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消火栓的智能闷盖及其物联网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8466975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5 21: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用于消火栓的智能闷盖及其物联网系统,智能闷盖包括:第一本体、第二本体、水体检测机构、控制单元、第一通信单元、第二通信单元、第三通信单元、第一电源设备和第二电源设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智能闷盖及其物联网系统,主要用于现有消火栓的物联网升级,不需要对消火栓进行整体替换,只需替换闷盖并且在消火栓蓄水腔安装水体检测机构即可。在消火栓蓄水腔安装水体检测机构即可。在消火栓蓄水腔安装水体检测机构即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消火栓的智能闷盖及其物联网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物联网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消火栓的智能闷盖及其物联网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消火栓,通俗称为消防栓,是一种固定式消防设施。室外消火栓主要供消防车从市政给水管网或室外消防给水管网取水实施灭火。室外消火栓系统是扑救火灾的重要消防设施之一。现有消火栓的出水口设有闷盖,打开闷盖后可将水带、水枪等设备连接于出水口。
[0003]然而现有消火栓的工作状态无法直接获悉,例如是否安装在原有地点、安装所在地的水源压力是否足够等等。需要工作人员进行定期巡检维护,前往现场对消火栓逐个确认其状态,消耗大量的人工、物力、财力。在消火栓发生损坏、老化、泄漏时也不能及时得知情况,造成水资源的极大浪费。当发生火灾需要使用时,漏检的损坏消火栓会导致无栓可用、无水可用的问题,造成极大的安全事故及消防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消火栓的智能闷盖及其物联网系统,以解决对现有消火栓进行物联网改造升级的问题。
[0005]技术提供的用于消火栓的智能闷盖,包括:第一本体、第二本体、水体检测机构、控制单元、第一通信单元、第二通信单元、第三通信单元、第一电源设备和第二电源设备;
[0006]所述控制单元、所述第一通信单元、所述第三通信单元和所述第一电源设备密封设于所述第一本体内;所述第一本体与所述第二本体可旋转连接;所述第二本体设有与消火栓出水口的闷盖相同的螺纹结构;所述水体检测机构的一端延伸至消火栓蓄水腔外部,所述水体检测机构的另一端延伸至消火栓蓄水腔内,所述水体检测机构延伸至所述消火栓蓄水腔外部的延伸段设有阀门;所述水体检测机构的一端设有压力传感器,所述水体检测机构的另一端设有过滤机构;
[0007]所述控制单元分别与所述第一通信单元、第三通信单元电连接,所述第一电源设备向所述控制单元、所述第一通信单元、第三通信单元提供工作电能;
[0008]所述压力传感器与所述第二通信单元电连接,所述第二电源设备向所述压力传感器和所述第二通信单元提供工作电能;
[0009]所述第一通信单元与所述第二通信单元采用无线通信连接;
[0010]来源于所述压力传感器的压力信号依次顺序通过所述第二通信单元、所述第一通信单元、所述控制单元与所述第三通信单元发送至云端服务器。
[0011]进一步,本技术所述的智能闷盖,还包括:电极传感器;
[0012]所述电极传感器设于所述第一本体内,所述电极传感器的至少两只引脚设置为延伸至消火栓出水口内;所述电极传感器连接所述控制单元并且来源于所述电极传感器的电
流导通信号依次顺序通过所述控制单元与所述第三通信单元发送至云端服务器。
[0013]进一步,本技术所述的智能闷盖,还包括:水平传感器;
[0014]所述水平传感器设于所述第一本体内,所述水平传感器连接所述控制单元并且来源于所述水平传感器的姿态检测信号依次顺序通过所述控制单元与所述第三通信单元发送至云端服务器。
[0015]进一步,本技术所述的智能闷盖,还包括:定位单元;
[0016]所述定位单元设于所述第一本体内,所述定位单元连接所述控制单元并且来源于所述定位单元的定位信息依次顺序通过所述控制单元与所述第三通信单元发送至云端服务器。
[0017]进一步,本技术所述的智能闷盖,还包括:第四通信单元;
[0018]所述第四通信单元设于所述第一本体内,所述第四通信单元连接所述控制单元并且用于与终端设备建立短距离无线连接。
[0019]进一步,本技术所述的智能闷盖,所述第一本体外壁设有用于指示与水平面垂直方向的指示箭头。
[0020]进一步,本技术所述的智能闷盖,所述第一通信单元与所述第二通信单元之间采用蓝牙、红外或NFC建立通信连接。
[0021]进一步,本技术所述的智能闷盖,所述水体检测机构的一端设有温度传感器,来源于所述温度传感器的温度信号依次顺序通过所述第二通信单元、所述第一通信单元、所述控制单元与所述第三通信单元发送至云端服务器。
[0022]进一步,本技术所述的智能闷盖,所第一本体外壁设有可观察到内部电器元件且密封设置的观察窗口或可指示内部电器元件工作状态的指示灯。
[0023]本技术的用于智能消火栓的物联网系统,包括:云端服务器、移动终端和智能消火栓;
[0024]所述智能消火栓、所述云端服务器和所述移动终端依次顺序通信连接;
[0025]所述智能消火栓设有本技术的所述的智能闷盖。
[0026]本技术提供的用于消火栓的智能闷盖及其物联网系统,通过水体检测机构的压力传感器对消火栓水压进行监控,并将水压信号发送至云端,用户可随时通过云端获取各个消火栓的水压状态,实现了消火栓接入物联网进行升级,避免了人工巡检,消除了漏检可能造成的消防隐患。此外,本技术的智能闷盖及其物联网系统,主要用于现有消火栓的物联网升级,不需要对消火栓进行整体替换,只需替换智能闷盖并且在消火栓蓄水腔安装水体检测机构即可。
附图说明
[0027]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0028]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用于消火栓的智能闷盖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用于消火栓的智能闷盖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0030]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消火栓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用于消火栓的智能闷盖的电路示意图;
[0032]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用于智能消火栓的物联网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33]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记代表相同或相似的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3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35]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用于消火栓的智能闷盖的结构示意图,图2 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用于消火栓的智能闷盖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如图1 和图2所示,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消火栓的智能闷盖40包括:第一本体41、第二本体42、水体检测机构20、控制单元31、第一通信单元321、第二通信单元322、第三通信单元323、第一电源设备331和第二电源设备 332。
[0036]所述第一本体41与所述第二本体42可旋转连接。所述第二本体42设有与消火栓出水口15的闷盖相同的螺纹结构。所述第一本体41与所述第二本体42之间设有密封圈以防止第一本体41与第二本体42的间隙漏水。
[0037]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消火栓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消火栓包括:空腔11、蓄水腔12、阀门13、顶盖14、出水口15。空腔11和蓄水腔12之间设有阀门13。蓄水腔12接通给水管网获取消防用水,阀门 13密封设置以避免蓄水腔12的水喷出。空腔11内设有连接至阀门13的阀杆1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消火栓的智能闷盖,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本体、第二本体、水体检测机构、控制单元、第一通信单元、第二通信单元、第三通信单元、第一电源设备和第二电源设备;所述控制单元、所述第一通信单元、所述第三通信单元和所述第一电源设备密封设于所述第一本体内;所述第一本体与所述第二本体可旋转连接;所述第二本体设有与消火栓出水口的闷盖相同的螺纹结构;所述水体检测机构的一端延伸至消火栓蓄水腔外部,所述水体检测机构的另一端延伸至消火栓蓄水腔内,所述水体检测机构延伸至所述消火栓蓄水腔外部的延伸段设有阀门;所述水体检测机构的一端设有压力传感器,所述水体检测机构的另一端设有过滤机构;所述控制单元分别与所述第一通信单元、第三通信单元电连接,所述第一电源设备向所述控制单元、所述第一通信单元、第三通信单元提供工作电能;所述压力传感器与所述第二通信单元电连接,所述第二电源设备向所述压力传感器和所述第二通信单元提供工作电能;所述第一通信单元与所述第二通信单元采用无线通信连接;来源于所述压力传感器的压力信号依次顺序通过所述第二通信单元、所述第一通信单元、所述控制单元与所述第三通信单元发送至云端服务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闷盖,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极传感器;所述电极传感器设于所述第一本体内,所述电极传感器的至少两只引脚设置为延伸至消火栓出水口内;所述电极传感器连接所述控制单元并且来源于所述电极传感器的电流导通信号依次顺序通过所述控制单元与所述第三通信单元发送至云端服务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闷盖,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水平传感器;所述水平传感器设于所述第一本体内,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德丰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聚倍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