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厦门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基于百叶窗原理的TBCC进气道调节机构设计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457954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5 21:22
一种基于百叶窗原理的TBCC进气道调节机构设计方法,涉及TBCC进气道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1)在设计叶片尺寸时,使所有叶片总面积小于进气道管壁横截面积,以实现在叶片打开到平行于进气道轴线的位置时,不会与管壁发生干涉。2)在闭合时保证通风口的密闭特性;3)基于百叶窗原理可实现通风口面积的连续调节;基于四连杆机构原理,以居中的某一叶片的转动轴为主动轴,其余叶片的转动轴为从动轴,并设计出连杆与各叶片铰接,以实现将主动叶片的运动形式传递给从动叶片。4)将整体调节机构适应进气道管壁轮廓进行设计。增加进气道调节机构的叶片数量,使各叶片启动力矩明显降低,提高各叶片的运动性能。叶片的运动性能。叶片的运动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百叶窗原理的TBCC进气道调节机构设计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TBCC进气道
,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百叶窗原理的TBCC进气道调节机构设计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现今高超声速飞行器已经成为了未来飞行器研究的主要研究方向,具有极强的战略发展意义。高超声速飞行器的飞行范围十分宽广,为使其在亚声速、夸声速、超声速下都可正常飞行,那么对其发动机的要求会更高。
[0003]但如今航空涡轮发动机支持的飞行范围是马赫数0~3,亚燃冲压发动机支持的飞行范围是马赫数2~6,超燃冲压发动机可以支持飞行马赫数大于6的飞行范围。由此可见,任何单一的吸气式发动机都不能支持高超声速飞行器全速域正常飞行,所以研究者们对组合动力开展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
[0004]组合式发动机包含RBCC(火箭基组合循环)发动机和TBCC(Turbine

Based

Combined

Cycle,涡轮基组合循环)发动机两大类。其中TBCC发动机是将涡轮发动机(包括涡喷、涡扇发动机)和冲压发动机(包括亚燃、超燃和双模态燃烧冲压发动机)的两种技术相结合后研制的,其整合了涡轮发动机和冲压发动机在各自适用飞行范围内的优势,使其具有可常规起降、重复使用、可靠性高、低速性能好、技术风险小等优点,具有很好的工程应用前景。
[0005]进气道是TBCC发动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如何改进进气道的气动性能和不同飞行状态下的实用性已被认为是TBCC发动机的关键技术之一。Huebner L D等人对以转动唇口方式的调节机构进行了研究,该机构在助推过程中将进气道封闭,可以提高助推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且进气道由关闭到打开的过程能够实现内收缩比的调节,可以使过压缩的进气道实现启动而以往单块板调节进气道通风面积的方案存在调节力矩过大等问题,但其存在在唇口开启过程中对飞行器会产生一定的冲击力的问题。而在《一种埋入隔板内部的TBCC并联尾喷管调节机构》中,该调节机构使用单隔板对进气道进行调节,不免存在调节力矩过大等问题。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基于曲面百叶窗原理的TBCC进气道调节机构设计方案,以改善并提高TBCC发动机在整个飞行过程中的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基于百叶窗原理的TBCC进气道调节机构设计方法,解决以往使用一块板来调节进气道气流时所需力矩过大的问题,其方便控制,实现在开合过程中对进气道通风面积的同时且连续调节,和在闭合时的完全密闭。
[0007]本专利技术包括以下步骤:
[0008]1)解决叶片与管壁的干涉问题,在设计叶片尺寸时,使所有叶片总面积小于进气道管壁横截面积,以实现在叶片打开到平行于进气道轴线的位置时,不会与管壁发生干涉;
[0009]2)在闭合时保证通风口的密闭特性,设计出外框,使外框的通风口面积小于叶片整体面积,以实现在叶片闭合时,叶片边缘贴合在外框上;
[0010]3)在叶片打开过程中实现同时、连续调节,具体为:基于百叶窗原理可实现通风口面积的连续调节;基于四连杆机构原理,以居中的某一叶片的转动轴为主动轴,其余叶片的转动轴为从动轴,并设计出连杆与各叶片铰接,以实现将主动叶片的运动形式传递给从动叶片;
[0011]4)将整体调节机构适应进气道管壁轮廓进行设计。
[0012]在步骤4)中,具体为,将叶片边缘轮廓设计为与进气道管壁相似的轮廓,将调节机构外框轮廓设计为管壁轮廓,将传动杆设计为上下两部分,且每一部分的外形轮廓与进气道管壁轮廓相似。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4]1、本专利技术增加了进气道调节机构的叶片数量,使各叶片启动力矩明显降低,提高了各叶片的运动性能。
[0015]2、本专利技术实现了对进气道通风口面积的连续调节与闭合时的密闭特性。
[0016]3、本专利技术的设计思路和功能原理适用于其他各类单通道或多通道进气道中。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一种基于百叶窗原理的TBCC进气道调节机构的示意图。上为打开时,下为关闭时。
[0018]图2为一种基于百叶窗原理的TBCC进气道调节机构打开时,在平行于进气道管壁方向的示意图。左为正面,右为背面。
[0019]图3为一种基于百叶窗原理的TBCC进气道调节机构关闭时,在平行于进气道管壁方向的示意图。左为正面,右为背面。
[0020]图4为一种基于百叶窗原理的TBCC进气道调节机构的打开时爆炸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
[0022]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百叶窗原理的TBCC进气道调节机构,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设计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将对本专利技术附图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方案内容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但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
[0023]本专利技术包括以下步骤:
[0024]1)解决叶片与管壁的干涉问题,在设计叶片尺寸时,使所有叶片总面积小于进气道管壁横截面积,以实现在叶片打开到平行于进气道轴线的位置时,不会与管壁发生干涉。
[0025]2)在闭合时保证通风口的密闭特性,设计出外框,使外框的通风口面积小于叶片整体面积,以实现在叶片闭合时,叶片边缘贴合在外框上;
[0026]3)在叶片打开过程中实现同时、连续调节,具体为:基于百叶窗原理可实现通风口面积的连续调节;基于四连杆机构原理,以居中的某一叶片的转动轴为主动轴,其余叶片的转动轴为从动轴,并设计出连杆与各叶片铰接,以实现将主动叶片的运动形式传递给从动叶片。
[0027]4)将整体调节机构适应进气道管壁轮廓进行设计。具体为,将叶片边缘轮廓设计为与进气道管壁相似的轮廓,将调节机构外框轮廓设计为管壁轮廓,将传动杆设计为上下两部分,且每一部分的外形轮廓与进气道管壁轮廓相似。
[0028]本专利技术采用百叶窗原理,本机构在控制一片叶片转动时,通过连杆传递运动方式其余叶片会同时且同角度转动。所以本专利技术,将单板调节通风口的方案改善为多块叶片一起调节通风口,如图1所示,图1上为一种基于百叶窗原理的TBCC进气道调节机构完全打开时的示意图,打开角度为通风口平面与进气道管壁轴线的夹角;图1下为一种基于百叶窗原理的TBCC进气道调节机构完全关闭时的示意图。
[0029]如图2所示,图2左为一种基于百叶窗原理的TBCC进气道调节机构打开时,在平行于进气道管壁方向的正面示意图,图2右为背面示意图。
[0030]如图3所示,图3左为一种基于百叶窗原理的TBCC进气道调节机构关闭时,在平行于进气道管壁方向的正面示意图,图3右为背面示意图。
[0031]如图4所示,图4上为一种基于百叶窗原理的TBCC进气道调节机构的打开时背面示意图,以及图4下是一种基于百叶窗原理的TBCC进气道调节机构的爆炸视图。本机构由传动连杆1,叶片2,轴销固定套3,转动销4和外框5组成。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百叶窗原理的TBCC进气道调节机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解决叶片与管壁的干涉问题,在设计叶片尺寸时,使所有叶片总面积小于进气道管壁横截面积,以实现在叶片打开到平行于进气道轴线的位置时,不会与管壁发生干涉;2)在闭合时保证通风口的密闭特性,设计出外框,使外框的通风口面积小于叶片整体面积,以实现在叶片闭合时,叶片边缘贴合在外框上;3)在叶片打开过程中实现同时、连续调节,具体为:基于百叶窗原理可实现通风口面积的连续调节;基于四连杆机构原理,以居中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穆瑞张凯瑞林晓鹰尤延铖朱呈祥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