗框安装板设有若干用于与所述窗框固定连接的窗框固定孔,所述窗扇安装板设有若干用于与所述纱窗窗扇固定连接的窗扇固定孔。
[0017]具体地,所述窗框安装板、所述窗扇安装板、所述第一连杆、所述第二连杆和所第三连杆之间的铰接处均不同且铰接处均设有垫片,垫片的厚度为0.3毫米至3毫米。
[0018]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在窗框安装板处设有避让滑槽和滑动设于避让滑槽的避让滑块,在开启纱窗窗扇时避让滑块沿避让滑槽移动至窗框安装板中部,进而将纱窗窗扇向远离玻璃窗的方向拉动打开,进而实现对玻璃窗扇的开启避让,有效防止纱窗窗扇与玻璃窗窗扇发生碰撞或摩擦,极大提高安全性和美观性,同时极大提升使用者感受。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纱窗铰链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纱窗铰链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纱窗铰链的闭合状态结构示意图。
[0022]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装配状态示意图。
[0023]附图标记包括:
[0024]1.窗框安装板;2.窗扇安装板;3.第一连杆;4.第二连杆;5.第三连杆;
[0025]6.防尘凹槽;7.避让滑槽;8.避让滑块;9.避位腰槽;10.顶尖块;11.窗框顶角;12.垫片;13.窗框固定孔;14.窗扇固定孔;15.折弯部;16.避位口;
[0026]20.凸点;21.纱窗窗扇;22.玻璃窗窗扇;。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的描述。
[0028]如图1

4所示,一种防尘纱窗铰链,包括窗框安装板1、窗扇安装板2、第一连杆3、第二连杆4和第三连杆5,窗框安装板1设有避让滑槽7,避让滑槽7内滑动设有避让滑块8,第一连杆3的一端与避让滑块8铰接,第一连杆3的另一端与窗扇安装板2的前端铰接,第三连杆5的一端与窗框安装板1的后端铰接,第三连杆5的另一端与窗扇安装板2的后端铰接,第二连杆4分别于第一连杆3的中部和第三连杆5的中部铰接,在开启纱窗窗扇21时避让滑块8带动第一连杆3沿避让滑槽7向靠近第三铰链方向移动,在关闭纱窗窗扇21时避让滑块8带动第一连杆3沿避让滑槽7向远离第三铰链方向移动。在双内开的玻璃窗窗扇22和纱窗窗扇21的安装过程中,需要将纱窗窗扇21安装于外侧,玻璃窗窗扇22安装于内侧,在向内开启纱窗窗
扇21时,需要先对玻璃窗窗扇22进行开启,之后在拉动纱窗窗扇21,此时纱窗窗扇21带动窗扇安装板2移动,在运动过程中由于在窗框安装板1中设有避让槽,由避让滑块8带动第一连杆3向窗框安装板1的中部方向移动,进而对纱窗窗扇21进行牵制,对纱窗窗扇21进行一定的限位开启,有效防止纱窗窗扇21与玻璃窗窗扇22发生碰撞或摩擦,极大提高安全性和美观性,同时极大提升使用者感受。
[0029]窗框21设有安装槽,窗框安装板1下表面设有向下凸起的凸点20,凸点20卡设于安装槽内。在安装窗框安装板1部分时,将窗框安装板1放置于窗框21处,窗框21设有一缩口槽,凸起会伸入缩口槽内对窗框21进行卡接,对窗框安装板1进行预装,防止窗框安装板1左右移动所导致的安装错位。
[0030]第三连杆5设有一避位口16,避位口16呈V字状,避位口16的开口朝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尘纱窗铰链,包括窗框安装板、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三连杆和窗扇安装板,其特征在于:第一连杆的一端与窗框安装板靠近窗框的一端滑动连接,第一连杆的另一端与窗扇安装板头部旋转铰接;第三连杆的一端与窗框安装板远离窗框的一端旋转铰接,第三连杆的另一端与窗扇安装板的中部旋转铰接;第二连杆的一端与第一连杆旋转铰接,并且该铰接点位于第一连杆另外两个铰接点之间;第二连杆的另一端与第三连杆旋转铰接,并且该铰接点位于第三连杆另外两个铰接点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尘纱窗铰链,其特征在于:窗框安装板的中部设有避让滑槽,避让滑槽内滑动设有避让滑块,避让滑块夹设与所述第一连杆和窗框安装板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尘纱窗铰链,其特征在于:在开启窗扇时第一连杆带动避让滑块沿避让滑槽向远离窗框的方向移动,在关闭窗扇时第一连杆带动避让滑块沿避让滑槽向靠近窗框的方向移动。4.根据权利要求1

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防尘纱窗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连杆设有一避位口,避位口呈V字状,避位口的开口朝向所述第一连杆的第一台阶,在所述窗扇开启至最大角度时避位口与第一台阶的侧面相接触。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五一IntClE零五D三一八
申请(专利权)人:希美克广州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