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NFC技术的NFC光电标签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440676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1 18:58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NFC技术的NFC光电标签,包括:基底,所述基底为柔性材料件;芯片,所述芯片设在所述基底上;NFC线圈,用于接收或传输射频信号,所述NFC线圈连接所述芯片的两侧,且所述NFC线圈的至少一部分穿出所述芯片,所述NFC线圈与所述基底和所述芯片形成NFC标签;OLED发光屏,与所述NFC线圈的穿出所述芯片的部分连接,以与所述芯片和所述NFC线圈形成电流回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NFC光电标签具有防伪溯源功能,提升了消费者与产品标签之间的信息交互。并且该NFC光电标签无需设计电源和开关,利用NFC线圈接收到NFC移动终端的射频信号,并通过芯片将其整流后输出稳定的电流,以此来点亮OLED发光屏,保证NFC光电标签整体结构更加简单、体积更小、成本更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NFC技术的NFC光电标签
本申请涉及包装标签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基于NFC技术的NFC光电标签。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发展,产品中特别是标签的包装需要吸睛特点,而发光包装显然是一个吸引人眼球的创新方案。现有的发光标签需要通过电源、开关、电路和OLED发光屏来实现标签的发光,整体结构复杂、体积大且成本较高。现有的发光标签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至少具有以下缺点:1、带电源,电源放电完需要充电,如太阳能充电、接充电口充电,这些方案都不适合包装标签领域。2、现有的发光标签中OLED发光屏以LED居多,更多的是实现点发光,而无法实现面发光。即使额外利用导光板将LED的点发光转换为面发光,也会造成标签整体厚度较厚,且存在漏光现象。3、现有发光包装与标签结合的比较少,一般只具备发光效果,不具备防伪溯源功能,降低了消费者与产品标签的信息交互。同时现有的发光包装多采用外加发光部分,无法与传统生产工艺结合。4、现有的发光标签不具备柔性、可卷曲的性能,极大地限制了发光标签在具有曲面的包装器具上的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NFC技术的NFC光电标签的新技术方案。一种基于NFC技术的NFC光电标签,包括:基底,所述基底为柔性材料件;芯片,所述芯片设在所述基底上;NFC线圈,用于接收或传输射频信号,所述NFC线圈连接所述芯片的两侧,且所述NFC线圈的至少一部分穿出所述芯片,所述NFC线圈与所述基底和所述芯片形成NFC标签;r>OLED发光屏,与所述NFC线圈的穿出所述芯片的部分连接,以与所述芯片和所述NFC线圈形成电流回路。进一步地,所述基底为PET材料件或FPC材料件。进一步地,所述NFC线圈为铝天线、铜天线和银浆天线的一种,进一步地,所述芯片和所述NFC线圈通过不干胶压装在所述基底上。进一步地,所述芯片和所述NFC线圈通过导电胶贴设在所述基底上。进一步地,所述NFC标签与所述OLED发光屏通过AFC胶柔性连接。进一步地,所述NFC线圈的输出功率为5mW-15mW。进一步地,所述NFC光电标签还包括:图案层,所述图案层设在所述OLED发光屏上,以通过所述OLED发光屏照亮所述图案层。进一步地,所述NFC光电标签还包括:封装件,所述封装件为柔性材料件,所述NFC标签和所述OLED发光屏封装于所述封装件内。进一步地,所述NFC光电标签的厚度尺寸为0.4mm-1.0mm。本技术的NFC光电标签通过芯片和NFC线圈与NFC移动终端之间进行信息交互,保证NFC光电标签具有防伪溯源功能,提升了消费者与产品标签之间的信息交互。并且该NFC光电标签无需设计电源和开关,在NFC线圈与NFC移动终端进行信息交互时,利用NFC线圈接收到NFC移动终端的射频信号,并通过芯片将其整流后输出稳定的电流,以此来点亮OLED发光屏,保证NFC光电标签整体结构更加简单、体积更小、成本更低。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附图说明被结合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且连同其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基于NFC技术的NFC光电标签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NFC光电标签100;基底10;芯片20;NFC线圈30;OLED发光屏40;正极41;负极42。具体实施方式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申请的范围。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申请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例子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例子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下面结合附图并根据具体实施例描述本技术的基于NFC技术的NFC光电标签100。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基于NFC技术的NFC光电标签100包括基底10、芯片20、NFC线圈30和OLED发光屏40。具体而言,基底10为柔性材料件,芯片20设在基底10上。NFC线圈30用于接收或传输射频信号,NFC线圈30连接芯片20的两侧,且NFC线圈30的至少一部分穿出芯片20,NFC线圈30与基底10和芯片20形成NFC标签。OLED发光屏40与NFC线圈30的穿出芯片20的部分连接,以与芯片20和NFC线圈30形成电流回路。换言之,本技术的NFC光电标签100主要是基于NFC技术实现的。NFC(NearFieldCommunication,近场通信技术)是由RFID技术演变而来。RFID(RadioFrequencyIdentification)技术,即无线射频识别技术,是一种非接触的通讯技术。其基本原理是利用射频信号和空间耦合(电感或电磁耦合)或雷达反射的传输特性,实现对物体的自动识别与信息交互。NFC可以理解为RFID技术的一个子集,使用的是13.56MHz频段,而RFID还包括其他频段。目前,大部分智能手机或其他智能设备都会带有NFC的通信接口,这使得NFC设备可以与一个无源的NFC标签之间进行通信。当然,NFC技术的具体工作原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并且能够实现的,在本申请中不再详细赘述。本技术的NFC光电标签100主要由基底10、芯片20、NFC线圈30和OLED发光屏40组成。其中,基底10可以采用柔性基材,保证NFC光电标签100可以贴合在任意形状的包装形式上(例如瓶身或其他具有曲面结构的产品)。芯片20内存储有信息,实现信息交互。当然芯片20内具有唯一的电子编码,以用于实现防伪功能,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并且能够实现的,在本申请中不再详细赘述。本技术的NFC光电标签100可以实现NFC光电标签100与NFC移动终端之间的信息交互,保证NFC光电标签100具有防伪溯源功能。本申请中的NFC移动终端可以为带有NFC功能的手机或其他带有NFC功能的智能设备。消费者使用时,可以直接将带有NFC功能的手机靠近NFC光电标签100,即可读取该NFC光电标签100中存储的数据信息,使用非常方便。芯片20可以设置在基底10上。NFC线圈30可以与芯片20进行连接,NFC线圈30的至少一部分通过芯片20与OLED发光屏40连接,形成电流回路。具体地,NFC线圈30通过芯片20引出的部分可以连接在OLED发光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NFC技术的NFC光电标签,其特征在于,包括:/n基底,所述基底为柔性材料件;/n芯片,所述芯片设在所述基底上;/nNFC线圈,用于接收或传输射频信号,所述NFC线圈连接所述芯片的两侧,且所述NFC线圈的至少一部分穿出所述芯片,所述NFC线圈与所述基底和所述芯片形成NFC标签;/nOLED发光屏,与所述NFC线圈的穿出所述芯片的部分连接,以与所述芯片和所述NFC线圈形成电流回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NFC技术的NFC光电标签,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底,所述基底为柔性材料件;
芯片,所述芯片设在所述基底上;
NFC线圈,用于接收或传输射频信号,所述NFC线圈连接所述芯片的两侧,且所述NFC线圈的至少一部分穿出所述芯片,所述NFC线圈与所述基底和所述芯片形成NFC标签;
OLED发光屏,与所述NFC线圈的穿出所述芯片的部分连接,以与所述芯片和所述NFC线圈形成电流回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NFC技术的NFC光电标签,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底为PET材料件或FPC材料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NFC技术的NFC光电标签,其特征在于,所述NFC线圈为铝天线、铜天线和银浆天线的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NFC技术的NFC光电标签,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片和所述NFC线圈通过不干胶压装在所述基底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NFC技术的NFC光电标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鸿凡杨业高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南海力豪包装有限公司江苏大亚新型包装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