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感应式厨余垃圾处理用破碎分拣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448027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5 21: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感应式厨余垃圾处理用破碎分拣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腔顶部的中心处开设有进料口,所述箱体顶部的表面且位于进料口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进料管,所述进料管正表面的顶部开设有加料口,所述进料管两侧表面的底部均安装有感应传感器,所述感应传感器的内侧贯穿至进料管的内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使厨余垃圾处理装置具备感应破碎分拣的功能,这样厨余垃圾的处理效果更好,解决了厨余垃圾处理装置在使用时,因不具备感应破碎分拣的功能,使得处理后的厨余垃圾大小不一且厨余垃圾得不到及时处理,不利于厨余垃圾的后续处理,从而导致厨余垃圾处理装置出现垃圾处理效果较差的问题。较差的问题。较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感应式厨余垃圾处理用破碎分拣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厨余垃圾处理
,具体为一种感应式厨余垃圾处理用破碎分拣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在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中会产生大量的厨余垃圾,在对厨余垃圾处理过程中需使用到处理装置,现有的厨余垃圾处理装置在使用时,不具备感应破碎分拣的功能,使得处理后的厨余垃圾大小不一且厨余垃圾得不到及时处理,不利于厨余垃圾的后续处理,从而导致厨余垃圾处理装置出现垃圾处理效果较差的问题,大大降低了厨余垃圾处理装置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感应式厨余垃圾处理用破碎分拣装置,具备感应破碎分拣的优点,解决了厨余垃圾处理装置在使用时,因不具备感应破碎分拣的功能,使得处理后的厨余垃圾大小不一且厨余垃圾得不到及时处理,不利于厨余垃圾的后续处理,从而导致厨余垃圾处理装置出现垃圾处理效果较差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感应式厨余垃圾处理用破碎分拣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腔顶部的中心处开设有进料口,所述箱体顶部的表面且位于进料口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进料管,所述进料管正表面的顶部开设有加料口,所述进料管两侧表面的底部均安装有感应传感器,所述感应传感器的内侧贯穿至进料管的内腔,所述箱体底部表面的四角均固定连接有支撑腿,所述箱体内腔的底部固定连通有排料管,所述箱体内腔底部的右侧竖向固定连接有隔离板,所述箱体左侧表面顶部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支撑框,所述支撑框底部表面的右侧开设有转动槽口,所述支撑框的内腔横向贯穿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转轴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的右侧贯穿箱体并延伸至箱体的右侧,所述旋转轴的表面且位于箱体的内腔套设有主动破碎轮,所述旋转轴表面的左侧套设有第一主动皮带轮;
[0005]所述箱体的内腔且位于主动破碎轮的底部从上至下固定连接有两个输送框,所述输送框顶部的表面开设有进料口,所述输送框内腔的底部镶嵌有过滤网板,顶部输送框的内腔横向贯穿设置有第一转动轴,所述第一转动轴的表面且位于输送框的内腔套设有第一螺旋输送叶片,所述第一转动轴的左侧贯穿至箱体的左侧,所述第一转动轴的表面且位于箱体的左侧从左至右依次套设有第二主动皮带轮和第一从动皮带轮,所述第一主动皮带轮和第一从动皮带轮通过第一皮带传动连接,底部输送框的内腔横向贯穿设置有第二转动轴,所述第二转动轴的表面且位于输送框的内腔套设有第二螺旋输送叶片,所述第二转动轴的左侧贯穿至箱体的左侧,所述第二转动轴表面的左套设有第二从动皮带轮,所述第二主动皮带轮与第二从动皮带轮通过第二皮带传动连接,所述箱体内腔的底部和两个输送框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聚料锥框,所述箱体内腔左侧的底部开设有与底部输送框配合使用的
排料口,顶部输送框内腔底部的右侧固定连通有出料管,所述出料管的底部贯穿箱体并延伸至箱体的右侧。
[0006]优选的,所述第一主动皮带轮的内圈与旋转轴的表面为过盈配配合,所述主动破碎轮的内圈与旋转轴的表面为过盈配合,所述主动破碎轮外圈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破碎齿。
[0007]优选的,所述第一从动皮带轮与第一转动轴的表面为过盈配合,所述第二主动皮带轮的内圈与第一转动轴的表面为过盈配合。
[0008]优选的,所述第二从动皮带轮的内圈与第二转动轴的表面为过盈配合,底部输送框的右侧与隔离板固定连接,顶部输送框的右侧与箱体内腔的右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螺旋输送叶片和第一螺旋输送叶片的旋转推动方向相反。
[0009]优选的,底部聚料锥框的顶部与底部输送框底部的表面固定连接,中部聚料锥框的顶部与顶部输送框底部的表面固定连接,顶部聚料锥框外圈的表面与箱体的内腔固定连接,底部过滤网板网眼的大小小于顶部过滤网板网眼的大小。
[0010]优选的,所述箱体正表面的中心处镶嵌有控制面板,控制面板的输出端与感应传感器电性连接,所述感应传感器的输出端与电机电性连接。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2]1、本技术通过设置第一主动皮带轮、电机、第一皮带、第二皮带、第二从动皮带轮、聚料锥框、过滤网板、第二螺旋输送叶片、排料管、第二转动轴、隔离板、出料管、注料口、第一螺旋输送叶片、主动破碎轮、旋转轴、感应传感器、第二主动皮带轮、第一从动皮带轮、第一转动轴、支撑框、转动槽口和输送框的配合使用,可使厨余垃圾处理装置具备感应破碎分拣的功能,这样厨余垃圾的处理效果更好,解决了厨余垃圾处理装置在使用时,因不具备感应破碎分拣的功能,使得处理后的厨余垃圾大小不一且厨余垃圾得不到及时处理,不利于厨余垃圾的后续处理,从而导致厨余垃圾处理装置出现垃圾处理效果较差的问题,值得推广。
[0013]2、本技术通过设置破碎齿,可对厨余垃圾进行破碎处理,通过第一螺旋输送叶片和第二螺旋输送叶片的配合,可对粉碎后的厨余垃圾进行输送,通过过滤网板,可对推送移动过程中的垃圾进行筛选,通过控制面板,可对感应传感器进行控制,通过转动槽口,方便了第一皮带的转动。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图1中A的放大图;
[0016]图3为本技术支撑框结构仰视图。
[0017]图中:1箱体、2第一主动皮带轮、3电机、4第一皮带、5第二皮带、6第二从动皮带轮、7聚料锥框、8支撑腿、9过滤网板、10第二螺旋输送叶片、11 排料管、12第二转动轴、13隔离板、14出料管、15注料口、16第一螺旋输送叶片、17主动破碎轮、18旋转轴、19感应传感器、20加料口、21进料管、22 进料口、23第二主动皮带轮、24第一从动皮带轮、25第一转动轴、26支撑框、 27转动槽口、28输送框。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9]请参阅图1

3,一种感应式厨余垃圾处理用破碎分拣装置,包括箱体1,箱体1内腔顶部的中心处开设有进料口22,箱体1顶部的表面且位于进料口2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进料管21,进料管21正表面的顶部开设有加料口20,进料管 21两侧表面的底部均安装有感应传感器19,感应传感器19的内侧贯穿至进料管21的内腔,箱体1底部表面的四角均固定连接有支撑腿8,箱体1内腔的底部固定连通有排料管11,箱体1内腔底部的右侧竖向固定连接有隔离板13,箱体1左侧表面顶部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支撑框26,支撑框26底部表面的右侧开设有转动槽口27,通过转动槽口27,方便了第一皮带4的转动,支撑框26的内腔横向贯穿设置有电机3,箱体1正表面的中心处镶嵌有控制面板,控制面板的输出端与感应传感器19电性连接,感应传感器19的输出端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感应式厨余垃圾处理用破碎分拣装置,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内腔顶部的中心处开设有进料口(22),所述箱体(1)顶部的表面且位于进料口(2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进料管(21),所述进料管(21)正表面的顶部开设有加料口(20),所述进料管(21)两侧表面的底部均安装有感应传感器(19),所述感应传感器(19)的内侧贯穿至进料管(21)的内腔,所述箱体(1)底部表面的四角均固定连接有支撑腿(8),所述箱体(1)内腔的底部固定连通有排料管(11),所述箱体(1)内腔底部的右侧竖向固定连接有隔离板(13),所述箱体(1)左侧表面顶部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支撑框(26),所述支撑框(26)底部表面的右侧开设有转动槽口(27),所述支撑框(26)的内腔横向贯穿设置有电机(3),所述电机(3)转轴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旋转轴(18),所述旋转轴(18)的右侧贯穿箱体(1)并延伸至箱体(1)的右侧,所述旋转轴(18)的表面且位于箱体(1)的内腔套设有主动破碎轮(17),所述旋转轴(18)表面的左侧套设有第一主动皮带轮(2);所述箱体(1)的内腔且位于主动破碎轮(17)的底部从上至下固定连接有两个输送框(28),所述输送框(28)顶部的表面开设有注料口(15),所述输送框(28)内腔的底部镶嵌有过滤网板(9),顶部输送框(28)的内腔横向贯穿设置有第一转动轴(25),所述第一转动轴(25)的表面且位于输送框(28)的内腔套设有第一螺旋输送叶片(16),所述第一转动轴(25)的左侧贯穿至箱体(1)的左侧,所述第一转动轴(25)的表面且位于箱体(1)的左侧从左至右依次套设有第二主动皮带轮(23)和第一从动皮带轮(24),所述第一主动皮带轮(2)和第一从动皮带轮(24)通过第一皮带(4)传动连接,底部输送框(28)的内腔横向贯穿设置有第二转动轴(12),所述第二转动轴(12)的表面且位于输送框(28)的内腔套设有第二螺旋输送叶片(10),所述第二转动轴(12) 的左侧贯穿至箱体(1)的左侧,所述第二转动轴(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作培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兰奇环境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