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计算机插卡用的大数据高频高速电路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440413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1 18: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计算机插卡用的大数据高频高速电路板,包括主板本体、设置在主板本体上的插槽和设置在插槽外侧的限位机构;限位机构包括围绕插槽设置在主板本体上的围挡,围挡的内侧构成与插槽位置对应的限位槽,插槽内设有限位杆,限位杆包括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第二管体内设有第一卡条和第二卡条,第一卡条和第二卡条的中间位置通过转轴转动连接并呈X形第一卡条和第二卡条的末端的外侧均设有卡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有效避免因为将内存条反向强行插入插槽导致插槽和金手指损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计算机插卡用的大数据高频高速电路板
本技术涉及电路
,具体是一种计算机插卡用的大数据高频高速电路板。
技术介绍
计算机在装配的过程中,需要将内存条插入主板上的内存条插槽,但是不少人在装配电脑时会将内存条反向插入主板上的内存条插槽上,导致内存条或者内存条插槽损坏,虽然现有的内存条大部分都设有防呆口,但是防呆口设置在内存条金手指位置上,在加大力度时仍然能够被强行插入,损坏内存条的金手指和内存条插槽。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计算机插卡用的大数据高频高速电路板,能够在插入内存条时,防止内存条被反向插入。本技术的一种计算机插卡用的大数据高频高速电路板,包括主板本体、设置在主板本体上的插槽和设置在插槽外侧的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围绕所述插槽设置在所述主板本体上的围挡,围挡的内侧构成与所述插槽位置对应的限位槽,所述插槽内设有限位杆,限位杆包括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第一管体的底部与所述插槽底部固定连接,第二管体的下端穿设在第一管体的内部,第二管体的上部设置在限位槽内;第二管体内设有第一卡条和第二卡条,第一卡条和第二卡条的中间位置通过转轴转动连接并呈X形,转轴固定在第二管体的内侧壁上,第一卡条和第二卡条通过弹性复位部件连接,第一卡条和第二卡条的末端的外侧均设有卡扣,第二管体的对应位置上设有条形槽321,卡扣穿过条形槽321设置在第二管体的外部;第一管体的内壁上设有与卡扣匹配的盲孔。进一步,所述第二管体的位置与内存条上的防呆口位置对应,所述第二管体外径与内存条上的防呆口的大小一致。进一步,所述第一管体内部设有复位弹簧,复位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管体的底部和第二管体的底部抵接。进一步,所述弹性复位部件为弹簧,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卡条和第二卡条的末端的内侧连接。进一步,所述第一卡条和第二卡条上的上方的卡扣为半球形,下方的卡扣为矩形,所述盲孔的形状与下方的所述卡扣一致。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一种计算机插卡用的大数据高频高速电路板,通过在插槽处设置有围挡构成的限位槽,并在插槽和限位槽内设置用于配合内存条的防呆口的限位杆,当内存条方向正确时,防呆口插入至限位杆的第二管体的顶部,防呆口的两侧与第二管体的上方的卡扣接触,并将其按下,从而使得下方的卡扣与第一管体内侧壁盲孔脱离,使得内存条的金手指可以向下继续移动直至与插入插槽;当内存条方向不正确时,防呆口无法与限位杆对应,内存条的金手指只能抵接在限位杆的顶端,这个时候即使加大了力度,金手指也无法与插槽直接接触,如此一来,有效地避免了因为将内存条强行插入插槽导致插槽和金手指损坏。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相关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限位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如下:1-主板本体、2-围挡、3-限位杆、4-内存条、11-插槽、31-第一管体、32-第二管体、33-第一卡条、34-第二卡条、35-弹性复位部件、36-复位弹簧、37-转轴、38-半球形卡扣、39-矩形卡扣、41-金手指、42-防呆口、311-盲孔、321-条形槽321。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计算机插卡用的大数据高频高速电路板,包括主板本体1、设置在主板本体1上的插槽11和设置在插槽11外侧的限位机构;限位机构包括围绕插槽11设置在主板本体1上的围挡2,围挡2的内侧构成与插槽11位置对应的限位槽,插槽11内设有限位杆3,限位杆3包括第一管体31和第二管体32,第一管体31的底部与插槽11底部固定连接,第二管体32的下端穿设在第一管体31的内部,第二管体32的上部设置在限位槽内,限位槽将插槽11的高度进行补充,将限位杆3隐藏在限位槽内,避免限位杆3直接暴露在外;第二管体32内设有第一卡条33和第二卡条34,第一卡条33和第二卡条34的中间位置通过转轴37转动连接并呈X形,第一卡条33和第二卡条34的中间位置上设有与转轴37匹配的通孔,第一卡条33和第二卡条34通过通孔套设在转轴37上,转轴37的两端分贝固定连接在第二管体32的内侧壁上,第一卡条33和第二卡条34通过弹性复位部件35连接,第一卡条33和第二卡条34的末端的外侧均设有卡扣,卡扣分为上端的半球形卡扣38和下端的矩形卡扣39,第二管体32的对应位置上设有条形槽321311,弹性复位部件35处于不受外力的平衡状态时,半球形卡扣38和矩形卡扣39均透过条形槽321311设置在第二管体32的外部,并且矩形卡扣39正好位于第一管体31内壁上的盲孔311中,防止第二管体32收缩进入第一管体31内,当上端的半球形卡扣38收到外力第二管体32内部收缩时,矩形卡扣39同样也从盲孔311中收入至第二管体32内,使得第二管体32可以收缩至第一管体31内。本技术的一种计算机插卡用的大数据高频高速电路板,通过在插槽11处设置有围挡2构成的限位槽,并在插槽11和限位槽内设置用于配合内存条4的防呆口42的限位杆3,当内存条4方向正确时,防呆口42插入至限位杆3的第二管体32的顶部,防呆口42的两侧与第二管体32的上方的卡扣接触,并将其按下,从而使得下方的卡扣与第一管体31内侧壁盲孔311脱离,使得内存条4的金手指41可以向下继续移动直至与插入插槽11;当内存条4方向不正确时,防呆口42无法与限位杆3对应,内存条4的金手指41只能抵接在限位杆3的顶端,这个时候即使加大了力度,金手指41也无法与插槽11直接接触,如此一来,有效地避免了因为将内存条4强行插入插槽11导致插槽11和金手指41损坏。本实施例中,第二管体32的位置与内存条4上的防呆口42位置对应,第二管体32外径与内存条4上的防呆口42的大小一致,防呆口42一般设置在内存条4的金手指41上,并且防呆设置金手指41的非对称位置上,因此为了确保限位杆3与金手指41能够产生配合联动,需要将第二管体32外径设置为与内存条4上的防呆口42的大小一致,使得防呆口42的两侧能够触发半球形卡扣38。本实施例中,第一管体31内部设有复位弹簧36,复位弹簧36的两端分别与第一管体31的底部和第二管体32的底部抵接,一般来说,现有的内存条4在正确插入后需要使用设置在插槽11两端的扣合装置进行固定,因此复位弹簧36可以保持收缩状态,需要拆卸内存条4或者更换内存条4时,只需要打开扣合装置,复位弹簧36将限位杆3复位,弹出内存条4,同时也可以为下一次内存条4的安装提供防接反的保障。本实施例中,弹性复位部件35为弹簧,弹簧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卡条33和第二卡条34的末端的内侧连接。此外本实施例中的限位杆3为了适应插槽11的形状,限位杆3中的第一管体31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计算机插卡用的大数据高频高速电路板,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板本体、设置在主板本体上的插槽和设置在插槽外侧的限位机构;/n所述限位机构包括围绕所述插槽设置在所述主板本体上的围挡,围挡的内侧构成与所述插槽位置对应的限位槽,所述插槽内设有限位杆,限位杆包括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第一管体的底部与所述插槽底部固定连接,第二管体的下端穿设在第一管体的内部,第二管体的上部设置在限位槽内;/n第二管体内设有第一卡条和第二卡条,第一卡条和第二卡条的中间位置通过转轴转动连接并呈X形,转轴固定在第二管体的内侧壁上,第一卡条和第二卡条通过弹性复位部件连接,第一卡条和第二卡条的末端的外侧均设有卡扣,第二管体的对应位置上设有条形槽321,卡扣穿过条形槽321设置在第二管体的外部;/n第一管体的内壁上设有与卡扣匹配的盲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计算机插卡用的大数据高频高速电路板,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板本体、设置在主板本体上的插槽和设置在插槽外侧的限位机构;
所述限位机构包括围绕所述插槽设置在所述主板本体上的围挡,围挡的内侧构成与所述插槽位置对应的限位槽,所述插槽内设有限位杆,限位杆包括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第一管体的底部与所述插槽底部固定连接,第二管体的下端穿设在第一管体的内部,第二管体的上部设置在限位槽内;
第二管体内设有第一卡条和第二卡条,第一卡条和第二卡条的中间位置通过转轴转动连接并呈X形,转轴固定在第二管体的内侧壁上,第一卡条和第二卡条通过弹性复位部件连接,第一卡条和第二卡条的末端的外侧均设有卡扣,第二管体的对应位置上设有条形槽321,卡扣穿过条形槽321设置在第二管体的外部;
第一管体的内壁上设有与卡扣匹配的盲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鋆莹田小兰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东海安泰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