噪声改善电路及音响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448643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5 21: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噪声改善电路,所述隔离电路包括微处理芯片以及与所述微处理芯片电路连接的充电电路、音频输入电路和音频输出电路;所述微处理芯片的引脚3连接所述音频输入电路的右声道输入电路,所述微处理芯片的引脚5连接所述音频输入电路的左声道输入电路;所述微处理芯片的引脚2通过耦合电容连接所述音频输入电路的公共信号输入电路并同时连接音频输入电路的地线;所述微处理芯片的引脚6通过耦合电容连接所述音频输出电路的公共信号输出电路并同时连接音频输出电路的地线。同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音响设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噪声改善电路及音响设备,有效降低音频输入与充电同时存在时的噪声,提升了用户的体验。体验。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噪声改善电路及音响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音响电路
,尤其涉及一种噪声改善电路及音响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目前使用手持移动电子设备越来越多,比如手机、平板、游戏机等都是使用内置电池,同时也有蓝牙、wifi和音频输出接口的播放功能,音频输出接口例如常见的Aux(辅助3.5mm插头音源)。为了配合大功率音响或音箱来扩大声音输出时,有使用音频输出接口作为音源输入。同时为了能让移动设备的电池不会被消耗完而无法使用,都会要在音响或音箱的USB输出端口接入来充电,此时的电路连接如图1所示,音响设备提供5V输出的USB输出端口提供对移动设备的充电,音响设备的AUX音频输入接口连接移动设备的音频单元,充电地和音频地同时接入音响设备的总地线,当插入充电时,音频地线与充电地线被短路,此时会明显听到音响设备出现咕咕、吱吱等所谓的充电噪声。让音乐声音的信噪比下降,人耳听上去不舒服,降低了体验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提供一种噪声改善电路及音响设备,旨在解决现有的音频输入与充电同时存在时的噪声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噪声改善电路,所述噪声改善电路包括设于音频输入接口处的隔离电路,所述隔离电路包括微处理芯片以及与所述微处理芯片电路连接的充电电路、音频输入电路和音频输出电路;所述微处理芯片的引脚3连接所述音频输入电路的右声道输入电路,所述微处理芯片的引脚5连接所述音频输入电路的左声道输入电路;所述微处理芯片的引脚2通过耦合电容连接所述音频输入电路的公共信号输入电路并同时连接音频输入电路的地线;所述微处理芯片的引脚6通过耦合电容连接所述音频输出电路的公共信号输出电路并同时连接音频输出电路的地线。
[0005]优选地,所述音频输出电路包括第一路音频输出电路和第二路音频输出电路。
[0006]优选地,所述微处理芯片的引脚1连接所述音频输出电路的第一路音频输出电路,所述第一路音频输出电路包括电容C11和电阻R10,电容C11和电阻R10串联连接。
[0007]优选地,所述微处理芯片的引脚7连接所述音频输出电路的第二路音频输出电路,所述第二路音频输出电路包括电容C21和电阻R20,电容C21和电阻R20串联连接。
[0008]优选地,所述充电电路包括供电滤波电路,所述供电滤波电路包括电阻R31、电容C31和电容C31。
[0009]优选地,所述充电电路与所述微处理芯片的引脚8连接。
[0010]优选地,所述音频输入电路的地线与所述音频输出电路的地线之间通过电阻R30和电容C30并联连接。
[0011]优选地,所述电阻R30介于100Ω~1KΩ之间。
[0012]优选地,所述电容C30为ESD和噪声调整使用。
[0013]同时,本技术提供一种音响设备,所述音响设备应用上述的噪声改善电路。
[0014]本技术提供的噪声改善电路及音响设备,通过在音频输入时增加隔离电路,实现在音频输入与充电同时存在时的噪声改善,有效降低音频输入与充电同时存在时的噪声,可以将噪声降低到不可听见或声音很小,不影响音响设备的音响播放,提升了用户的体验。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现有音响设备与音频输入设备连接时的电路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音响设备与音频输入设备连接时的电路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噪声改善电路的电路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9]请一并参阅图2和图3,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噪声改善电路设于连接移动设备的音频单元的音频输入接口处,具体地,所述噪声改善电路包括设于音频输入接口处的隔离电路,所述隔离电路包括微处理芯片U3以及与所述微处理芯片U3电路连接的充电电路、音频输入电路和音频输出电路;CN1为3.5mm的AUX输入插座,其中AUX输入插座的6和5线为右声道输入、4和3线为左声道输入,2和1线接地;所述微处理芯片U3的引脚1为OUT1、引脚2为VM1、引脚3为IN1、引脚4接地、引脚5为IN2、引脚6为VM2、引脚7为OUT2,引脚8为VCC;具体地,所述微处理芯片U3的引脚3通过连接输入音频耦合电容C10连接所述音频输入电路的右声道输入电路;所述微处理芯片U3的引脚5通过连接输入音频耦合电容C20连接所述音频输入电路的左声道输入电路;所述微处理芯片的引脚2通过耦合电容EC1和耦合电容EC2并联连接所述音频输入电路的公共信号输入电路并同时连接音频输入电路的地线,电容EC1和电容EC2的电容值可依据实际的音响产品的低频频响进行调整;所述微处理芯片的引脚6通过耦合电容EC3连接所述音频输出电路的公共信号输出电路并同时连接音频输出电路的地线;所述音频输入电路的地线与所述音频输出电路的地线之间通过电阻R30和电容C30并联连接,其中,所述电阻R30介于100Ω~1KΩ之间,不可以直接短路连接,否则会失去隔离电路的作用,同时避免阻值过大,过大的阻值会产生插入噪声和隔离度过大前级悬空噪声;所述电容C30为ESD和噪声调整使用,其中,ESD为静电释放(Electro

Static Discharge,ESD),根据具体的应用可对电容C30进行参数调节。
[0020]所述音频输出电路包括第一路音频输出电路和第二路音频输出电路;所述微处理芯片的引脚1连接所述音频输出电路的第一路音频输出电路,所述第一路音频输出电路包括电容C11和电阻R10,电容C11和电阻R10串联连接;所述微处理芯片的引脚7连接所述音频输出电路的第二路音频输出电路,所述第二路音频输出电路包括电容C21和电阻R20,电容C21和电阻R20串联连接。
[0021]所述微处理芯片的引脚8连接所述充电电路,所述充电电路包括供电滤波电路,所述供电滤波电路包括电阻R31、电容C31和电容C31;其中,充电电路通过电容C31和电容C32并联接地。
[0022]同时,本技术提供一种音响设备,所述音响设备应用上述的噪声改善电路。
[002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噪声改善电路及音响设备,通过在音频输入时增加隔离电路,实现在音频输入与充电同时存在时的噪声改善,有效降低音频输入与充电同时存在时的噪声,可以将噪声降低到不可听见或声音很小,不影响音响设备的音响播放,提升了用户的体验。
[0024]以上所述的仅是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在此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改进,但这些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噪声改善电路,应用在音频输入与充电同时存在时进行噪声改善,其特征在于,所述噪声改善电路包括设于音频输入接口处的隔离电路,所述隔离电路包括微处理芯片以及与所述微处理芯片电路连接的充电电路、音频输入电路和音频输出电路;所述微处理芯片的引脚3连接所述音频输入电路的右声道输入电路,所述微处理芯片的引脚5连接所述音频输入电路的左声道输入电路;所述微处理芯片的引脚2通过耦合电容连接所述音频输入电路的公共信号输入电路并同时连接音频输入电路的地线;所述微处理芯片的引脚6通过耦合电容连接所述音频输出电路的公共信号输出电路并同时连接音频输出电路的地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噪声改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音频输出电路包括第一路音频输出电路和第二路音频输出电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噪声改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处理芯片的引脚1连接所述音频输出电路的第一路音频输出电路,所述第一路音频输出电路包括电容C11和电阻R10,电容C11和电阻R10串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玉华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奋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