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抑菌伤口敷贴的压合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伤口护理用敷贴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抑菌伤口敷贴的压合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医护人员在手术后通常采用敷贴护理伤口,避免伤口受到污染,造成感染发炎。现有的抑菌伤口敷贴的压合结构往往药效持续时间短,不能达到理想的护理效果。
[0003]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中提出一种抑菌伤口敷贴的压合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技术目的
[0005]为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抑菌伤口敷贴的压合结构,本技术设置加药腔,患者通过按摩珠对伤口处进行按摩,舒缓疼痛,挤压置药层,促进药剂的混合和渗透,同时按摩头在按摩珠上伸缩,挤压出按摩珠内的药剂,延长药效的持续时间,到达抑菌和促进伤口愈合的效果。
[0006](二)技术方案
[0007]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抑菌伤口敷贴的压合结构,包括渗透层、置药层、抗菌层、粘贴层、密封层和撕扯片;粘贴层设置在渗透层靠近伤口一端的外围;置药层设置在渗透层远离伤口的一端,置药层的内部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抑菌伤口敷贴的压合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渗透层(1)、置药层(2)、抗菌层(3)、粘贴层(4)、密封层(5)和撕扯片(6);粘贴层(4)设置在渗透层(1)靠近伤口一端的外围;置药层(2)设置在渗透层(1)远离伤口的一端,置药层(2)的内部设置有置药腔,置药层(2)与渗透层(1)的接触端上设置有出药孔;出药孔与置药腔连通;用于封闭渗透层(1)的密封层(5)设置在渗透层(1)的侧壁上,且一端连接粘贴层(4),另一端连接置药层(2);抗菌层(3)设置在置药层(2)远离伤口的一端;抗菌层(3)和置药层(2)之间设置有凸起的加药腔(8);加药腔(8)内设置有按摩珠(9),加药腔(8)靠近置药层(2)的一端腔壁上设置有与加药腔(8)连通的加药孔(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抑菌伤口敷贴的压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按摩珠(9)为空心结构,内部装有药剂。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抑菌伤口敷贴的压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按摩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卿,周红生,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维邦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