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太阳能建筑供暖通风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8458440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5 21:22
本申请涉及一种太阳能建筑供暖通风系统,其包括安装于建筑本体顶面的玻璃盒,建筑本体内固定有呈水平设置的隔板,隔板靠近于建筑本体的内顶面,隔板与建筑本体内顶部构成蓄热空间,建筑本体的顶面开设有窗口,玻璃盒呈水平设置且固定于窗口处,玻璃盒的底面位于建筑本体内,玻璃盒内固定有两相对的呈水平设置的玻璃板,两玻璃板分别靠近于玻璃盒的顶面和底面,玻璃板的四条侧边分别与玻璃盒的四个内侧壁固定连接,建筑本体内顶面设有用于减少热量泄漏的控制组件,控制组件的工作部呈伸入玻璃盒设置,控制组件的工作部位于两块玻璃板之间。本申请具有提高太阳能建筑供暖通风系统的供暖能力的效果。供暖能力的效果。供暖能力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太阳能建筑供暖通风系统


[0001]本申请涉及建筑通风系统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太阳能建筑供暖通风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通风是借助换气稀释或通风排除等手段,控制空气污染物的传播与危害,实现室内外空气环境质量保障的一种建筑环境控制技术。通风系统就是实现通风这一功能,包括进风口、排风口、送风管道、风机以及其他附属设备在内的一整套装置。太阳能建筑供暖通风系统则是具有通风功能和供暖功能的系统。
[0003]相关技术中,建筑内顶部通过隔板设置有蓄热空间,隔板呈水平设置且靠近于建筑的内顶面,建筑的顶面开设有窗口,窗口位于隔板的上方,窗口处安装有玻璃板,用于透光。隔板顶面安装有蓄热体,蓄热体位于玻璃板下方,用于蓄热。
[000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上述窗口处仅安装有玻璃板,蓄热空间内的热量易从窗口处和玻璃板处向外泄漏,导致蓄热空间的热量减少,易造成太阳能建筑供暖通风系统的供暖能力降低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提高太阳能建筑供暖通风系统的供暖能力,本申请提供一种太阳能建筑供暖通风系统。...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太阳能建筑供暖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于建筑本体(2)顶面的玻璃盒(3),所述建筑本体(2)内固定有呈水平设置的隔板(4),所述隔板(4)靠近于建筑本体(2)的内顶面,所述隔板(4)与建筑本体(2)内顶部构成蓄热空间,所述建筑本体(2)的顶面开设有窗口,所述玻璃盒(3)呈水平设置且固定于窗口处,所述玻璃盒(3)的底面位于建筑本体(2)内,所述玻璃盒(3)内固定有两相对的呈水平设置的玻璃板(7),两所述玻璃板(7)分别靠近于玻璃盒(3)的顶面和底面,所述玻璃板(7)的四条侧边分别与玻璃盒(3)的四个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建筑本体(2)设有用于减少热量泄漏的控制组件,所述控制组件的工作部呈伸入玻璃盒(3)设置,所述控制组件的工作部位于两块玻璃板(7)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太阳能建筑供暖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组件包括第一气缸(8)、齿条(9)、若干齿轮(10)和若干圆杆(11),若干所述圆杆(11)呈水平设置且呈等间距排布,所述圆杆(11)两端分别转动连接于玻璃盒(3)的其中两相对的内侧壁,所述圆杆(11)外侧壁设有百叶条(12),所述百叶条(12)的长度方向与圆杆(11)的长度方向平行,所述百叶条(12)靠近于玻璃盒(3)顶面,所述圆杆(11)的其中一端呈伸出玻璃盒(3)设置,若干所述圆杆(11)伸出玻璃盒(3)的一端分别与若干齿轮(10)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气缸(8)通过承托板(13)固定于建筑本体(2)内顶部,所述承托板(13)位于若干齿轮(10)的下方,所述齿条(9)滑动连接于承托板(13)顶面且位于齿轮(10)下方,所述齿条(9)与全部齿轮(10)啮合,所述齿条(9)其中一端与第一气缸(8)的活塞杆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太阳能建筑供暖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4)顶面设有第一蓄热体(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其霖李景良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利茂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