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接入转换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444246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1 19: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互联网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互联网接入转换装置,包括保护外壳,所述保护外壳的内侧壁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壁活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转换器主体,所述转换器主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块,所述第二连接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弹簧。该互联网接入转换装置,达到了互联网接入转换装置防护效果好的目的,解决了一般互联网接入转换装置缺少防护措施的问题,能够避免转换器主体长期暴露在外沾染过多灰尘的同时,也能够在有外物意外砸落在其顶部时对其进行防护,在减少灰尘对转换器主体的影响便于人们日后对其进行清理的同时,也提高了转换器主体的使用寿命,进一步满足了人们的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互联网接入转换装置
本技术涉及互联网
,具体为互联网接入转换装置。
技术介绍
互联网又称国际网络,指的是网络与网络之间所串连成的庞大网络,这些网络以一组通用的协议相连,形成逻辑上的单一巨大国际网络,这种将计算机网络互相联接在一起的方法可称作“网络互联”,在这基础上发展出覆盖全世界的全球性互联网络称互联网,即是互相连接一起的网络结构,互联网并不等同万维网,万维网只是一建基于超文本相互链接而成的全球性系统,且是互联网所能提供的服务其中之一。在互联网接入转换进行使用过程中大多会使用转换器,而目前一般使用的互联网接入转换装置大多结构较为单一,缺少防护结构,在使用时大多是直接暴露在外,长时间使用过后表面会沾染到很多灰尘,有些灰尘会进入到插口内,在影响转换装置正常使用的同时,也不便于人们日后对其进行清理,从而无法满足人们现在的实用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互联网接入转换装置,具备防护效果好等优点,解决了一般互联网接入转换装置缺少防护措施的问题。(二)技术方案...

【技术保护点】
1.互联网接入转换装置,包括保护外壳(4),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外壳(4)的内侧壁开设有滑槽(5),所述滑槽(5)的内壁活动连接有滑块(6),所述滑块(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转换器主体(2),所述转换器主体(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块(13),所述第二连接块(1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弹簧(10),所述弹簧(10)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块(12),所述第一连接块(12)的顶部与保护外壳(4)的内顶壁固定连接;/n所述保护外壳(4)的正面活动连接有活动门(14),所述保护外壳(4)的底部活动连接有支撑座(1),所述支撑座(1)的顶部开设有通孔(9),所述通孔(9)的内壁活动连接有限位杆(7),所...

【技术特征摘要】
1.互联网接入转换装置,包括保护外壳(4),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外壳(4)的内侧壁开设有滑槽(5),所述滑槽(5)的内壁活动连接有滑块(6),所述滑块(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转换器主体(2),所述转换器主体(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块(13),所述第二连接块(1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弹簧(10),所述弹簧(10)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块(12),所述第一连接块(12)的顶部与保护外壳(4)的内顶壁固定连接;
所述保护外壳(4)的正面活动连接有活动门(14),所述保护外壳(4)的底部活动连接有支撑座(1),所述支撑座(1)的顶部开设有通孔(9),所述通孔(9)的内壁活动连接有限位杆(7),所述限位杆(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把手(8),所述保护外壳(4)的背面开设有散热孔(15),所述散热孔(15)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防尘网(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互联网接入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门(14)的正面开设有插孔(17),且插孔(17)的形状大小与转换器主体(2)的形状大小均相互匹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互联网接入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外壳(4)的顶部开设有盲孔(11),所述限位杆(7)的一端通过通孔(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旭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马吉诺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