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带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435814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1 18: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灯带连接结构,属于电连接结构,现有无导线灯带与外接导线连接结构复杂,不易现场操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灯带与连接端子轴向插接在一起实现连接端子与电路板的电连接,灯带与连接端子的插接部位置于外壳内,外壳盖合将插接部位包围实现固定。现场连接时,不需要辅助工具即可完成连接,易于操作;其结构简单,连接效果易于保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灯带连接结构
本技术属于电连接结构,具体涉及一种灯带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无导线灯带与外接导线连接时,连接结构复杂,不易现场操作。其连接过程是:1.将灯带的外皮拨开露出软灯板,焊点处上锡;2.将剥好的导线上锡,按照极性和颜色对应后焊接并试点亮;3.打胶;4.套上套管,待胶水固化代表接线完毕。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和提出的技术任务是克服现有无导线灯带与外接导线连接结构复杂,不易现场操作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便于现场操作的灯带连接结构。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灯带连接结构,包括灯带、连接端子、可开启和盖合的外壳,其特征是:所述灯带与连接端子轴向插接在一起实现所述灯带与连接端子的电连接,所述灯带与连接端子的插接部位置于所述外壳内,所述外壳盖合将所述插接部位包围实现固定。作为优选技术手段:所述灯带包括外皮、埋设在外皮内的发光体及被包覆在所述外皮端部内的电路板,所述电路板一侧设有插孔;所述连接端子具有固定部及装配在所述固定部的导电片,所述导电片插入所述插孔内实现所述电连接。作为优选技术手段:所述固定部与所述外皮具有同样的外形轮廓。作为优选技术手段:所述外壳包括经翻转部连为一体的第一壳体、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经卡扣结构盖合,所述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盖合在一起时将所述插接部位挤压在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之间。作为优选技术手段:所述第一壳体或/和第二壳体上设有凸刺,所述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盖合在一起时所述凸刺挤压在所述插接部位。本技术将灯带与连接端子轴向插接在一起实现连接端子与电路板的电连接,灯带与连接端子的插接部位置于外壳内,外壳盖合将插接部位包围实现固定。现场连接时,不需要辅助工具即可完成连接,易于操作;其结构简单,连接效果易于保证。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灯带连接结构的分解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灯带连接结构在连接状态下的断面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说明:10灯带:11外皮,12发光体,13电路板,14插孔;20连接端子:21固定部,22导电片;30外壳:31翻转部,32第一壳体,33第二壳体,34凸刺,35卡扣,36卡槽;40电缆。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如图1-2所示,该灯带连接结构,包括灯带10、连接端子20、可开启和盖合的外壳30。灯带10包括外皮11、埋设在外皮内的发光体12及被包覆在外皮端部内的电路板13,电路板13一侧设有插孔14,电路板面向插孔的一侧具有电触点。连接端子20具有固定部21及装配在固定部的导电片22,导线40经固定部与导电片22连接,导电片22插入插孔14内与电路板的电触点接触实现电连接,从而将灯带与连接端子轴向插接在一起,实现连接端子与灯带的电连接。尤其是,固定部21与外皮11具有同样的外形轮廓,利于外壳夹紧,避免二者脱开。外壳30包括经翻转部31连为一体的第一壳体32、第二壳体33。外壳优选用塑料制成,翻转部31则是由塑料材质的薄弱部位构成。第一壳体32与第二壳体33经卡扣结构盖合,卡扣结构包括分开设于第一壳体32和第二壳体33上的卡扣35和卡槽36,将卡扣加入卡槽实现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盖合,将卡扣从卡槽中脱出可将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开启。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盖合在一起时将插接部位挤压在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之间,实现对插接部位的紧固,避免插接部位松脱。所述插接部位,包括灯带外皮11的端部、插孔14、固定部21、导电片22。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上设有凸刺34,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盖合在一起时凸刺挤压在插接部位的灯带外皮端部与固定部上,实现多点式咬合,避免灯带与连接端子脱开。现场连接时,可按照如下过程操作:1.将连接端子20的导电片22插入灯带10端部的插孔14内,直至连接端子的固定部接触到灯带外皮的端部;2.将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的凸刺34对应插接部位,并将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盖合在一起,即由外壳盖合将插接部位包围实现固定,避免灯带与连接端子脱开。该插接式连接结构,免去了焊接工艺,使现场安装更方便,提高了生产效率。该连接结构,采用多点式咬合,卡扣式紧固,免去了破坏灯带外皮、点胶和套管保护作业,使现场安装更方便,稳定性可靠性更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灯带连接结构,包括灯带(10)、连接端子(20)、可开启和盖合的外壳(30),其特征是:所述灯带(10)与连接端子(20)轴向插接在一起实现所述灯带(10)与连接端子(20)的电连接,所述灯带与连接端子的插接部位置于所述外壳内,所述外壳盖合将所述插接部位包围实现固定。/n

【技术特征摘要】
1.灯带连接结构,包括灯带(10)、连接端子(20)、可开启和盖合的外壳(30),其特征是:所述灯带(10)与连接端子(20)轴向插接在一起实现所述灯带(10)与连接端子(20)的电连接,所述灯带与连接端子的插接部位置于所述外壳内,所述外壳盖合将所述插接部位包围实现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带连接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灯带(10)包括外皮(11)、埋设在外皮内的发光体(12)及被包覆在所述外皮端部内的电路板(13),所述电路板一侧设有插孔(14);所述连接端子(20)具有固定部(21)及装配在所述固定部的导电片(22),所述导电片(22)插入所述插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德泉洪满堂熊慰
申请(专利权)人:奥普家居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