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肿瘤活检介入穿刺器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456487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5 21:2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肿瘤活检介入穿刺器具,包括第一筒体、第二筒体、穿刺体、转杆、第二分隔板以及通气管组,所述第一筒体内通过安装第一分隔板将其分成收集腔以及封堵腔,所述转杆的远端安装有用于将肿瘤组织刮到收集腔内的刮物结构,所述收集腔的侧壁上开设有用于肿瘤组织进入的入口,所述第一分隔板远端一侧安装有盖帽结构,所述通气管组的远端位于盖帽结构内,所述封堵腔内设置有用于对通气管组打开和关闭的开合结构,所述穿刺体的远端具有与储液腔连通的若干个喷孔,所述喷孔近端内径较远端内径大。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收集腔与封堵腔为两个独立的分隔的空间,能为肿瘤活检取样过程提供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有利于防止肿瘤细胞扩散。散。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肿瘤活检介入穿刺器具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具
,具体为一种用于肿瘤活检介入穿刺器具。

技术介绍

[0002]活体组织检查简称“活检”,亦称外科病理学检查,简称“外查”;是指应诊断、治疗的需要,从患者体内切取、钳取或穿刺等取出病变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的技术。这是诊断病理学中最重要的部分,对绝大多数送检病例都能做出明确的组织病理学诊断,被作为临床的最后诊断。
[0003]现有的肿瘤活检方式一般都采用活检钳切割一块肿瘤来进行活体检查,这种活检方式后期需要对切口进行细致的处理,防止恶性肿瘤扩散,存在一定风险。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现有技术中的中国专利CN107961043B提出的一种肿瘤活检穿刺器(以下简称“该方案”),包括由外向内穿套设置的药液筒体、外刀筒体及内刀筒体,外刀筒体及内刀筒体的工作端分别设有弯钩刀和切刀,而该端的药液筒体内壁上设有环形气囊等,该方案能防止肿瘤细胞扩散,防止交叉感染;且应用安全性较高,不会对健康细胞造成损害,并实现药物介入治疗。但是该方案在使用时,若弯钩刀未接触到肿瘤,则转动药液筒体整体部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肿瘤活检介入穿刺器具,包括第一筒体(1)、第二筒体(2)、穿刺体(3)、转杆(7)、第二分隔板(19)以及通气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筒体(2)和第一筒体(1)为一体式的,所述第一筒体(1)内通过安装第一分隔板(4)将其分成收集腔(5)以及封堵腔(6),所述转杆(7)的近端位于封堵腔(6)外,且安装有转柄(23),所述转杆(7)的远端穿过第一分隔板(4)后位于收集腔(5)内,且安装有用于将肿瘤组织刮到收集腔(5)内的刮物结构,所述收集腔(5)的侧壁上开设有用于肿瘤组织进入的入口,且该入口与刮物结构的位置相对,所述第二分隔板(19)垂直安装在第一分隔板(4)近端的一侧,所述通气管组的远端依次穿过封堵腔(6)和第一分隔板(4)后位于收集腔(5)内,所述收集腔(5)上螺接有排液塞(32),所述第一分隔板(4)远端一侧安装有盖帽结构,所述通气管组的远端位于盖帽结构内,所述封堵腔(6)内设置有用于对通气管组打开和关闭的开合结构,所述穿刺体(3)通过螺栓(38)安装在第一筒体(1)的远端,且内安装有储液腔(25),所述穿刺体(3)的远端具有与储液腔(25)连通的若干个喷孔(26),所述喷孔(26)近端内径较远端内径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肿瘤活检介入穿刺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刮物结构为刮刀(8),所述入口为设置在第一筒体(1)侧壁上的若干个通孔(9),所述刮刀(8)与通孔(9)的位置相对,且该刮刀(8)的边缘伸到通孔(9)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肿瘤活检介入穿刺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刮物结构为偏心轮(10),所述入口为设置在第一筒体(1)侧壁上的缺口(11),所述偏心轮(10)以转杆(7)为分界线,劣弧一段为副轮部分(33),优弧一段为主轮分部(34),在所述转杆(7)转动一周时,所述主轮分部(34)的边缘可通过缺口(11)伸出到收集腔(5)外。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肿瘤活检介入穿刺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轮分部(34)的轮缘上具有轮齿(35)。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肿瘤活检介入穿刺器具,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贵兰
申请(专利权)人:蚌埠冠硕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