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区块链的智能电网多维多子集隐私保护数据聚合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信息安全技术及智能电网
,是一种基于区块链针对多维数据在每一维用电数据内进行多子集划分的隐私保护数据聚合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作为下一代电力系统,智能电网显著提高了电力服务的可靠性、效率、安全性和可持续性。智能电网技术的进步使得智能电网中的智能电表可以实时收集用电数据,有助于高效调控当地电力,但也容易导致用户信息泄漏。如何平衡用户实时电量数据与保护用户隐私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智能电网在数据聚合和隐私安全方面仍然面临一些挑战。传统的数据聚合方案不支持对系统中每一维用电数据进行多子集划分,使得电力公司不能对用户的用电数据进行细粒度的分析,不利于制定梯度电价策略以及有效的电网监控和管理。同时,在各方通信的过程中,如何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有效性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0003]因此,专利技术一种有效的、保护隐私的对系统中的每一维用电数据进行多子集划分的数据聚合方法,实现精确的子集聚合且具有较低的计算开销是十分重要的。
专利技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区块链的智能电网多维多子集隐私保护数据聚合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A、系统初始化:1)可信第三方产生Paillier加密算法所需的参数,并通过安全信道将密钥发送给每个智能电表、雾节点以及控制中心;2)控制中心将用户的用电范围分为s个子集并产生两组超递增序列{a1,a2,...,a
s
},{b1,b2,...,b
s
}以及一个霍纳参数R用于实现对多维数据进行多子集划分;并将两组超递增序列以及霍纳参数R在系统中公开;其中超递增序列{a1,a2,...,a
s
}用于获得系统中每一维用电数据中每个子集内的总用电量,超递增序列{b1,b2,...,b
s
}用于获得系统中每一维用电数据中每个子集内用户的数量,霍纳参数R用于标记每一维用电数据;3)控制中心根据两组超递增序列以及Paillier加密算法的生成元计算聚合参数并发送给智能电表;步骤B、智能电表端密文的生成:1)智能电表收集用户的l维用电数据,并根据控制中心划分的用电范围判断每一维用电数据属于哪一个子集;2)智能电表利用自己的私钥、霍纳参数R以及聚合参数采取Paillier加密算法对用户多维用电数据加密生成密文,并将该密文打包成一个交易,构成一个区块,发送到区块链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嵩,徐淑华,陈志贤,赵帅,金舒丹,王璐瑶,徐璇璇,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工商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