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茶叶顶芽的快速采摘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466546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5 21: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茶叶顶芽的快速采摘装置,包括第一旋转杆,第一旋转杆、第二旋转杆与转轴活动连接,第一旋转杆的一端安装有第一手指套,第二旋转杆的一端安装有第二手指套,第一旋转杆、第二旋转杆之间安装有弹簧,第一旋转杆的另一端固定有第一连接杆,第一连接杆的另一端固定有第一刀片,第一刀片的侧端上开设有空腔,第一刀片的侧端设有定位槽,第一刀片上固定有第一挡板,第一挡板上连通有软管,第二旋转杆的另一端固定有第二连接杆,第二连接杆的另一端固定有第二刀片,第二刀片的上固定有第二挡板,软管的另一端通过进风管与收集箱相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便于茶叶顶芽的采摘收集,提高采摘人员的工作效率和降低采摘人员的劳动强度。的劳动强度。的劳动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茶叶顶芽的快速采摘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茶叶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茶叶顶芽的快速采摘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茶,山茶科山茶属植物,分布于中国长江以南各省的山区,茶按制作工序分为绿茶、白茶、红茶等六大类。茶叶可作饮品,含有多种有益成分,并有保健功效。茶叶呈长圆形或椭圆形,先端钝或尖锐,基部楔形,上面发亮,下面无毛或初时有柔毛,边缘有锯齿,叶柄无毛。花白色,花瓣阔卵形;萼片阔卵形至圆形。茶叶在我国的历史源远流长,在茶叶采摘这一
,采摘的方式方法关系到制茶原料的质量,而且影响茶树的生长发育,茶叶采摘季节性强,尤其是春茶,鲜叶不及时采摘,将影响成品茶的质量。
[0003]目前,茶叶采摘大多采用人工采摘,人工采摘需要人力掐断茶叶,长时间采摘会引起工人的手部疲劳,影响采摘效率,而且也不便对采摘的茶叶进行收集。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茶叶顶芽的快速采摘装置,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0006]一种茶叶顶芽的快速采摘装置,包括剪刀,所述剪刀由第一旋转杆、第二旋转杆、转轴、第一手指套、第二手指套、弹簧、第一连接杆、第一挡板、第一刀片、第二连接杆、第二挡板、第二刀片构成,所述第一旋转杆、第二旋转杆与转轴活动连接,所述第一旋转杆的一端安装有第一手指套,所述第二旋转杆的一端安装有第二手指套,且所述第一旋转杆、第二旋转杆之间安装有弹簧,且所述第一旋转杆的另一端固定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另一端固定有第一刀片,所述第一刀片的侧端上开设有空腔,所述第一刀片的侧端设有定位槽,且所述第一刀片上固定有第一挡板,所述第一挡板上连通有软管,且所述第二旋转杆的另一端固定有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另一端固定有第二刀片,所述第二刀片的上固定有第二挡板,所述软管的另一端通过进风管与收集箱相连通,所述收集箱的侧端安装有出风管,所述出风管与收集箱的连接处安装有隔网,且所述出风管上安装有风机,所述风机通过安装架固定在底座上,所述收集箱固定在底座的上端。
[0007]优选的,所述第一挡板、第二挡板均匀半圆环形状,且所述第一挡板、第二挡板相匹配。
[0008]优选的,所述空腔与第二刀片的弧形前端相匹配。
[0009]优选的,所述第一手指套、第二手指套的内侧上均设有海绵。
[0010]优选的,所述第一挡板、第二挡板、软管采用塑料材料制成。
[0011]优选的,所述底座的下端呈矩形固定有支撑腿,所述支撑腿的下端安装有万向轮,且所述底座的一侧固定有推杆。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种茶叶顶芽的快速采摘装置,
使用时,手指放在第一手指套、第二手指套上拿取剪刀,将需要进行采摘的茶叶顶芽放置在第一刀片的定位槽处,手指夹紧,从而带动第一刀片、第二刀片相向移动,第二刀片的前端进入到第一刀片的空腔内,将定位槽处的茶叶顶芽剪短,便于茶叶顶芽的采摘,同时启动风机,风机将茶叶顶芽从第一挡板与软管的连接处吸入到软管内,从软管经过进风管进入到收集箱内,对茶叶顶芽进行收集,便于采摘人员收集茶叶,提高采摘人员的工作效率和降低采摘人员的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一种茶叶顶芽的快速采摘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一种茶叶顶芽的快速采摘装置的A部分的平面示意图;
[0015]图3为本技术一种茶叶顶芽的快速采摘装置的A部分的侧面示意图;
[0016]图4为本技术一种茶叶顶芽的快速采摘装置的B部分的平面示意图。
[0017]图中:1、底座;2、收集箱;3、出风管;4、隔网;5、风机;6、安装架;7、进风管;8、软管;9、第一旋转杆;10、第二旋转杆; 11、转轴;12、第一手指套;13、第二手指套;14、弹簧;15、支撑腿;16、万向轮;17、推杆;18、第一连接杆;19、第一挡板;20、第一刀片;21、定位槽;22、空腔;23、第二连接杆;24、第二挡板; 25、第二刀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
[0019]如图1

4所示,一种茶叶顶芽的快速采摘装置,包括剪刀,所述剪刀由第一旋转杆9、第二旋转杆10、转轴11、第一手指套12、第二手指套13、弹簧14、第一连接杆18、第一挡板19、第一刀片20、第二连接杆23、第二挡板24、第二刀片25构成,所述第一旋转杆9、第二旋转杆10与转轴11活动连接,所述第一旋转杆9的一端安装有第一手指套12,所述第二旋转杆10的一端安装有第二手指套13,且所述第一旋转杆9、第二旋转杆10之间安装有弹簧14,且所述第一旋转杆9的另一端固定有第一连接杆18,所述第一连接杆18的另一端固定有第一刀片20,所述第一刀片20的侧端上开设有空腔22,所述第一刀片20的侧端设有定位槽21,且所述第一刀片20上固定有第一挡板19,所述第一挡板19上连通有软管8,且所述第二旋转杆 10的另一端固定有第二连接杆23,所述第二连接杆23的另一端固定有第二刀片25,所述第二刀片25的上固定有第二挡板24,所述软管 8的另一端通过进风管7与收集箱2相连通,所述收集箱2的侧端安装有出风管3,所述出风管3与收集箱2的连接处安装有隔网4,且所述出风管3上安装有风机5,所述风机5通过安装架6固定在底座 1上,所述收集箱2固定在底座1的上端。
[0020]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第一挡板19、第二挡板24均匀半圆环形状,且所述第一挡板19、第二挡板24相匹配,便于防止采摘的茶叶从第一刀片20、第二刀片25上掉落。
[0021]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空腔22与第二刀片25的弧形前端相匹配,便于采摘茶叶。
[0022]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第一手指套12、第二手指套13的内侧上均设有海绵,便于防护手指受伤。
[0023]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第一挡板19、第二挡板24、软管8 采用塑料材料制成,塑料材料制成的第一挡板19、第二挡板24、软管8质量轻巧。
[0024]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底座1的下端呈矩形固定有支撑腿 15,所述支撑腿15的下端安装有万向轮16,且所述底座1的一侧固定有推杆17,便于茶叶采摘装置的移动。
[0025]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为一种茶叶顶芽的快速采摘装置,使用时,手指放在第一手指套12、第二手指套13上拿取剪刀,将需要进行采摘的茶叶顶芽放置在第一刀片20的定位槽21处,手指夹紧,从而带动第一刀片20、第二刀片25相向移动,第二刀片25的前端进入到第一刀片20的空腔22内,将定位槽21处的茶叶顶芽剪短,便于茶叶顶芽的采摘,同时启动风机5,风机5将茶叶顶芽从第一挡板19与软管8的连接处吸入到软管8内,从软管8经过进风管7进入到收集箱2内,对茶叶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茶叶顶芽的快速采摘装置,包括剪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剪刀由第一旋转杆(9)、第二旋转杆(10)、转轴(11)、第一手指套(12)、第二手指套(13)、弹簧(14)、第一连接杆(18)、第一挡板(19)、第一刀片(20)、第二连接杆(23)、第二挡板(24)、第二刀片(25)构成,所述第一旋转杆(9)、第二旋转杆(10)与转轴(11)活动连接,所述第一旋转杆(9)的一端安装有第一手指套(12),所述第二旋转杆(10)的一端安装有第二手指套(13),且所述第一旋转杆(9)、第二旋转杆(10)之间安装有弹簧(14),且所述第一旋转杆(9)的另一端固定有第一连接杆(18),所述第一连接杆(18)的另一端固定有第一刀片(20),所述第一刀片(20)的侧端上开设有空腔(22),所述第一刀片(20)的侧端设有定位槽(21),且所述第一刀片(20)上固定有第一挡板(19),所述第一挡板(19)上连通有软管(8),且所述第二旋转杆(10)的另一端固定有第二连接杆(23),所述第二连接杆(23)的另一端固定有第二刀片(25),所述第二刀片(25)的上固定有第二挡板(24),所述软管(8)的另一端通过进风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茂云汤庆美
申请(专利权)人:临沧市云瑞堂茶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