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去除SO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459155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5 21: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去除SO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去除SO
42

和Cr(VI)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去除SO
42

和Cr(VI)的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利用SRB活性污泥

α

Fe2O3耦合工艺从工业废水中去除SO
42

和Cr(VI)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每年我国电镀行业和采矿业都会产生大量废水,这些废水中均包含有机污染物、SO
42

及Cr(VI)等污染物。大量有机污染物排入自然受纳水体后,会大量消耗水中的溶解氧,此时有机污染物会转为厌氧腐败状态,产生H2S、甲烷等气体,使水中动植物大量死亡,并且可使水体变黑变浑,发生恶臭。SO
42

排入环境中会导致水体酸化,影响水生动植物生长,同时会在水体周围土壤中形成难溶的硫酸盐沉淀,造成土壤板结。而Cr(VI)由于其高诱变性、高致癌性和高致畸性,它的毒性是Cr(III)的100倍以上,且Cr(VI)的强氧化性可以破坏生物体的细胞。
[0003]传统废水有机污染物处理工艺主要为高级氧化、混凝沉淀以及生化工艺,其中高级氧化工艺和混凝沉淀工艺存在药剂费用高、产生二次污染、能耗高等问题,此外由于高SO
42

对一般活性污泥中微生物的抑制作用,导致有机污染物的去除率下降。另一方面,传统Cr(VI)和SO
42

去除工艺包括混凝沉淀、离子交换、膜分离以及吸附等,但均存在高成本、高能耗和二次污染等问题。因此,需要研发一种高效、低能耗、低成本、无二次污染的方法用于同步去除废水中有机污染物、SO
42

和Cr(VI)。
[0004]传统废水中有机污染物、SO
42

和Cr(VI)去除工艺包括高级氧化、混凝沉淀、普通生化工艺,具有以下几方面的不足:
[0005](1)药剂投加量大,处理费用高,能耗高;
[0006](2)会产生化学剩余污泥,造成二次污染;
[0007](3)普通生化工艺对有毒污染物耐受能力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利用SRB活性污泥

α

Fe2O3耦合工艺从工业废水中去除SO
42

和Cr(VI)的方法。
[0009]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0010]一种利用SRB活性污泥

α

Fe2O3耦合工艺从工业废水中去除SO
42

和Cr(VI)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1](1)在室温条件下用Postgate

s B培养基采取10L序批式反应器以间歇的操作方式培养SRB活性污泥,接种SRB活性污泥的质量分数为13wt%,SO
42

初始浓度为1000mg/L,检测培养基中SO
42

的浓度,当SO
42

浓度低于150mg/L时,反应器静置后将上清液排出,同时加入同等体积的新鲜培养基继续培养,此后每当SO
42

浓度低于150mg/L时均以此种方式进行操作,获取的污泥悬浊液经过沉淀排出上清液得到浓缩的SRB活性污泥;
[0012](2)将含SO
42

和Cr(VI)的废水与浓缩的SRB活性污泥进行混合并向其中投加α

Fe2O3来去除SO
42

和Cr(VI),同时添加乳酸钠以提供足够的COD来维持SRB活性污泥的生物活性,SRB活性污泥浓度分别为7g/L,所投加的α

Fe2O3尺度为30nm,投加量为500mg/L,其中,SO
42

、Cr(VI)、COD和α

Fe2O3(尺度为30nm)的初始浓度分别为2000、60、4000和500mg/L,操作条件是:初始pH为2.0

9.0,搅拌速度为50~100转/分钟,反应温度为15~35℃,总反应时间为5~15天,反应结束后将反应器静置进行固液分离;
[0013](3)将步骤(2)中处理后的上清液与H2O2溶液进行混合并加入催化剂纳米级Cu2O(尺度为50nm)以去除上清液中剩余的S(

II),操作条件是:H2O2与S(

II)的摩尔比为1∶2~2∶1,催化剂Cu2O投加量为0.5~2g/L,反应时间为1~6h。
[0014]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优选地,所述步骤(2)中,废水初始pH为6.0,搅拌速度为75转/分钟,反应温度为25℃,总反应时间为10天。
[0015]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优选地,所述步骤(3)中H2O2与S(

II)的摩尔比为1∶1,催化剂Cu2O投加量为1g/L,反应时间为3小时。
[0016]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去除从矿山废水中去除SO
42

和Cr(VI)的方法,采用SRB活性污泥

零价铁耦合工艺从矿山废水中去除SO
42

和Cr(VI)。与传统的方法相比,本专利技术的SO
42

和Cr(VI)去除率分别可达到90%和99%以上,并且通过H2O2与Cu2O之间发生的催化氧化反应可以快速完全去除水中SO
42

生物还原过程中产生的S(

II),使得本专利技术出水中的SO
42

、Cr(VI)和S(

II)浓度均达到国家排放标准。此外,由于Cu2O的吸附作用还可以回收水中产生的硫单质。同时,本专利技术不需加入大量化学试剂,仅需加入碳源以维持SRB活性污泥的正常生长代谢过程,降低了化学试剂的投资费用;本工艺在常温常压下进行,省去了加热加压设备所需的能耗;同时,本工艺属于自然生物过程,不会产生二次污染。因此,本工艺是一项绿色环保的废水处理技术。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为了使本
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最佳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18]本专利技术一种利用SRB活性污泥

α

Fe2O3耦合工艺从工业废水中去除SO
42

和Cr(VI)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9](1)在室温条件下用自行配制的改进的Postgate

s B培养基采取10L序批式反应器以间歇的操作方式培养SRB活性污泥。每天检测培养基中SO
42

的浓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SRB活性污泥

α

Fe2O3耦合工艺从工业废水中去除SO
42

和Cr(VI)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在室温条件下用Postgate

s B培养基采取10L序批式反应器以间歇的操作方式培养SRB活性污泥,培养基具体成分为KH2PO4 0.5g/L、NH4Cl 1.0g/L、MgSO4
·
7H2O 0.06g/L、CaSO4 1.0g/L、FeSO4
·
7H2O 0.01g/L、Na2SO4 4.5g/L、CaCl2
·
H2O 0.06g/L、乳酸钠3.5g/L,接种SRB活性污泥的质量分数为13wt%,SO
42

初始浓度为1000mg/L,检测培养基中SO
42

的浓度,当SO
42

浓度低于150mg/L时,反应器静置后将上清液排出,同时加入同等体积的新鲜培养基继续培养,此后每当SO
42

浓度低于150mg/L时均以此种方式进行操作,获取的污泥悬浊液经过沉淀排出上清液得到浓缩的SRB活性污泥;(2)将含SO
42

和Cr(VI)的废水与浓缩的SRB活性污泥进行混合并向其中投加α

Fe2O3来去除SO
42

和Cr(VI),同时添加乳酸钠以提供足够的COD来维持SRB活性污泥的生物活性,SRB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天旭运正菲
申请(专利权)人:天元康宇天津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