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脉搏血氧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468491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5 21: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脉搏血氧仪,与现有的脉搏血氧仪通过胶水将硅胶垫固定在壳体上的方式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上壳体、下壳体、电路板、电源,所述上壳体与下壳体之间通过枢轴连接,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的相对面形成容腔,所述容腔内设置有硅胶垫,所述硅胶垫包括朝向容纳腔的外表面和朝向壳体的内表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表面上设置有凸起,所述壳体上设置有对应所述凸起的通孔或凹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脉搏血氧仪简化了硅胶垫的装配流程,降低了人工成本和辅料成本,且方便将硅胶垫取下清洁消毒。消毒。消毒。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脉搏血氧仪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疗产品,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脉搏血氧仪。

技术介绍

[0002]血氧饱和度以及脉率是衡量人体健康水平的重要指标,脉搏血氧仪可以通过检测人体上充血的末梢组织(如手指、耳垂等部位)对所选光波波长的吸收率来测定测量者的血氧饱和度和脉率。
[0003]现有的脉搏血氧仪,硅胶垫和壳体固定时,一般需将硅胶垫表面进行化学品催化处理后,再使用速干胶水进行粘接固定,导致脉搏血氧仪的制作工艺复杂,辅料成本、物料损耗率和人工成本较高,且硅胶垫无法取下进行清洁消毒。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为解决现有脉搏血氧仪的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脉搏血氧仪,简化了硅胶垫的装配流程,降低了人工成本和辅料成本,且方便将硅胶垫取下进行清洁消毒。
[0005]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脉搏血氧仪,包括上壳体、下壳体、电路板、电源,所述上壳体与下壳体之间通过枢轴连接,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的相对面形成容腔,所述容腔内设置有硅胶垫,所述硅胶垫包括朝向容纳腔的外表面和朝向壳体的内表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表面上设置有凸起,所述壳体上设置有对应所述凸起的通孔或凹槽。
[0007]其中,所述硅胶垫包括弧部和延伸部,所述延伸部设置于所述弧部的两侧。
[0008]其中,所述凸起设置在所述延伸部或所述弧部。
[0009]其中,所述弧部设置有透视窗,所述透视窗与所述硅胶垫一体化注塑成型。
[0010]其中,所述凸起的横向剖面为圆形或椭圆形。
>[0011]其中,所述凸起的顶部设置有蘑菇头结构。
[0012]其中,所述内表面设置有凹部,所述壳体上设置有对应所述凹部的凸台。
[0013]其中,所述硅胶垫的外表面上除透视窗之外的部分设置有覆盖涂层。
[0014]其中,所述覆盖涂层的材料为油墨或油漆。
[0015]其中,所述脉搏血氧仪还包括发光管和光接收管,所述发光管与所述光接收管并列设置在所述上壳体上或所述下壳体上,或者所述发光管与所述光接收管相对设置在所述上壳体上和所述下壳体上。
[0016]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脉搏血氧仪,与现有的脉搏血氧仪通过胶水形成透明视窗的方式相比,本技术包括:上壳体、下壳体、电路板、电源,所述上壳体与下壳体之间通过枢轴连接,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的相对面形成容腔,所述容腔内设置有硅胶垫,所述硅胶垫包括朝向容纳腔的外表面和朝向壳体的内表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表面上设置有凸起,所述壳体上设置有对应所述凸起的通孔或凹槽,简化了硅胶垫的装配流程,降低了人工成本和辅料成本,且方便将硅胶垫取下进行清洁消毒。
[0017]本技术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这些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18]本技术上述的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0019]图1为本技术的脉搏血氧仪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的脉搏血氧仪的结构拆解示意图;
[0021]图3为本技术的下硅胶垫的仰视图。
[0022]图4为本技术的下硅胶垫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技术的概念。
[0024]下面根据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介绍:
[0025]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脉搏血氧仪,包括上壳体1、下壳体2、电路板3、电源4,上壳体1与下壳体5之间通过枢轴5连接,上壳体1和下壳体2的相对面形成容腔6,容腔6内设置有硅胶垫7。
[0026]具体的,上壳体1包括上壳101和中壳102,两者扣合并形成容纳电路板3的空间。
[0027]下壳体2包括下壳201和后盖202,两者之间形成容纳电源4的空间。
[0028]硅胶垫7包括朝向容纳腔的外表面71和朝向壳体的内表面72,内表面72上设置有凸起9,上壳体和下壳体上,或者其中之一上设置有对应凸起9的通孔。其中,通孔也可以为凹槽,二者都是用于容纳凸起并将硅胶垫固定与壳体上。
[0029]在实际中,硅胶垫7包括固定在上壳体上的上硅胶垫701和固定在下壳体2上的下硅胶垫702。
[0030]硅胶垫7包括弧部74和延伸部75,延伸部75设置于弧部74的两侧,弧部74设置有透视窗8,透视窗8与硅胶垫7一体化注塑成型。
[0031]透视窗设置于弧部上,用于对准被测部位,例如用户的手指指夹或指肚,延伸部用于和壳体连接,将硅胶垫固定在壳体上。
[0032]凸起9设置在弧部74上,可选的,也可以设置在延伸部75上,其横向剖面为圆形或椭圆形,且顶部设置有蘑菇头结构。内表面72的延伸部的两侧位置还设置有凹部10,壳体上设置有对应该凹部的凸台,从而方便硅胶垫安装时的定位。
[0033]本技术的脉搏血氧仪,通过具有蘑菇头结构的凸起与壳体上的通孔或凹槽相配合,从而省去胶粘过程中的辅料和人工操作,即可将硅胶垫固定在壳体上。
[0034]其中,所述硅胶垫7的外表面71上除透视窗之外的部分设置有覆盖涂层(图未示出),覆盖涂层的材料为油墨或油漆,用于遮挡多余光线,从而提高测量精确度。
[0035]本技术的脉搏血氧仪还包括发光管和光接收管,发光管与光接收管并列设置
在上壳体上或所述下壳体上,形成反射式脉搏血氧仪;或者所述发光管与所述光接收管相对设置在所述上壳体上和所述下壳体上,形成透射式脉搏血氧仪。
[0036]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脉搏血氧仪,与现有的脉搏血氧仪通过胶水形将硅胶垫固定在壳体上的方式相比,本技术包括:上壳体、下壳体、电路板、电源,所述上壳体与下壳体之间通过枢轴连接,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的相对面形成容腔,所述容腔内设置有硅胶垫,所述硅胶垫包括朝向容纳腔的外表面和朝向壳体的内表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表面上设置有凸起,所述壳体上设置有对应所述凸起的通孔或凹槽,简化了硅胶垫的装配流程,降低了人工成本和辅料成本,且方便将硅胶垫取下清洁消毒。
[0037]需要注意的是,上述具体实施例是示例性的,在本技术的上述教导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行各种改进和变形,而这些改进或者变形落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上面的具体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技术的目的,并非用于限制本技术。本技术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脉搏血氧仪,包括上壳体、下壳体、电路板、电源,所述上壳体与下壳体之间通过枢轴连接,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的相对面形成容腔,所述容腔内设置有硅胶垫,所述硅胶垫包括朝向容纳腔的外表面和朝向壳体的内表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表面上设置有凸起,所述壳体上设置有对应所述凸起的通孔或凹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脉搏血氧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硅胶垫包括弧部和延伸部,所述延伸部设置于所述弧部的两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脉搏血氧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设置在所述延伸部或所述弧部。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脉搏血氧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弧部设置有透视窗,所述透视窗与所述硅胶垫一体化注塑成型。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脉搏血氧仪,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晓仑王文龙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超思电子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