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450104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5 21:12
本公开涉及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括:衬底;显示元件层,设置在衬底的第一表面上,并且包括发射光的发光元件;以及像素电路层,设置在显示元件层上,并且包括电连接到发光元件的晶体管。显示元件层包括电连接到发光元件的第一端的第一接触电极以及电连接到发光元件的第二端的第二接触电极。像素电路层包括设置在显示元件层上并与发光元件重叠的反射层。第一接触电极和第二接触电极中的一个电连接到晶体管。反射层将从发光元件发射的光朝向衬底的第二表面反射。第二表面反射。第二表面反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显示装置
[0001]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0002]本申请要求于2019年11月14日在韩国知识产权局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第10-2019-0145742号的优先权和权益,该韩国专利申请的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文中。


[0003]实施方式涉及一种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0004]发光二极管(在下文中,称为“LED”)即使在不良的环境条件下也可以具有相对令人满意的耐用性,并且在其寿命和亮度方面可以具有优异的性能。最近,对LED对于各种显示装置的适用性的研究变得明显更加活跃。
[0005]作为这种研究的一部分,正在开发使用无机晶体结构(例如,通过生长氮化物基半导体获得的结构)来制造具有对应于微米级或纳米级的小尺寸的杆型LED的技术。例如,可以制造尺寸足够小以形成自发射显示装置的像素的杆型LED。
[0006]应当理解,该技术背景部分旨在部分地提供对于理解该技术有用的背景。然而,该技术背景部分也可以包括在本文中所公开的主题的相应有效申请日之前不是相关领域的技术人员已知或理解的部分的思想、构思或认识。
专利技术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显示装置,包括:衬底;显示元件层,设置在所述衬底的第一表面上,并且包括发射光的发光元件,所述显示元件层包括:第一接触电极,电连接到所述发光元件的第一端;以及第二接触电极,电连接到所述发光元件的第二端;以及像素电路层,设置在所述显示元件层上,并且包括电连接到所述发光元件的晶体管,所述像素电路层包括:反射层,设置在所述显示元件层上,并且与所述发光元件重叠,其中,所述第一接触电极和所述第二接触电极中的一个电连接到所述晶体管,以及所述反射层将从所述发光元件发射的所述光朝向所述衬底的第二表面反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显示元件层包括绝缘层,所述绝缘层设置在所述衬底上并且包括开口,所述第一接触电极和所述第二接触电极中的所述一个的一部分通过所述开口暴露,以及所述第一接触电极和所述第二接触电极中的所述一个通过所述开口电连接到所述晶体管。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显示元件层包括:第一电极,设置在所述第一接触电极和所述衬底之间,并且与所述第一接触电极电绝缘;以及第二电极,设置在所述第二接触电极和所述衬底之间,并且与所述第二接触电极电绝缘,其中,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彼此间隔开,且所述发光元件设置在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显示元件层包括:第一透明电极,设置在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衬底之间,并且电连接到所述第一电极;以及第二透明电极,设置在所述第二电极和所述衬底之间,并且电连接到所述第二电极,以及其中,所述第一透明电极和所述第二透明电极彼此间隔开,且所述发光元件设置在所述第一透明电极和所述第二透明电极之间。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一透明电极和所述第二透明电极中的每一个的透光率大于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中的每一个的透光率。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中的每一个的电阻值小于所述第一透明电极和所述第二透明电极中的每一个的电阻值。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显示元件层包括:堤部,设置在所述衬底上并且彼此间隔开,且所述发光元件设置在所述堤部之间;以及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设置在所述堤部上并且彼此间隔开,且所述发光元件设置在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之间。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接触电极设置在所述第一电极上并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承珉金振永朴常镐梁泰勳李星珍李镇禹
申请(专利权)人: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