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龙微平专利>正文

一种神经内科用下肢恢复训练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456192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5 21: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神经内科用下肢恢复训练装置,包括座椅,所述座椅固定连接在基台的上表面,所述基台的下表面连接有移动轮,所述基台的一侧转动连接有撑杆,所述撑杆的杆身一端转动设置有脚踏杆,所述脚踏杆的杆身中部位置固定连接有沙盒,所述沙盒的盒身一侧设置有填沙口,所述撑杆连接脚踏杆的一端内部设置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对应传动连接在脚踏杆的杆身一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训练踏板结构转动设在座椅一侧,座椅连接在基台上,基台下侧设移动轮,实现提供舒适的锻炼姿势以及患者锻炼过程中移动作业,脚踏杆杆身固定连有沙盒,可通过改变沙盒内部沙体重量实现锻炼强度的变动,实现不同恢复阶段不同强度的对应训练。对应训练。对应训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神经内科用下肢恢复训练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神经内科下肢恢复训练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神经内科用下肢恢复训练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神经内科是关于神经方面的二级学科,不属于内科概念。主要收治脑血管疾病(脑梗塞、脑出血)、偏头痛、脑部炎症性疾病(脑炎、脑膜炎)、脊髓炎、癫痫、痴呆、代谢病和遗传倾向疾病、三叉神经痛、坐骨神经病、周围神经病及重症肌无力等。
[0003]在神经内科下肢恢复训练作业中,最为有效的方式为腿部活动,通过扶持患者进行被动的走动方式虽然有效,但是占用相应的人力,虽然现有装置可以对腿部进行相应的训练,但是在训练过程中无法实现患者的移动,训练强度固定,无法适用于不同阶段恢复训练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神经内科用下肢恢复训练装置。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神经内科用下肢恢复训练装置,包括座椅,所述座椅固定连接在基台的上表面,所述基台的下表面连接有移动轮,所述基台的一侧转动连接有撑杆,所述撑杆的杆身一端转动设置有脚踏杆,所述脚踏杆的杆身中部位置固定连接有沙盒,所述沙盒的盒身一侧设置有填沙口,所述撑杆连接脚踏杆的一端内部设置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对应传动连接在脚踏杆的杆身一侧。
[000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07]所述座椅的椅身两侧均转动设置有扶手,所述扶手的表面对应连接有束缚绳,所述座椅的椅身侧表面固定连接有控制面板,所述座椅的椅身后表面上侧位置固定连接有推杆。
[000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09]所述移动轮在基台的下表面四角位置固定设置有四个,所述移动轮上对应设置有刹车片结构。
[00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1]所述撑杆的一端通过转杆转动连接在基台的内部,且撑杆相对转动设置在基台的正表面中部位置,所述基台的内部固定设置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对应与撑杆的一端通过主从齿轮传动连接。
[001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3]所述脚踏杆的杆身两端均对应转动连接有脚踏板,所述脚踏板上对应固定连接有脚套。
[001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5]所述第二电机对应固定连接在撑杆的内部,所述撑杆的输出端传动连接有传动带,所述传动带的另一端对应套置在脚踏杆的杆身上,所述撑杆的杆身内部设置有与传动带对应的传动腔。
[0016]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7]1、本技术神经内科用下肢恢复训练装置中,脚部训练的踏板结构转动设置在座椅的一侧,座椅固定连接在基台上,基台下侧设置有移动轮,可以提供舒适的锻炼姿势以及患者锻炼过程中的简便移动作业。
[0018]2、本技术神经内科用下肢恢复训练装置中,脚踏杆杆身固定连接有沙盒结构,可以通过改变沙盒内部沙体重量实现锻炼强度的变动,实现对应不同恢复阶段不同强度的对应训练。
[0019]3、本技术神经内科用下肢恢复训练装置中,脚踏杆除了可以通过被动转动之外,可以通过电机转动实现主动转动,从而提供腿部的被动训练作业。
[0020]4、本技术神经内科用下肢恢复训练装置中,脚踏杆连接在撑杆一端,撑杆另一端转动连接在基台的内部,且可以通过电机的作用进行撑杆角度调节,从而使得整体装置适用于不同角度腿部的锻炼作业,实用性较高。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一种神经内科用下肢恢复训练装置的脚踏杆连接结构剖视图;
[0022]图2为一种神经内科用下肢恢复训练装置的脚踏板连接结构主视图;
[0023]图3为一种神经内科用下肢恢复训练装置的整体侧视图;
[0024]图4为一种神经内科用下肢恢复训练装置的支撑杆转接结构剖视图。
[0025]图例说明:
[0026]1、座椅;2、扶手;3、束缚绳;4、控制面板;5、推杆;6、基台;7、移动轮;8、撑杆;9、脚踏杆;10、第一电机;11、脚踏板;12、沙盒;13、填沙口;14、第二电机;15、传动带。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8]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
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9]参照图1

4,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神经内科用下肢恢复训练装置,包括座椅1,提供舒适的锻炼环境,座椅1固定连接在基台6的上表面,基台6的下表面连接有移动轮7,可以实现整体的简便移动作业,基台6的一侧转动连接有撑杆8,提供脚踏杆9的转接,撑杆8的杆身一端转动设置有脚踏杆9,脚踏杆9的杆身中部位置固定连接有沙盒12,实现相应的加重作业,沙盒12的盒身一侧设置有填沙口13,提供沙量控制作业,撑杆8连接脚踏杆9的一端内部设置有第二电机14,提供主动转动力,第二电机14的输出端对应传动连接在脚踏杆9的杆身一侧,实现相应的脚踏杆9主动转动作业。
[0030]座椅1的椅身两侧均转动设置有扶手2,扶手2的表面对应连接有束缚绳3,实现患者的束缚作业,确保神智不清的患者不会乱动,座椅1的椅身侧表面固定连接有控制面板4,提供整体装置的电机控制作业,座椅1的椅身后表面上侧位置固定连接有推杆5,提供手动推动位置,移动轮7在基台6的下表面四角位置固定设置有四个,保证整体稳定,移动轮7上对应设置有刹车片结构,防止出现滑车的现象,撑杆8的一端通过转杆转动连接在基台6的内部,且撑杆8相对转动设置在基台6的正表面中部位置,基台6的内部固定设置有第一电机10,提供撑杆8的转动动力,第一电机10的输出端对应与撑杆8的一端通过主从齿轮传动连接,对应实现撑杆8角度的调节,脚踏杆9的杆身两端均对应转动连接有脚踏板11,脚踏板11上对应固定连接有脚套,实现与患者脚部的相对固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神经内科用下肢恢复训练装置,包括座椅(1),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1)固定连接在基台(6)的上表面,所述基台(6)的下表面连接有移动轮(7),所述基台(6)的一侧转动连接有撑杆(8),所述撑杆(8)的杆身一端转动设置有脚踏杆(9),所述脚踏杆(9)的杆身中部位置固定连接有沙盒(12),所述沙盒(12)的盒身一侧设置有填沙口(13),所述撑杆(8)连接脚踏杆(9)的一端内部设置有第二电机(14),所述第二电机(14)的输出端对应传动连接在脚踏杆(9)的杆身一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神经内科用下肢恢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1)的椅身两侧均转动设置有扶手(2),所述扶手(2)的表面对应连接有束缚绳(3),所述座椅(1)的椅身侧表面固定连接有控制面板(4),所述座椅(1)的椅身后表面上侧位置固定连接有推杆(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神经内科用下肢恢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轮(7)在基台(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龙微平刘锦花粟娟
申请(专利权)人:龙微平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