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竹筒鸡的加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456836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5 21: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竹筒鸡的加工方法。该竹筒鸡的加工方法包括鸡块、菊花、笋干、茶叶预处理、竹筒隔水蒸煮、调味等步骤。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鸡肉和独特的原料(如笋干、茶叶、菊花)搭配,配合特定的竹筒隔水蒸制加工方法,使鸡肉在保持鲜嫩的前提下去除腥味,使鸡汤呈现淡黄色,风味浓郁、营养丰富,口感醇厚、回味清甘,有明显的鸡肉香味,而且香味浓郁,表面只有少许颗粒状浮油。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竹筒鸡的加工方法简便,可以提高鸡肉加工产品的适口性和加工效益。提高鸡肉加工产品的适口性和加工效益。提高鸡肉加工产品的适口性和加工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竹筒鸡的加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食品加工
,特别涉及一种竹筒鸡的加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中国,素有“无鸡不成席”的说法,鸡肉在传统饮食文化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鸡肉烹饪方便、味道鲜美、容易吸收且营养丰富,鸡肉具有高蛋白、高不饱和脂肪酸的特点,鸡肉制品,鸡汤具有提高免疫力、改善糖脂代谢、改善贫血等作用,使鸡汤深受青睐。
[0003]现有的鸡肉加工方法中,通常是通过添加调味料来掩盖或冲淡鸡肉的腥味,这种加工方法不能完全去除鸡肉的腥味,而且会影响鸡肉制品的口感和色香,使鸡肉丧失鲜嫩感,而且工艺复杂,处理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竹筒鸡的加工方法,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
[0006]一种竹筒鸡的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7]S1:将新鲜的全鸡去头、爪、羽毛,洗去污渍后沥干,然后切成鸡块,将切好的鸡块依次进行浸泡、焯水、清洗、沥干处理;
[0008]S2:将菊花、笋干、茶叶清洗后沥干;
[0009]S3:将处理过的鸡块、菊花、笋干、茶叶和水加入竹筒中,将竹筒封口后置于蒸锅中,隔水蒸煮1~6h;
[0010]S4:将调味料加入竹筒中,使调味料充分溶解并混匀,即可得到竹筒鸡。
[0011]优选的,所述步骤S1具体包括:将新鲜的全鸡去头、爪、羽毛,洗去污渍后沥干,然后切成鸡块,将切好的鸡块加入清水中浸泡30min~2h,浸泡期间每隔20~30min换一次清水,将浸泡处理后的鸡块加入清水中,加热至沸腾,沸腾煮制30s~1min后,捞出鸡块并放入冷水中浸泡30s~1min,重复2~4次后沥干水分。
[0012]可以理解的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沥干”是指将原料自水中捞出后,放入有筛网的容器中放置至不滴水为止。
[0013]进一步优选的,在所述沥干水分的步骤之后,还包括:将植物油加入锅中并加热至90℃,然后将沥干水分的鸡块放入锅中,翻炒至1~5min,植物油的重量为鸡块的重量1~5%。
[0014]优选的,所述步骤S1中的全鸡的品种选自三黄胡须鸡、清远麻鸡、杏花鸡、中山沙栏鸡、阳山鸡、文昌鸡、怀乡鸡中的任意一种。
[0015]优选的,所述步骤S2中的菊花选自杭黄菊、杭白菊、怀菊、贡菊、毫菊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0016]优选的,所述步骤S2中的茶叶选自绿茶、红茶、黑茶、乌龙茶、黄茶、新鲜茶叶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0017]优选的,所述步骤S2中的笋干选自毛竹笋干、麻竹笋干、箭竹笋干、雷竹笋干、红壳竹笋干、篱笆笋干、方竹笋干、苦竹笋干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0018]优选的,所述步骤S2中的菊花与步骤S1中的鸡块的重量比为0.1~5:100。
[0019]优选的,所述步骤S2中的笋干与步骤S1中的鸡块的重量比为0.1~10:100。
[0020]优选的,所述步骤S2中的茶叶与步骤S1中的鸡块的重量比为0.1~5:100。
[0021]优选的,所述步骤S3中的竹筒由新鲜的金竹、香竹、薄竹、甜竹中的任意一种制成。
[0022]优选的,所述步骤S4中的调味料选自食盐、味精、白糖中的至少一种。
[002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24]本专利技术采用鸡肉与独特的原料(如笋干、茶叶、菊花)搭配,再配合特定的竹筒隔水蒸制加工方法,使鸡肉在保持鲜嫩的前提下去除腥味,使鸡汤呈现淡黄色,风味浓郁、营养丰富,口感醇厚、回味清甘,有明显的鸡肉香味,而且香味浓郁,表面只有少许颗粒状浮油。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竹筒鸡的加工方法简便,可以提高鸡肉加工产品的适口性和加工效益。
附图说明
[0025]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竹筒鸡成品的照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专利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专利技术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0027]实施例1
[0028]本实施例提供的竹筒鸡的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29]S1:将新鲜的全鸡去头、爪、羽毛,洗去污渍后沥干,然后切成鸡块,将鸡块用清水清洗后沥干水分;
[0030]S2:称取下述按重量份数计的原料:处理过的鸡块100份、杭黄菊2份、毛竹笋干5份、新鲜茶叶3份,将杭黄菊、毛竹笋干、新鲜茶叶清洗后沥干,将植物油加入锅中并加热至90℃,然后将沥干水分的鸡块放入锅中,翻炒至4min使鸡块表面微微焦黄,植物油的重量为鸡块的重量4%;
[0031]S3:用新鲜的甜竹做成竹筒,将处理过的鸡块、杭黄菊、毛竹笋干、新鲜茶叶加入竹筒中,再将清水加入竹筒中,清水的重量为鸡块的重量的1.5倍,将竹筒封口后置于蒸锅中,隔水蒸煮1.5h;
[0032]S4:将食盐加入竹筒中,食盐的重量为鸡块重量的1%,使食盐充分溶解并混匀,即可得到竹筒鸡成品。鸡汤呈淡黄色,口感醇厚,回味清甘,肉香味浓郁,表面有颗粒状浮油,外观如图1所示。
[0033]实施例2
[0034]本实施例提供的竹筒鸡的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35]S1:将新鲜的全鸡去头、爪、羽毛,洗去污渍后沥干,然后切成鸡块,将切好的鸡块加入清水中浸泡1h,浸泡期间每隔20min换一次清水,将浸泡处理后的鸡块加入清水中,加热至沸腾,沸腾煮制30s后,捞出鸡块并放入冷水中浸泡30s,重复3次后沥干水分,将植物油
加入锅中并加热至90℃,然后将沥干水分的鸡块放入锅中,翻炒至4min使鸡块表面微微焦黄,植物油的重量为鸡块的重量4%;
[0036]S2:称取下述按重量份数计的原料:处理过的鸡块100份、杭黄菊2份、毛竹笋干5份、新鲜茶叶3份,将杭黄菊、毛竹笋干、新鲜茶叶清洗后沥干;
[0037]S3:用新鲜的甜竹做成竹筒,将处理过的鸡块、杭黄菊、毛竹笋干、新鲜茶叶加入竹筒中,再将清水加入竹筒中,清水的重量为鸡块的重量的1.5倍,将竹筒封口后置于蒸锅中,隔水蒸煮1.5h;
[0038]S4:将食盐加入竹筒中,食盐的重量为鸡块重量的1%,使食盐充分溶解并混匀,即可得到竹筒鸡。
[0039]实施例3不同鸡品种对竹筒鸡成品品质的影响
[0040]将上述实施例1中的“三黄胡须鸡”替换成“清远麻鸡”、“杏花鸡”、“中山沙栏鸡”、“阳山鸡”、“文昌鸡”和“怀乡鸡”,然后按照上述实施例1的步骤制得不同竹筒鸡成品。
[0041]为了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还对本实施例制得的竹筒鸡成品进行了如下测试:
[0042](1)鸡肉水分的测定:参照国家标准GB5009.3

2016直接干燥法测定鸡肉中的水分含量;
[0043](2)鸡肉蛋白质的测定:参照国家标准GB5009.5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竹筒鸡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将新鲜的全鸡去头、爪、羽毛,洗去污渍后沥干,然后切成鸡块,将切好的鸡块依次进行浸泡、焯水、清洗、沥干处理;S2:将菊花、笋干、茶叶清洗后沥干;S3:将处理过的鸡块、菊花、笋干、茶叶和水加入竹筒中,将竹筒封口后置于蒸锅中,隔水蒸煮1~6h;S4:将调味料加入竹筒中,使调味料充分溶解并混匀,即可得到竹筒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竹筒鸡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具体包括:将新鲜的全鸡去头、爪、羽毛,洗去污渍后沥干,然后切成鸡块,将切好的鸡块加入清水中浸泡30min~2h,浸泡期间每隔20~30min换一次清水,将浸泡处理后的鸡块加入清水中,加热至沸腾,沸腾煮制30s~1min后,捞出鸡块并放入冷水中浸泡30s~1min,重复2~4次后沥干水分。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竹筒鸡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的全鸡的品种选自三黄胡须鸡、清远麻鸡、杏花鸡、中山沙栏鸡、阳山鸡、文昌鸡、怀乡鸡中的任意一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竹筒鸡的加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经成
申请(专利权)人:大朋农业广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