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加锁专利>正文

计算机句码输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45606 阅读:2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计算机句码输入方法,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用户能够轻松快速实现中文整句输入,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计算机句码输入方法,使用通用键盘上的英文字母键位,包括以下步骤:1.将英文字母键作为汉语拼音字母键,输入句子时用户顺序输入句子中每个字的第一个汉语拼音的首字母后,确认;2.计算机系统按首字母检索相关汉字,找出匹配路径;3.根据匹配路径构建语句并在显示器上显示,用户进行确认,本发明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输入句子时用户顺序输入句子中每个字的第一个汉语拼音的首字母,解决了输入法不够简捷、不易掌握的问题,除少量句子需要手选外,可以基本实现一字一键,操作时思维的连续性好,使汉字输入在速度上有望达到速记水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中文信息处理方法,特别是一种中文的计算机输入方法。
技术介绍
迄今已有上千种关于中文的计算机输入法,其共同的不足是1、操作不够简捷,除少量字、词外,通常需要按2-6次键才能打出一个汉字,遇同音字再用手工选择的话,操作次数更多;2、用户不易掌握,拼音输入法对那些拼音基础不怎么过关的人是个难题,而形码和音形码输入法都需要用户额外记忆许多人为创设的编码,否则无法使用;3、字、词库功能单一,只能满足字或词的处理,不完全适应中文整句输入;4、中文整句输入过于仰赖汉语语法、句法、词法、分词法甚至是语义的研究,而由于汉语的特殊复杂性,如规则以外无穷的例外,以及语法研究对语言现象的相对滞后性,难以及时涵盖当下流行的比较鲜活的语言,这种研究所涉及的问题几乎是无限的,也因此使得整句输入总难尽如人意。由于以上问题的存在,中文输入的速度始终难有大的突破,各种输入法在人群中的普及率受到不同程度的制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用户能够轻松快速实现中文整句输入。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使用通用键盘上的英文字母键位,包括以下步骤一、将英文字母键作为汉语拼音字母键,输入句子时用户顺序输入句子中每个字的第一个汉语拼音的首字母后,确认;二、计算机系统按首字母检索相关汉字,找出匹配路径;三、根据匹配路径构建语句并在显示器上显示,用户进行确认。本专利技术的匹配路径是指每相邻两字所构成的词连接起来组成的句子。本专利技术用户确认采用按空格键的方式。本专利技术显示器上显示的句子与实际不符时,则按光标提示,按空格键或相应数字键,逐段确认,拼接最终的成句。本专利技术最终的成句获得确认后,计算机系统自动将最终的成句记入系统。本专利技术的匹配路径出现重码时,计算机系统全部显示,用户在显示的句子中选择确定。本专利技术的重码每次最多显示10个句子,超过10句的按+或-翻页,用户在显示的句子中按相应的数字键选择确定。本专利技术匹配路径的首、尾或者中间部分出现局部重码时,则计算机系统全部显示重码部分,用户在显示的局部重码中按空格键或相应的数字键选择确定。本专利技术的匹配路径不能连成整句时,计算机系统在中断处自动拼接下面的短句子,直到成句,然后显示。本专利技术显示器上显示的句子与实际不符时,则按光标提示,按空格键或相应数字键,逐段确认。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将英文字母键作为汉语拼音字母键,输入句子时用户顺序输入句子中每个字的第一个汉语拼音的首字母,解决了输入法不够简捷、不易掌握的问题,除少量句子需要手选外,可以基本实现一字一键,操作时思维的连续性好,使汉字输入在速度上有望达到速记水平。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流程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解决技术问题的前提是设定句码,并以其作为中文整句输入的基础。句码是句子的代码。而本专利技术的句子,不但指以句号等标点结尾的整句,也指以其他标点,如逗号结尾的短语。句码就是句子中每个汉字的拼音首字母的集合。例如输入拼音字母bfmsyjjdjswt,这个汉语拼音的首字母集就是“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的中文句子的句码。,就是将句码作为输入码,又将句码作为电脑或服务器中相关中文句库的标识码,操作时用户使用通用键盘上的英文字母键位,将英文字母键作为汉语拼音字母键,输入句码,从显示器上得到完整的中文句子。实现本专利技术有多种技术途径,按句库性质分有如下三种图表法,适用于单机操作;自然法,适用于联机操作;嵌入法,适用于单机或者联机。下面逐一说明其技术要点图表法,其实质是几千个常用汉字,国家标准“信息交换用汉字编码字符集”规定有一级汉字3755个,二级汉字3008个,以这些汉字为结点,以它们在现实语句中的相互关系为连线,而形成的一张网,一张有如城市交通图那样的“字句图”。其中每一条连线都潜在地表示一个句子,而沿线的各个站点就是一个个独立的汉字,每一汉字都以其拼音首字母作附加标识。字句图结构的复杂程度随建库时选用的语言资料的增加而增加,达到峰值后趋于稳定。原因是大量重复的汉语表达法在图中不重复标注。如图1所示,操作时将英文字母键作为汉语拼音字母键,输入句子时用户顺序输入句子中每个字的第一个汉语拼音的首字母后,按空格键确认;计算机系统按首字母检索相关汉字,从字句图中找出可以将这串句码连通起来的路线,找出每相邻两字所构成的词连接起来组成的句子,即匹配路径;根据匹配路径将沿线各点的汉字组织起来,构建语句并在显示器上显示,成为用户所需的句子,用户按空格键进行确认。当显示器上显示的句子与实际不符时,则按光标提示,按空格键或相应数字键逐段确认,拼接最终的成句。最终的成句获得确认后,计算机系统自动将最终的成句记入系统。一组句码在字句图中有两条以上相对独立的路线,说明该句码是若干句子共有的公码。当匹配路径出现重码时,计算机系统全部显示,用户在显示的句子中选择确定,每次最多显示10个句子,超过10句的按+或-翻页,用户在显示的句子中按相应的数字键选择确定;一组句码在字句图中的对应连线出现首尾或中间部分的分岔并行,说明有不同的字词可以置换。当匹配路径的首、尾或者中间部分出现局部重码时,则计算机系统全部显示重码部分,用户在显示的局部重码中按相应的数字键选择确定。匹配路径不能连成整句时,计算机系统在中断处自动拼接下面的短句子,直到成句,然后显示。显示器上显示的句子与实际不符时,则按光标提示,按空格键或相应数字键逐段确认。在诸多可选连接短句子中,计算机系统按一定规则参照句中确定部分选择未确定部分,例如句中已有“他穿着新发的”字样,则在“的”字后面,系统会首选“工装”,而不会选“工资”、“工作”、“工种”等等,因为“工装”与句中的“穿着”另有直线相连,说明工装与该句中其他成分属同一类范畴。而如果本句中的确定成分不是“穿着”而是“带着”,则究竟选工装还是工资,就要有另外的方法确定,或者一并显示,用户手选。计算机系统对用户已经输入的句子有临时记忆功能,方便系统在必要时按上下文关系选定连接路径。少数可以单独成句的字,如“谁?”“我。”以及常用的二字句、三字句等,设定为首字母加标点的特殊句码,例如“S?”“W。”。图表法可以不具图的形式而具表的形式。把两个结点看作它们之间连线的坐标点,把所有的坐标点统一记录在一张表格上,就是一张表格化的字句图,其作用完全一样。自然法,大型数据库拥有上百亿张中文网页。可以利用这一天然而又巨大的语言资源,无须构建“字句图”那样的句库,就能方便地实现整句输入。具体做法是在现有的中文数据库端为每个汉字标注首字母,此项工作可由自动注音软件完成,使其形成句码,并增加句码为数据库中相应汉语句子的标识码。在用户端安装一个很小的工作软件,操作时与数据库保持联机状态,用户输入句码,键入标点后开始搜索并显示相应的汉语句子,整个搜索和显示过程通常在不到1秒内即可完成。一组句码在数据库中检索到两个以上完全相同的中文句子时,系统只显示一个;有两个以上不完全相同的中文句子时,系统按规则显示其一,其余待选。若数据库中没有与句码完全相同的中文句子,则系统会自动按片语方式拼接显示,必要时由用户手选确定。不成句子的单独字、词的输入,例如修辞时,采取两种方式切换到全拼输入;或仍按首字母输入,系统参照该字、词与句中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计算机句码输入方法,使用通用键盘上的英文字母键位,包括以下步骤:一、将英文字母键作为汉语拼音字母键,输入句子时用户顺序输入句子中每个字的第一个汉语拼音的首字母后,确认;二、计算机系统按首字母检索相关汉字,找出匹配路径;三、根据匹配路径构建语句并在显示器上显示,用户进行确认。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计算机句码输入方法,使用通用键盘上的英文字母键位,包括以下步骤一、将英文字母键作为汉语拼音字母键,输入句子时用户顺序输入句子中每个字的第一个汉语拼音的首字母后,确认;二、计算机系统按首字母检索相关汉字,找出匹配路径;三、根据匹配路径构建语句并在显示器上显示,用户进行确认。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计算机句码输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匹配路径是指每相邻两字所构成的词连接起来组成的句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计算机句码输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确认采用按空格键的方式。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计算机句码输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器上显示的句子与实际不符时,则按光标提示,按空格键或相应数字键,逐段确认,拼接最终的成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计算机句码输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最终的成句获得确认后,计算机系统自动将最终的成句记入系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加锁
申请(专利权)人:陈加锁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