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分相识别的阻燃电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441503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1 19: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电线电缆领域,涉及一种可分相识别的阻燃电缆,包括:识别线芯组、多个电力线芯、多个控制线芯、第一隔离层、第二隔离层以及第三隔离层,其中,识别线芯组、多个电力线芯与多个控制线芯共同成缆绞合,识别线芯组的外径与电力线芯的外径相等,控制线芯设置在识别线芯组、电力线芯以及第二隔离层形成的间隙内,以及相邻电力线芯与第二隔离层形成的间隙内,第一隔离层位于第二隔离层内侧并填充在识别线芯组、多个电力线芯以及多个控制线芯之间的间隙中,第三隔离层设置在第二隔离层的外侧。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可分相识别的阻燃电缆,可以在改善电缆阻燃性能的同时,实现电缆的分相识别,从而提高阻燃电缆的安装敷设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分相识别的阻燃电缆
本技术属于电线电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分相识别的阻燃电缆。
技术介绍
电线电缆被喻为当代社会正常运转的“血管和神经”,是能量和信息得以传输的重要组件。随着人们安全意识的不断提高以及应用领域和场所的不断复杂化,具有阻止火焰传播特性的阻燃电缆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安全要求高的航空航天、海洋探索以及轨道交通等领域,阻燃电缆的应用需求不断扩大。在实际应用中,线路中的传输线芯在安装敷设时需要根据电路相线进行分别连接,特别是在即插即用、安装和拆卸频率高的应用场合,如何提高阻燃电缆的安装敷设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可分相识别的阻燃电缆。根据本技术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可分相识别的阻燃电缆,包括:识别线芯组1、多个电力线芯2、多个控制线芯3、第一隔离层4、第二隔离层5以及第三隔离层6,其中,识别线芯组1、多个电力线芯2与多个控制线芯3共同成缆绞合,识别线芯组1的外径与电力线芯2的外径相等,控制线芯3设置在识别线芯组1、电力线芯2以及第二隔离层5形成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分相识别的阻燃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分相识别的阻燃电缆包括:识别线芯组(1)、多个电力线芯(2)、多个控制线芯(3)、第一隔离层(4)、第二隔离层(5)以及第三隔离层(6),其中,识别线芯组(1)、多个电力线芯(2)与多个控制线芯(3)共同成缆绞合,识别线芯组(1)的外径与电力线芯(2)的外径相等,控制线芯(3)设置在识别线芯组(1)、电力线芯(2)以及第二隔离层(5)形成的间隙内,以及相邻电力线芯(2)与第二隔离层(5)形成的间隙内,第一隔离层(4)位于第二隔离层(5)内侧并填充在识别线芯组(1)、多个电力线芯(2)以及多个控制线芯(3)之间的间隙中,第三隔离层(6)设置在第二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分相识别的阻燃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分相识别的阻燃电缆包括:识别线芯组(1)、多个电力线芯(2)、多个控制线芯(3)、第一隔离层(4)、第二隔离层(5)以及第三隔离层(6),其中,识别线芯组(1)、多个电力线芯(2)与多个控制线芯(3)共同成缆绞合,识别线芯组(1)的外径与电力线芯(2)的外径相等,控制线芯(3)设置在识别线芯组(1)、电力线芯(2)以及第二隔离层(5)形成的间隙内,以及相邻电力线芯(2)与第二隔离层(5)形成的间隙内,第一隔离层(4)位于第二隔离层(5)内侧并填充在识别线芯组(1)、多个电力线芯(2)以及多个控制线芯(3)之间的间隙中,第三隔离层(6)设置在第二隔离层(5)的外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分相识别的阻燃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线芯组(1)包括识别线芯以及依次包覆在识别线芯外侧的第一屏蔽层(13)和第二绝缘层(14),其中,识别线芯由两个对称的半圆形导线构成,半圆形导线包括半圆形导体(11)以及包覆在半圆形导体(11)周围的第一绝缘层(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分相识别的阻燃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圆形导体(11)由铜材料成型拉拔制得,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玉萍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维达维宏电缆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