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代先波专利>正文

一种肿瘤内科灌注化疗配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450630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5 21:13
一种肿瘤内科灌注化疗配药装置,包括顶盖、桶体、安装座和抽气机;桶体设置在安装座上,安装座的顶部设置有开口;顶盖配套设置在安装座的开口处;桶体中部形成用于配药的搅拌腔;桶体上设置有多个注药管,注药管穿过桶体的内壁伸入搅拌腔中;注药管伸出桶体外部的一侧配备有胶塞;搅拌腔中设置有过滤网;搅拌腔的内部设置有轴,转轴上设置有搅拌叶片,搅拌叶片绕着转轴转动;输出管上串联设置有过滤器,输出管的另一端连接至抽气机;底座上设置有控制器,底座的内部设置有支撑座,支撑座上设置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安装有连接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保证良好的搅拌效果,有利于药液混合,同时避免了空气接触,保证配药效果,使用更加方便。用更加方便。用更加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肿瘤内科灌注化疗配药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肿瘤内科用具
,尤其涉及一种肿瘤内科灌注化疗配药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动脉灌注化疗是一种微创、安全、痛苦小的肿瘤治疗方法,指在医学影像设备的引导下,将特制的导管、导丝等精密器械,引入人体,对体内肿瘤进行局部治疗。此治疗应用数字技术,扩大了医生的视野,借助导管、导丝延长了医生的双手,它的切口(穿刺点)仅有米粒大小,不用切开人体组织,就可治疗许多过去无法治疗、必须手术治疗或内科治疗疗效欠佳的肿瘤疾病。动脉灌注化疗具有不开刀、创伤小、恢复快、效果好的特点。动脉灌注化疗术可将几种最有效的抗癌药搭配在一起,通过导管技术找到肿瘤的供养动脉,把抗癌药和栓塞剂直接注入肿瘤组织。这种疗法主要有两大优势:一方面将高浓度的药物直接作用于局部,发挥最大的抗肿瘤作用,对全身毒副作用小,使绝大部分患者能接受治疗;另一方面,将肿瘤的供血血管阻塞,使肿瘤失去血供饿死。肿瘤综合治疗专家郭跃生认为,这种技术特别适用于那些失去手术机会或不宜手术的肝、肺、胃、肾、盆腔、骨与软组织恶性肿瘤。现有的灌注化疗前需要将几种抗癌药混在一起,通过搅拌棒进行搅拌配制,在配制过程中药物与空气接触会产生一定的反应,使得配药效果不好,同时现有的容器配药通过搅拌棒进行搅拌,使得在搅拌过程中有大量的抗癌药沉淀在容器的底部,影响化疗药物配制效果,同时搅拌不均匀。
[0003]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中提出一种肿瘤内科灌注化疗配药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技术目的
[0005]为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现有的灌注化疗前需要将几种抗癌药混在一起,通过搅拌棒进行搅拌配制,在配制过程中药物与空气接触会产生一定的反应,使得配药效果不好,同时现有的容器配药通过搅拌棒进行搅拌,使得在搅拌过程中有大量的抗癌药沉淀在容器的底部,影响化疗药物配制效果,同时搅拌不均匀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肿瘤内科灌注化疗配药装置,本技术保证良好的搅拌效果,有利于药液混合,同时避免了空气接触,保证配药效果,使用更加方便。
[0006](二)技术方案
[0007]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肿瘤内科灌注化疗配药装置,包括顶盖、桶体、安装座和抽气机;
[0008]桶体设置在安装座上,安装座的顶部设置有开口;顶盖配套设置在安装座的开口处;顶盖上设置有竖直向上的导气管,导气管的顶端与氮气罐导通连接,导气管的底部插入桶体内部;
[0009]桶体中部形成用于配药的搅拌腔;桶体上设置有多个注药管,注药管穿过桶体的
内壁伸入搅拌腔中;注药管伸出桶体外部的一侧配备有胶塞;搅拌腔呈漏斗状,搅拌腔中设置有过滤网;搅拌腔的内部设置有轴,转轴上设置有搅拌叶片,搅拌叶片绕着转轴转动;搅拌叶片上嵌入设置有磁块;搅拌腔的一侧设置有输出管,输出管上安装有导药管,导药管上配备有止回阀;输出管上串联设置有过滤器,输出管的另一端连接至抽气机;
[0010]底座上设置有控制器,底座的内部设置有支撑座,支撑座上设置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安装有连接轴,连接轴上设置有磁石,磁石与磁块配合磁性相吸。
[0011]优选的,桶体的内壁上嵌入设置有加热装置;加热装置朝向安装腔散发热量;控制器控制加热装置运行。
[0012]优选的,桶体的外壳中填充保温材料。
[0013]优选的,胶塞为弹性塞。
[0014]优选的,过滤器的两端均设置有连接头,连接头上设置有密封垫。
[0015]优选的,过滤器的内部设置有多片透气防水膜。
[0016]优选的,注药管至少设置三组。
[0017]优选的,桶体上设置有透明的观察窗。
[0018]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0019]本技术中,先将顶盖盖好,将导气管与氮气罐连接,保证注药管为密封状态,开启抽气机,抽气机抽气;氮气罐中的氮气沿着导气管进入搅拌腔,并将搅拌腔以及输出管中的空气排空;之后将胶塞刺穿,利用针筒将药物送入注药管中,进而进入搅拌腔内;针筒拔出时胶塞自动复位;保证密封性;通过控制器控制驱动电机启动,驱动电机带动磁石转动,磁石与磁块磁性相吸,进而带动搅拌叶片绕着转轴转动,从而将药液进行充分搅拌;药物的残渣无法通过过滤网,而经过过滤后的药液沉积在搅拌腔的底部;输出管的一端插入搅拌腔内,并位于过滤网的下方;过滤器的两端均设置有连接头,连接头上设置有密封垫。两个连接头分别用于与输出管和抽气机相连接,密封垫能够提高连接头接头处的密封性。过滤器的内部设置有多片透气防水膜。透气防水膜保证气体正常流通,阻挡药液流入,防止药液进入抽气机中。开启导药管上的止回阀,并开启抽气机能够将药液吸出通过导药管排出搅拌腔,便于后续使用。本技术保证良好的搅拌效果,有利于药液混合,同时避免了空气接触,保证配药效果,使用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肿瘤内科灌注化疗配药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肿瘤内科灌注化疗配药装置中过滤器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肿瘤内科灌注化疗配药装置中桶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3]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肿瘤内科灌注化疗配药装置中注药管的结构示意图。
[0024]附图标记:1、导气管;2、顶盖;3、注药管;4、桶体;5、安装座;6、控制器;7、输出管;8、导药管;9、止回阀;10、过滤器;101、连接头;102、密封垫;103、透气防水膜;11、抽气机;12、搅拌腔;13、加热装置;14、支撑座;15、过滤网;16、搅拌叶片;17、磁石;18、转轴;19、连接轴;20、驱动电机;21、胶塞。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技术的概念。
[0026]如图1

4所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肿瘤内科灌注化疗配药装置,包括顶盖2、桶体4、安装座5和抽气机11;
[0027]桶体4设置在安装座5上,安装座5的顶部设置有开口;顶盖2配套设置在安装座5的开口处;顶盖2上设置有竖直向上的导气管1,导气管1的顶端与氮气罐导通连接,导气管1的底部插入桶体4内部;
[0028]桶体4中部形成用于配药的搅拌腔12;桶体4上设置有多个注药管3,注药管3穿过桶体4的内壁伸入搅拌腔12中;注药管3伸出桶体4外部的一侧配备有胶塞21;搅拌腔12呈漏斗状,搅拌腔12中设置有过滤网15;搅拌腔12的内部设置有轴,转轴18上设置有搅拌叶片16,搅拌叶片16绕着转轴18转动;搅拌叶片16上嵌入设置有磁块;搅拌腔12的一侧设置有输出管7,输出管7上安装有导药管8,导药管8上配备有止回阀9;输出管7上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肿瘤内科灌注化疗配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顶盖(2)、桶体(4)、安装座(5)和抽气机(11);桶体(4)设置在安装座(5)上,安装座(5)的顶部设置有开口;顶盖(2)配套设置在安装座(5)的开口处;顶盖(2)上设置有竖直向上的导气管(1),导气管(1)的顶端与氮气罐导通连接,导气管(1)的底部插入桶体(4)内部;桶体(4)中部形成用于配药的搅拌腔(12);桶体(4)上设置有多个注药管(3),注药管(3)穿过桶体(4)的内壁伸入搅拌腔(12)中;注药管(3)伸出桶体(4)外部的一侧配备有胶塞(21);搅拌腔(12)呈漏斗状,搅拌腔(12)中设置有过滤网(15);搅拌腔(12)的内部设置有轴,转轴(18)上设置有搅拌叶片(16),搅拌叶片(16)绕着转轴(18)转动;搅拌叶片(16)上嵌入设置有磁块;搅拌腔(12)的一侧设置有输出管(7),输出管(7)上安装有导药管(8),导药管(8)上配备有止回阀(9);输出管(7)上串联设置有过滤器(10),输出管(7)的另一端连接至抽气机(11);底座上设置有控制器(6),底座的内部设置有支撑座(14),支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代先波高丹申伟
申请(专利权)人:代先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