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浪涌电流的供电电路结构及用电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443375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1 19: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浪涌电流的供电电路结构及用电设备,包括二极管D1、热敏电阻NTC、电容C34和二极管D2,二极管D1的正极连接电源的正极、负极连接电源的负极;热敏电阻NTC的一端连接二极管D1的负极,另一端连接电容C34的正极;二极管D2的负极连接二极管D1的负极,另一端连接电容C34的正极;电容C34的负极接地;二极管D1接入电源,作为第一供电回路给后级电路供电;同时,二极管D1、热敏电阻NTC和电容C34组成充电储能回路,给电容C34充电;切断电源,电容C34和二极管D2组成第二供电回路,给后级电路供电。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合理,实现有效防止浪涌电流,极大提高了用电安全性及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浪涌电流的供电电路结构及用电设备
本技术涉及电源
,具体涉及一种防浪涌电流的供电电路结构及用电设备。
技术介绍
在实际使用各种用电设备时,尤其是在电源插头插拔瞬间,经常会出现插头打火花甚至是爆响等现象。这是由于出现的大浪涌电流没有被有效抑制而导致两个导体瞬间接触时产生电弧效应。显然,对于用户而言,出现插头打火花甚至是爆响等现象,不仅大大影响了用户的使用感受,时间久了也会导致插头五金的镀金层被破坏,出现接触不良而发热严重,从而增加安全隐患。现有常见的供电电路中由于浪涌电流的存在,可能会导致用电设备电磁兼容恶化,严重会导致输入保险丝熔断,整个电路失去应有的功能。此外,还将可能引起对电网杂讯瞬间波动,严重干扰附近的用电设施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常见的供电电路中由于浪涌电流的存在,可能会导致用电设备电磁兼容恶化,严重会导致输入保险丝熔断,整个电路失去应有的功能。此外,还将可能引起对电网杂讯瞬间波动,严重干扰附近的用电设施等。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浪涌电流的供电电路结构及用电设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浪涌电流的供电电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二极管D1、热敏电阻NTC、电容C34和二极管D2,所述二极管D1的正极连接电源的正极、所述二极管D1的负极连接电源的负极;所述热敏电阻NTC的一端连接二极管D1的负极,另一端连接电容C34的正极;所述二极管D2的负极连接二极管D1的负极,另一端连接电容C34的正极;所述电容C34的负极接地;/n所述二极管D1接入电源,作为第一供电回路给后级电路供电;同时,所述二极管D1、热敏电阻NTC和电容C34组成充电储能回路,给电容C34充电;切断电源,电容C34和二极管D2组成第二供电回路,给后级电路供电。/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浪涌电流的供电电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二极管D1、热敏电阻NTC、电容C34和二极管D2,所述二极管D1的正极连接电源的正极、所述二极管D1的负极连接电源的负极;所述热敏电阻NTC的一端连接二极管D1的负极,另一端连接电容C34的正极;所述二极管D2的负极连接二极管D1的负极,另一端连接电容C34的正极;所述电容C34的负极接地;
所述二极管D1接入电源,作为第一供电回路给后级电路供电;同时,所述二极管D1、热敏电阻NTC和电容C34组成充电储能回路,给电容C34充电;切断电源,电容C34和二极管D2组成第二供电回路,给后级电路供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浪涌电流的供电电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兴川李济周肖海波梁建刘善勇陈世敏何小东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天核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