馈线终端的测试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439675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1 18: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馈线终端的测试工装,属于馈线终端辅助测试技术领域。测试工装包括:电源回路;电流回路;控制回路:包括分闸控制支路和合闸控制支路,合闸控制支路上设置有第一继电器的控制线圈,合闸控制支路的一端用于连接待检测馈线终端的合闸控制端,另一端接地;分闸控制支路上设置有第二继电器的控制线圈,分闸控制支路的一端用于连接待检测馈线终端的分闸控制端,另一端接地;以及分合闸支路,分合闸支路上设置有串联的第三继电器的控制线圈和第一继电器的常开触点,第二继电器的常闭触点与第三继电器的第二常开触点串联后与第一继电器的常开触点并联。该测试工装的电路简单,通过测试工装模拟线路和断路器的状态,简化了测试过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馈线终端的测试工装
本技术涉及一种馈线终端的测试工装,属于馈线终端辅助测试

技术介绍
现如今,户外柱上断路器的二次配套设备馈线终端FTU已成为智能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馈线终端FTU具有遥控、遥信、故障检测功能,根据采集当前线路的各种电气参数(线路电压、电流等)信息,通过电流、电压参数的设置起到过流保护与过压保护,实现故障定位、故障隔离、非故障区域快速恢复供电的目的,以此提高供电的可靠性。因此,馈线终端FTU生产过程中的测试将成为重中之重。现有技术中,在对馈线终端FTU半成品测试和程序验证测试过程中,通过实物断路器进行成套配套的测试动作,由于断路器体积较大,成套联调测试不易且不方便;特别是在反复验证程序软件时,馈线终端FTU的测试显得尤其的繁琐。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馈线终端的测试工装,用以解决现有测试过程繁琐、不方便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出了一种馈线终端的测试工装的技术方案,包括:电源回路,用于向待检测馈线终端供电;所述电源回路的输入端用于连接零线和火线,输出端用于连接待检测馈线终端,火线通过第六按钮用于连接待检测馈线终端的a相电源端,火线通过第七按钮用于连接待检测馈线终端的c相电源端,零线用于连接待检测馈线终端的b相电源端;电流回路,用于模拟线路中的电流,以供待检测馈线终端进行采集;控制回路,包括分合闸控制支路以及分合闸支路;分合闸控制支路包括分闸控制支路和合闸控制支路,合闸控制支路上设置有第一继电器的控制线圈,合闸控制支路的一端用于连接待检测馈线终端的合闸控制端,另一端接地;分闸控制支路上设置有第二继电器的控制线圈,分闸控制支路的一端用于连接待检测馈线终端的分闸控制端,另一端接地;分合闸支路用于连接电源;分合闸支路上设置有串联的第三继电器的控制线圈和第一继电器的常开触点,第二继电器的常闭触点与第三继电器的第二常开触点串联后与第一继电器的常开触点并联。本技术的馈线终端的测试工装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电源回路为待检测馈线终端供电,通过电流回路模拟线路中的电路,测试待检测馈线终端的遥测功能;通过控制回路模拟断路器的状态,测试待检测馈线终端的遥控功能;并且根据电流回路和控制回路结合可以测试待检测馈线终端的过流保护以及重合闸功能。在进行遥控功能测试时,只要测试其分合闸遥控功能,当待检测馈线终端发出合闸信号时,第一继电器的控制线圈带电,使得第一继电器的常开触点闭合,第三继电器的控制线圈带电,第三继电器的第二常开触点闭合,进而第二继电器的常闭触点和闭合后的第三继电器的常开触点连通电源为第三继电器的控制线圈供电,完成合闸控制的检测;当待检测馈线终端发出分闸信号时,第二继电器的控制线圈带电,第二继电器的常闭触点打开,第三继电器的控制线圈失电,完成分闸控制的检测。在进行过流保护以及重合闸功能检测时,是通过采集电流回路的电流完成的分合闸控制。该测试工装的电路简单,通过测试工装模拟线路和断路器的状态,简化了测试过程。进一步的,为了更加全面的对待检测馈线终端进行检测,所述控制回路还包括遥信支路,遥信支路包括分位支路、合位支路以及未储能支路;分位支路上设置有第三继电器的第四常闭触点,且分位支路的一端用于连接待检测馈线终端的分位采集端,另一端接地;合位支路上设置有第三继电器的第三常开触点,且合位支路的一端用于连接待检测馈线终端的合位采集端,另一端接地;未储能支路上设置有第八按钮,未储能支路的一端用于连接待检测馈线终端的未储能采集端,另一端接地。进一步的,为了准确的模拟线路的电流,所述电流回路包括用于连接电流输出装置的A相正极支路、B相正极支路、C相正极支路、零序正极支路以及各正极支路共用的负极支路,负极支路上设置有第三继电器的第一常开触点,各正极支路上设置有相应的按钮可以控制相应的正极支路导通或者断开。进一步的,为了实现测试工装工作的可控性,分合闸支路上还设置有第五按钮,用于控制电源的接入和断开。进一步的,为了明确显示遥控结果,各继电器的控制线圈均配置有指示灯,用于指示对应控制线圈的带电状态。进一步的,为了测试待检测馈线终端的峰值功率承受能力,控制回路还包括:储能电机支路以及储能电机控制支路;储能电机控制支路上设置有控制器和第四继电器的控制线圈;控制器采样连接合位信号,控制器输出控制连接所述第四继电器的控制线圈;储能电机支路用于连接待检测馈线终端的储能电机电源端和负载仪;储能电机支路上设置有第四继电器的常开触点;控制器用于接收到合位信号后,控制第四继电器的常开触点吸合预定时长。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馈线终端的测试工装实施例1的原理框图;图2是本技术测试工装实施例1中控制回路与待检测馈线终端的连接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馈线终端的测试工装实施例1的电路结构图;图4是本技术馈线终端的测试工装实施例2的原理框图;图5是本技术测试工装实施例2中控制回路与待检测馈线终端的连接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馈线终端的测试工装中储能电机支路以及储能电机控制支路的电路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馈线终端的测试工装实施例1:馈线终端的测试工装如图1所示,包括电流回路、电源回路、以及控制回路三部分,控制回路用于模拟断路器的状态,通过待检测馈线终端发送指令使得控制回路执行分合闸,并给出指示,测试待检测馈线终端(FTU)的遥控功能;同时,待检测馈线终端还可以检测控制回路的状态(分位、合位以及储能状态),测试待检测馈线终端的遥信功能;电流回路用于模拟线路中的电流,以使得待检测馈线终端能够检测到电流回路中的电流,测试待检测馈线终端的遥测功能、过流保护功能、以及重合闸功能;电源回路用于向测试工装和待检测的馈线终端供电,使得测试工装和待检测的馈线终端可以正常工作。具体的,如图2、图3所示,控制回路包括分合闸控制支路、分合闸支路、遥信支路。分合闸控制支路包括分闸控制支路和合闸控制支路:合闸控制支路上设置有第一继电器的控制线圈KM1(带指示灯,指示灯亮,表明控制线圈带电);合闸控制支路的一端用于连接待检测馈线终端的合闸控制端,另一端连接分合闸公共端(即接地);分闸控制支路上设置有第二继电器的控制线圈KM2(带指示灯);分闸控制支路的一端用于连接待检测馈线终端的分闸控制端,另一端连接分合闸公共端;分合闸支路设置有串联的第三继电器的控制线圈KM3(带指示灯)和第一继电器的常开触点KM1-1;第二继电器的常闭触点KM2-1与第三继电器的第二常开触点KM3-2串联后与第一继电器的常开触点KM1-1并联;同时还设置有自锁动合按钮SB5(第五按钮);分合闸支路用于连接外接电源(简称电源L/N)。SB5按下,该测试工装上电,上电时所有继电器的控制线圈均不带电;遥信支路包括分位支路、合位支路以及未储能支路:分位支路上设置有第三继电器的第四常闭触点KM3-4,且分位支路的一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馈线终端的测试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n电源回路,用于向待检测馈线终端供电;所述电源回路的输入端用于连接零线和火线,输出端用于连接待检测馈线终端,火线通过第六按钮用于连接待检测馈线终端的a相电源端,火线通过第七按钮用于连接待检测馈线终端的c相电源端,零线用于连接待检测馈线终端的b相电源端;/n电流回路,用于模拟线路中的电流,以供待检测馈线终端进行采集;/n控制回路,包括分合闸控制支路以及分合闸支路;/n分合闸控制支路包括分闸控制支路和合闸控制支路,合闸控制支路上设置有第一继电器的控制线圈,合闸控制支路的一端用于连接待检测馈线终端的合闸控制端,另一端接地;分闸控制支路上设置有第二继电器的控制线圈,分闸控制支路的一端用于连接待检测馈线终端的分闸控制端,另一端接地;/n分合闸支路用于连接电源;分合闸支路上设置有串联的第三继电器的控制线圈和第一继电器的常开触点,第二继电器的常闭触点与第三继电器的第二常开触点串联后与第一继电器的常开触点并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馈线终端的测试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源回路,用于向待检测馈线终端供电;所述电源回路的输入端用于连接零线和火线,输出端用于连接待检测馈线终端,火线通过第六按钮用于连接待检测馈线终端的a相电源端,火线通过第七按钮用于连接待检测馈线终端的c相电源端,零线用于连接待检测馈线终端的b相电源端;
电流回路,用于模拟线路中的电流,以供待检测馈线终端进行采集;
控制回路,包括分合闸控制支路以及分合闸支路;
分合闸控制支路包括分闸控制支路和合闸控制支路,合闸控制支路上设置有第一继电器的控制线圈,合闸控制支路的一端用于连接待检测馈线终端的合闸控制端,另一端接地;分闸控制支路上设置有第二继电器的控制线圈,分闸控制支路的一端用于连接待检测馈线终端的分闸控制端,另一端接地;
分合闸支路用于连接电源;分合闸支路上设置有串联的第三继电器的控制线圈和第一继电器的常开触点,第二继电器的常闭触点与第三继电器的第二常开触点串联后与第一继电器的常开触点并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馈线终端的测试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回路还包括遥信支路,遥信支路包括分位支路、合位支路以及未储能支路;分位支路上设置有第三继电器的第四常闭触点,且分位支路的一端用于连接待检测馈线终端的分位采集端,另一端接地;合位支路上设置有第三继电器的第三常开触点,且合位支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寇少霞王家宁李超培李鹏惠鑫鹏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华盛隆源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