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用本安型雷达物位传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438089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1 18: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矿用本安型雷达物位传感器,它包括壳体、盖板、电路组件、天线拧盖、天线外壳、天线发射板和喇叭口,所述盖板固定在壳体的顶部,所述电路组件固定在壳体的内腔,所述天线拧盖的顶部与壳体的底部螺纹连接,所述天线外壳的顶部与天线拧盖的底部螺纹连接,所述喇叭口与天线外壳的底部螺纹连接,所述天线发射板压接在天线外壳内,所述天线外壳的底部压接有天线透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矿用本安型雷达物位传感器,它结构简单,拆装维护方便,测量数据精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矿用本安型雷达物位传感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矿用本安型雷达物位传感器。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我国煤炭工业自动化水品的不断提高,如何能随时准确了解和控制井下料仓(煤仓、水仓等)的贮料情况,在高效生产及自动化管理中显得越来越重要。但是煤矿井下恶劣环境及井下料仓的实际情况复杂,常规的物位传感器不能满足需要,因此雷达物位传感器应运而生,它可用于煤炭等行业具有爆炸性危险的环境下,对颗粒、块状、液体等物料仓料位进行非接触自动连续检测,并为管理中心提供实时测量数据。市面上现有的雷达物位传感器,因为要满足煤矿井下恶劣的环境,大多结构复杂,拆装繁琐,不利于安装和维护。并且雷达信号的传输和接收效果较差,测距不够精确,实际使用效果差。我们在二十多年从事煤矿井下料位检测实践的基础上,对产品的技术性能、安全性能、软件功能、实用性、可靠性等进行了全面的改进升级,采用最新的毫米波雷达技术,向用户推出“GUL50矿用本安型雷达物位传感器”。它可用于煤炭等行业具有爆炸性危险的环境下,对颗粒、块状、液体等物料仓料位进行非接触自动连续检测。并为管理中心提供实时测量数据。传感器的使用可以确保整个生产过程安全、高效地进行。因此,传感器为工业运用带来了可靠性的保障,在煤炭工业领域中扮演着不可忽视的重要角色。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一种矿用本安型雷达物位传感器,它结构简单,拆装维护方便,测量数据精确。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矿用本安型雷达物位传感器,它包括壳体、盖板、电路组件、天线拧盖、天线外壳、天线发射板和喇叭口,所述盖板固定在壳体的顶部,所述电路组件固定在壳体的内腔,所述天线拧盖的顶部与壳体的底部螺纹连接,所述天线外壳的顶部与天线拧盖的底部螺纹连接,所述喇叭口与天线外壳的底部螺纹连接,所述天线发射板压接在天线外壳内,所述天线外壳的底部压接有天线透板。进一步,所述天线外壳的内腔中通过螺纹连接有压环,所述天线外壳的内壁上设置有支撑台,所述天线发射板的一面抵接在支撑台上,所述天线发射板的另一面与压环抵接,所述天线发射板和压环之间设置有垫圈。进一步,所述天线外壳的底部外壁通过螺纹连接有天线压盖,,所述天线透板的一面与支撑台的底面抵接,所述天线透板的另一面与天线压盖抵接,所述喇叭口与天线压盖的外壁螺纹连接。进一步,所述电路组件包括接线板、主板和显示板,所述壳体的内腔底部设置有螺柱,所述螺柱上固定有电路板支架,所述主板固定在电路板支架的一侧,所述接线板固定在电路板支架的另一侧,所述显示板固定在电路板支架的顶部,所述电路板支架的顶部下方设置有支撑柱。进一步,所述盖板通过若干螺栓固定在壳体的顶部。进一步,所述壳体的外壁上设置有航空插头,所述航空插头上设置有防尘盖。进一步,所述天线透板的材质为PE材料。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各个部件之间采用螺纹连接,使整体结构更加简单,安装和拆卸更加方便。在天线发射板的外部增加天线透板,使电磁波信号的强度更大,改善了接收和发送电磁波信号的效果,测量物位数据更加安全高效。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矿用本安型雷达物位传感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矿用本安型雷达物位传感器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如图1~2所示,一种矿用本安型雷达物位传感器,它包括壳体3、盖板1、电路组件、天线拧盖6、天线外壳7、天线发射板14和喇叭口12,盖板1通过若干螺栓21固定在壳体3的顶部,电路组件固定在壳体3的内腔,天线拧盖6的顶部与壳体3的底部螺纹连接,天线外壳7的顶部与天线拧盖6的底部螺纹连接,喇叭口12与天线外壳7的底部螺纹连接,天线发射板14压接在天线外壳7内,天线外壳7的底部压接有天线透板10。天线拧盖6与壳体3的连接、天线外壳7与天线拧盖6以及喇叭口12的连接,均采用螺纹连接的结构,拆装方便。如图1所示,天线外壳7的内腔中通过螺纹连接有压环8,天线外壳7的内壁上设置有支撑台71,天线发射板14的一面抵接在支撑台71的顶面上,天线发射板14的另一面与压环8抵接,天线发射板14和压环8之间设置有垫圈9。天线发射板14先放置在天线外壳7内,再拧入压环8对天线发射板14进行固定,安装简单方便,并通过垫圈9对天线发射板14进行缓冲保护。如图1所示,天线外壳7的底部外壁通过螺纹连接有天线压盖11,天线透板10的一面与支撑台71的底面抵接,天线透板10的另一面与天线压盖11抵接,喇叭口12与天线压盖11的外壁螺纹连接。天线透板10采用PE材料,天线发射板14发射的电磁波穿过天线透板10时会发生折射,起到改善信号强度的作用,喇叭口12再进一步调整电磁波的角度,更利于电磁波信号的传输和接收。如图1所示,电路组件包括接线板16、主板17和显示板18,壳体3的内腔底部设置有螺柱25,螺柱25上固定有电路板支架2,主板17固定在电路板支架2的一侧,接线板16固定在电路板支架2的另一侧,显示板18固定在电路板支架2的顶部,电路板支架2的顶部下方设置有支撑柱24。拆开盖板1后,即可看到显示板18,读取物位实测数据。如图2所示,壳体3的外壁上设置有航空插头20,采用航空插头20将电路组件中的信号线和电源线引出,使电性连接更加可靠安全,航空插头20上设置有防尘盖19。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矿用本安型雷达物位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壳体(3)、盖板(1)、电路组件、天线拧盖(6)、天线外壳(7)、天线发射板(14)和喇叭口(12),所述盖板(1)固定在壳体(3)的顶部,所述电路组件固定在壳体(3)的内腔,所述天线拧盖(6)的顶部与壳体(3)的底部螺纹连接,所述天线外壳(7)的顶部与天线拧盖(6)的底部螺纹连接,所述喇叭口(12)与天线外壳(7)的底部螺纹连接,所述天线发射板(14)压接在天线外壳(7)内,所述天线外壳(7)的底部压接有天线透板(1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矿用本安型雷达物位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壳体(3)、盖板(1)、电路组件、天线拧盖(6)、天线外壳(7)、天线发射板(14)和喇叭口(12),所述盖板(1)固定在壳体(3)的顶部,所述电路组件固定在壳体(3)的内腔,所述天线拧盖(6)的顶部与壳体(3)的底部螺纹连接,所述天线外壳(7)的顶部与天线拧盖(6)的底部螺纹连接,所述喇叭口(12)与天线外壳(7)的底部螺纹连接,所述天线发射板(14)压接在天线外壳(7)内,所述天线外壳(7)的底部压接有天线透板(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用本安型雷达物位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外壳(7)的内腔中通过螺纹连接有压环(8),所述天线外壳(7)的内壁上设置有支撑台(71),所述天线发射板(14)的一面抵接在支撑台(71)的顶面上,所述天线发射板(14)的另一面与压环(8)抵接,所述天线发射板(14)和压环(8)之间设置有垫圈(9)。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矿用本安型雷达物位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外壳(7)的底部外壁通过螺纹连接有天线压盖(11),所述天线透板(10)的一面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斌江意恒孙骏栖
申请(专利权)人:宜兴市三恒自动化仪表有限公司江苏三恒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