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红专利>正文

一种导向传音的开放式蓝牙耳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444362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1 19: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导向传音的开放式蓝牙耳机,包括主体、耳挂及耳机,所述耳挂由所述主体的一端延伸弯折形成,所述耳机固定于所述耳挂上,所述耳机包括耳机壳体,所述耳机壳体内设置有喇叭,所述喇叭的一侧设置有共振腔,所述喇叭的另一侧设置有导音腔,所述喇叭的出音面位于所述导音腔的一侧,所述耳机壳体上设置有与所述导音腔连通的导音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佩戴时不直接入耳、罩耳及贴耳,对外耳、耳道不会有压迫和挤胀感,且不直接作用力于耳膜,长时间使用也无痛感,无不适感,同时因耳机不入耳,在听音乐,打电话的同时还可以听到外部环境的声音,更加健康,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导向传音的开放式蓝牙耳机
本技术涉及耳机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导向传音的开放式蓝牙耳机。
技术介绍
伴随着电子产品的使用日益频繁,人们对这些电子产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运动蓝牙耳机作为革命性的听音产品,近年来备受年轻人和白领的追捧,在某些特殊场合,例如嘈杂环境中,或者运动过程中,为了不影响其他人,人们会选择耳机来避免噪音,需要使用耳机进行听音;特别是现代人对健康重视的程度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人运动健身时候,都追求与音乐相伴。而作为运动最好的搭档,蓝牙耳机便开始成为众人选购的对象。众所周知,传统的蓝牙耳机大概分为入耳式、半入耳式、平耳式、贴耳式及耳罩式。传统的蓝牙耳机都是通过把电性能转化为声能,直接作力于人的耳膜,振动耳膜,使人聆听到美妙的音乐。传统的蓝牙耳机由于作力比较直接,长时间聆听会比较累,甚至耳膜,内耳会有疼痛感,一般在2小时以上就比较明显,如音量大,更为明显。但因耳机喇叭功率较小,不直接作用于耳膜声音就特别小,影响音质。以上不足,有待改善。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导向传音的开放式蓝牙耳机。本技术技术方案如下所述:一种导向传音的开放式蓝牙耳机,包括主体、耳挂及耳机,所述耳挂由所述主体的一端延伸弯折形成,所述耳机固定于所述耳挂上,所述耳机包括耳机壳体,所述耳机壳体内设置有喇叭,所述喇叭的一侧设置有共振腔,所述喇叭的另一侧设置有导音腔,所述喇叭的出音面位于所述导音腔的一侧,所述耳机壳体上设置有与所述导音腔连通的导音孔。根据上述方案的本技术,所述耳机与所述主体平行设置,所述导音孔设置在所述耳机与所述主体相对的一侧。根据上述方案的本技术,所述共振腔远离所述喇叭的一侧的截面为内八字结构。根据上述方案的本技术,所述共振腔与所述喇叭的体积比例为1:1。根据上述方案的本技术,所述导音孔与所述喇叭的体积比例为11:100。根据上述方案的本技术,所述喇叭到所述共振腔的最远端的距离与所述喇叭到所述导音腔的最远端的距离相同。根据上述方案的本技术,所述导音腔远离所述喇叭的一侧为斜面结构,所述斜面结构与所述喇叭成20°夹角。进一步的,所述导音孔位于所述斜面结构离所述喇叭最远的一侧。根据上述方案的本技术,所述喇叭为0815薄型喇叭。进一步的,所述喇叭包括5个钕铁硼磁铁。根据上述方案的本技术,耳机壳体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卡扣连接,所述第一壳体内设置有所述共振腔,所述第二壳体内设置有所述导音腔,所述导音腔的顶部设置有与所述喇叭相配的喇叭槽,所述喇叭设置在所述喇叭槽上根据上述方案的本技术,还包括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上端于所述耳挂远离所述主体的一端卡接固定,所述耳机与所述连接件的下端通过卡扣连接。根据上述方案的本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技术佩戴时不直接入耳、罩耳及贴耳,对外耳、耳道不会有压迫和挤胀感,且不直接作用力于耳膜,长时间使用也无痛感,无不适感,是一个健康耳机,同时因耳机不入耳,更提高了安全性,在不同的场景,如户外运动,听音乐同时,还可以听到身边的突发情况,遇车,遇人兼顾,更为安全,是一款集听音乐、打电话,健康、安全兼顾的耳机;2、本技术共振腔远离喇叭的一侧的截面为内八字结构,使得喇叭出音后会在共振腔里反射共振,同时共振腔与喇叭的体积比例为1:1,保证了耳机的容气量,从而使耳机的低、中、高三种音质保持均衡;3、本技术通过将导音孔与喇叭的体积比例设置为11:100,使喇叭到共振腔的最远端的距离与喇叭到导音腔的最远端的距离保持一致,同时将导音腔远离喇叭的一侧的斜面结构与喇叭成20°夹角,使得耳机的声音传导更高效、更准确,音质更清晰,且失真小,声音还原度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耳机的剖面图;图3为本技术的结构爆炸图;图4为本技术第一壳体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第二壳体的结构示意图。在图中,附图标志如下:1、主体;2、耳挂;3、耳机;31、第一壳体;32、第二壳体;311、共振腔;321、导音腔;322、导音孔;323、喇叭槽;4、喇叭;5、连接件。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当部件被称为“设置于”或“固定于”另一个部件,它可以直接或者间接位于该另一个部件上。当一个部件被称为“连接于”另一个部件,它可以是直接或者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部件上。术语“上”、“顶”、“底”、“内”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仅是为了便于描述,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方案的限制。请参阅图1、图2,本技术提供一种导向传音的开放式蓝牙耳机,包括主体1、耳挂2及耳机3,主体1用于传输和处理蓝牙信号,耳挂2由主体1的一端延伸弯折形成,耳机3固定于耳挂2上,且耳机3与主体1平行设置。耳机3包括耳机壳体,耳机壳体内设置有喇叭4,喇叭4的一侧设置有共振腔311,喇叭4的另一侧设置有导音腔321,喇叭4的出音面位于导音腔321的一侧,耳机壳体上设置有与导音腔321连通的导音孔322,且导音孔322设置在耳机3与主体1相对的一侧。佩戴耳机时,耳机不直接入耳、罩耳及贴耳,而是把耳机导音孔322的位置设在外耳前部和太阳穴下方,使耳机出音方向与耳道和耳膜成约90°角,避免声音直接作用力于耳膜。本技术佩戴时不直接入耳、罩耳及贴耳,对外耳、耳道不会有压迫和挤胀感,且不直接作用力于耳膜,长时间使用也无痛感,无不适感,是一个健康耳机,同时因耳机不入耳,更提高了安全性,在不同的场景,如户外运动,听音乐同时,还可以听到身边的突发情况,遇车,遇人兼顾,更为安全,一款集听音乐、打电话,健康、安全兼顾的耳机。请参阅图2,在本实施例中,共振腔311远离喇叭4的一侧的截面为内八字结构,该内八字结构的设置使得喇叭4出音后会在共振腔311里反射共振,同时共振腔311与喇叭4的体积比例为1:1,保证了耳机的容气量,从而使耳机的低、中、高三种音质保持均衡。在本实施例中,导音孔322与喇叭4的体积比例为11:100,上述导音孔322与喇叭4的体积设置比例,使得耳机的声音传导更高效、更准确。在本实施例中,喇叭4到共振腔311的最远端的距离与喇叭4到导音腔321的最远端的距离相同,上述喇叭4到共振腔311的最远端的距离与喇叭4到导音腔321的最远端的距离设置,使得耳机的声音传导更高效、更准确。请参阅图2,在本实施例中,导音腔321远离喇叭4的一侧为斜面结构,斜面结构与喇叭4成20°夹角,导音孔322位于斜面结构离喇叭4最远的一侧,喇叭4出音面发声后作用于斜面结构,通过斜面结构把声音导向导音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导向传音的开放式蓝牙耳机,包括主体、耳挂及耳机,所述耳挂由所述主体的一端延伸弯折形成,所述耳机固定于所述耳挂上,其特征在于,/n所述耳机包括耳机壳体,所述耳机壳体内设置有喇叭,所述喇叭的一侧设置有共振腔,所述喇叭的另一侧设置有导音腔,所述喇叭的出音面位于所述导音腔的一侧,所述耳机壳体上设置有与所述导音腔连通的导音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导向传音的开放式蓝牙耳机,包括主体、耳挂及耳机,所述耳挂由所述主体的一端延伸弯折形成,所述耳机固定于所述耳挂上,其特征在于,
所述耳机包括耳机壳体,所述耳机壳体内设置有喇叭,所述喇叭的一侧设置有共振腔,所述喇叭的另一侧设置有导音腔,所述喇叭的出音面位于所述导音腔的一侧,所述耳机壳体上设置有与所述导音腔连通的导音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向传音的开放式蓝牙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机与所述主体平行设置,所述导音孔设置在所述耳机与所述主体相对的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向传音的开放式蓝牙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共振腔远离所述喇叭的一侧的截面为内八字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向传音的开放式蓝牙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共振腔与所述喇叭的体积比例为1:1。


5.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红
申请(专利权)人:杨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