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小明专利>正文

流水养殖池用可自动调节捕捞网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465422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5 21:3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流水养殖池用可自动调节捕捞网具和使用该网具的方法,具体有电动型与手动型两种实施方案。该网具包括可调节网具框架,该框架中底纲2与侧纲3之间由底纲2中底纲内置弹簧20连接,网具侧纲3由底纲2中底纲内置弹簧20在其弹性范围内自动调节长度,并作用于侧纲3与上纲1水平滑动装置,形成网具侧纲3水平联动,实现网具自动调节功能。该网具着力点网具着力点都设置了轮滑装置,保证网具轻松平稳运行。该网具网衣网兜4由两片半圆形和一片两边凹形网片组成无死角网兜,减少所捕鱼类受伤死亡。运行中网具带动网兜形成严密隔断,保障起捕率。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流水养殖池用可自动调节捕捞网具,操作只需1至2人即可完成捕捞作业,网具功能齐全,操作简单流畅、省时省力、起捕率高、鱼体受伤程度小。鱼体受伤程度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流水养殖池用可自动调节捕捞网具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水产养殖

[0002]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流水养殖池用捕捞网具及使用方法,包含可自动伸缩网具框架,网具每个着力点都设置有省力轮滑装置,由半圆形和弧形网片组成的无死角网衣网兜,以及由该网具在流水养殖池中进行捕捞作业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3]由于流水养殖在我国水产养殖业中发展时间短的原因,截至目前主要以拉网、网片以及各种隔断等进行捕捞,捕捞水平比较低。在中国技术专利说明书 CN205357813U中公开了一种流水养殖池用捕捞网具,如附图1所示,这种捕捞网具首先是在需要捕捞的流水鱼池中布满渔网(覆盖整个鱼池的池底与池壁),然后设置由多个呈竖直状态的长立杆和多个呈水平状态的短立杆组成的框架,由多个框架支撑起渔网形成多个隔断,最后收起每个隔断将渔网中的鱼捕获。
[0004]这种流水养殖池用捕捞网具,是一种全池布网、由长短立杆组成固定框支撑渔网、采取分段区域隔断捕捞的方式。这种网具由以下缺点:需要大量物资(需要大量的渔网和长短立杆)、较多操作人员,并且捕捞过程不是一蹴而就,而是整个鱼池分段多处操作,操作繁杂、费时费工。其次,渔网面积太大(全池布网),容易形成网衣缠绕或者死角,造成所捕鱼类受伤或者死亡率过高。此外。由长短立杆组成的多个固定框架,容易损伤池底与池壁。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与缺陷,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提供一种流水养殖池用可自动调节捕捞网具及方法。其具有材料使用少、结构严密、操作流畅、省力省时、网衣无死角等特点,具备一定的自动调节功能,适应鱼塘一定范围内的尺寸变化,从而实现较高的起捕率,且所捕鱼类不易受伤死亡、鱼池池底池壁不易受损。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流水养殖池用可自动调节捕捞网具分为手动和电动两个类型,给予使用者不同需求和选择。两个类型都采取对鱼塘横面隔断(用网衣网兜)的方式,网具前端由侧纲附着臂伸入鱼塘底部,与底纲附着臂伸缩弹簧装置链接;网具的底纲两端都内置了弹簧,保证底纲在安装的弹簧弹性限度内自由伸缩,以适应鱼塘宽度变化,保证网具侧纲始终紧贴池壁,确保网具的严密性,形成网具与鱼池水体有效、稳定的网衣网兜隔断状态。然后,从鱼塘的一端通过过滤鱼塘水体的方式,依托着力点安装的滑轮,平稳运行至鱼塘最下部(底纲完全抵住鱼塘下端池壁),手动型摁压操作杆手柄压起底纲,自动型提起底纲拉杆提起底纲,固定好网兜,即完成捕捞作业。两种方式的网具,都在着力点安装了轮滑装置,最大程度减少网具行进阻力和摩擦力。两种网具的上纲都相应设置了和底纲内置弹簧弹性范围相一致的侧纲左右滑动槽,以配合底纲内置弹簧调节侧纲臂的变化,使得网具始终保持不变形,保证网具整体运行始终处于良好状态。
[0007]采用上述结构的流水养鱼池用捕捞网具,由于采用了底纲附着臂伸缩弹簧装置与
侧纲附着臂连接的自动调节功能,可以适应鱼塘宽度在一定范围内的变化,保证网具侧纲始终紧靠池壁,确保网具的严密性,始终保持网具与鱼池水体有效、稳定的用网衣网兜隔断状态,且网具着力点都设置了轮滑技术,网具驱动无论是电动型还是手动型,网具都能紧贴池底与池壁,操作者都不需要下到鱼塘水中,只需要在鱼塘边上就能轻松完成操作。其次,由于采用了无死角网衣网兜,整个捕捞作业鱼体更不易损伤。因此与最近的现有技术,即中国技术专利说明书 CN205357813U中公开了一种流水养殖池用捕捞网具相比,其不仅更加适宜流水养鱼池用捕捞条件,而且结构更加严密、操作更加方便快捷,能够提高捕捞作业效率以及降低捕捞鱼类受伤死亡率。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上述流水养殖池用可调节捕捞网具的一种优选方案:电动型流水养殖池用捕捞网具,其网具可以由一人操作,网体放置好位置,网衣舒展成网兜的形状,轮滑着力点都附着在池底、池壁上。电机以及变速箱设定好普通人步行的速度或者自行设定到合适的速度,然后启动,直至终点(底轮滑接触到下端池埂底部),拉起底纲拉杆即可。采用这种电动型结构的流水养殖池用捕捞网具,结构紧凑、省时省工。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上述流水养殖池用可调节捕捞网具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手动型流水养殖池用可自动调节捕捞网具,其网具可以由两人操作,网体放置好位置,网衣舒展成网兜的形状,轮滑着力点都附着在池底、池壁上。两个操作者推动杆手柄,平行向前推动前进。采用这种手动型结构的流水养殖池用捕捞网具,简单轻便、经济适用。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上述流水养殖池用可调节捕捞网具,其网衣网兜的设计打破原有网箱、网兜直线直角设计理念,弧线形网兜不但较好地消除了原有网箱、网兜存在的四角结构,避免了鱼集群后在四个角的过度损伤,而且网衣在水中呈现圆弧流线型状态及运行轨迹,运行更加顺畅、美观。
[0011]总之,采用本专利技术的流水养殖池用可自动调节捕捞网具,由于该网具自动调节功能的作用,能够让网具始终保持舒展不变形的良好状态,有利于网具顺畅地完成捕捞作业。在同样鱼塘条件下,本专利技术的流水养殖池用捕捞网具结构严密、操作操作方便快捷、省时省力、捕捞效率高以及所捕鱼类受伤死亡率低。
附图说明
[0012]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图1中国技术专利说明书 CN205357813U附图。
[0013]图2是本专利技术电动型结构的俯视图。
[0014]图3是本专利技术电动型结构的正视图。
[0015]图4是本专利技术手动型结构的正视图。
[0016]图5是本专利技术手动型结构的斜视图。
[0017]图6是本专利技术中底纲与侧纲连接结构剖面正视放大图。
[0018]图7是本专利技术中底纲与侧纲连接结构剖面侧视放大图。
[0019]图8是本专利技术中手动型上纲与侧纲连接结构剖面正视图。
[0020]图9是本专利技术中手动型上纲与侧纲连接结构剖面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完了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相当于现有技术所作出的改进,在对本专利技术的两种具体实施方式详细说明之前,先对
技术介绍
部分所提到的现有技术结合附图加以说明。图1示出了现有技术中国技术专利说明书 CN205357813U中所公开的流水养殖池用捕捞网具的具体结构以及操作方式。
[0022]在图1所示,设置有流水养殖池,所述流水养殖池呈长方体结构,所述流水养殖池里设置有捕捞网具,所述捕捞网具设置有框架,所述框架由多个呈竖直状态的长立杆和多个呈水平状态的短立杆组成,所述短立杆分别位于所述长立杆底部和中部,所述框架的左侧设置有网兜2,所述网兜2的网衣6是由四片渔网的组成,网兜2的上端和右侧为敞开设置。使用过程中,捕捞人员将渔网铺满整个流水养殖池的底部和两侧,并通过捕捞人员设置多个隔断从而能够快速且彻底的将渔网中鱼捕完。
[0023]以上技术结构简单需要的网片较大,要覆盖整个鱼池底部以及池壁;需要多个立杆组成多个隔断;需要许多人力设置隔断全池多点起网捕捞。
[0024]以上技术结构固定,其立杆组成的框架容易造成池底池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流水池塘养殖池用可调节捕捞网具,包括网具可调节框架、网具着力点都设置省力轮滑装置、网衣网兜4的无死角设计。2.该框架中底纲2与侧纲3之间由底纲2中底纲内置弹簧20连接,一种实施方式的流水养殖池用可自动调节捕捞网具电动型上纲1与侧纲3由通过侧纲环形可移动手臂11连接。3.另一种种实施方式的流水养殖池用可自动调节捕捞网手动型侧纲3固定在上纲1的环套上,达到网具侧纲3水平联动,以适应鱼塘宽度或者池埂表面的变化。4.两种实施方式在捕捞操作运行中,都能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小明
申请(专利权)人:王小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