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电离自集露水分子净化灯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435661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1 18: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高压电离自集露水分子净化灯泡,安装头的下端与安装头连接孔相接,接电触片固插于安装头的中心孔的上端,灯珠固定安装于灯珠安装孔中且往下伸出净化外壳,灯罩的上边缘与净化外壳的下端的边缘相卡接且罩设于灯珠之外,净化风扇及高压带水分子净化模块均安装于风管道内,净化风扇的输入端与进风口相接通,净化风扇的输出端与高压带水分子净化模块的输入端相接通,高压带水分子净化模块的输出端与出风口相接通,灯珠驱动及净化驱动均安装于净化外壳内,净化风扇及高压带水分子净化模块均与净化驱动电性相接,净化驱动与接电触片电性相接。该高压电离自集露水分子净化灯泡发光的同时,还能对四周环境进行杀菌消毒及除异味,使室内空气保持清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压电离自集露水分子净化灯泡
本技术涉及家电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压电离自集露水分子净化灯泡。
技术介绍
市面上的灯泡一般只能照明,功能单一。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压电离自集露水分子净化灯泡,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高压电离自集露水分子净化灯泡,包括净化外壳、环状的安装头、接电触片、灯珠、灯珠驱动、灯罩、净化风扇、高压带水分子净化模块及净化驱动,所述净化外壳的顶部开设有安装头连接孔,所述净化外壳的底部开设有灯珠安装孔,所述安装头的下端与所述安装头连接孔相接,所述接电触片固插于所述安装头的中心孔的上端,所述灯珠固定安装于所述灯珠安装孔中且往下伸出所述净化外壳,所述灯罩的上边缘与所述净化外壳的下端的边缘相卡接且罩设于所述灯珠之外,所述净化外壳的侧壁开设有进风口及出风口,所述净化外壳内于所述进风口与所述出风口之间连接有风管道,所述净化风扇及所述高压带水分子净化模块均安装于所述风管道内,所述净化风扇的输入端与所述进风口相接通,所述净化风扇的输出端与所述高压带水分子净化模块的输入端相接通,所述高压带水分子净化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出风口相接通,所述灯珠驱动及净化驱动均安装于所述净化外壳内,所述净化风扇及所述高压带水分子净化模块均与所述净化驱动电性相接,所述灯珠驱动与所述灯珠电性相接,所述灯珠驱动及所述净化驱动均与所述接电触片电性相接,所述接电触片与电源相接,所述高压带水分子净化模块为纳米水离子模块或者纳米水离子与负离子复合模块或者静电雾化模块或者水离子模块或者羟基自由基水分子团发生装置或者纳米水离子光触媒模块或者纳米水粒子电触媒模块或者纳米水离子与纳米银粒子复合模块或者正负离子带水分子模块或者负离子带水分子模块。较佳地,所述灯珠驱动及所述净化驱动安装于所述风管道的顶部外侧。较佳地,所述高压电离自集露水分子净化灯泡还包括灯珠安装板,所述灯珠安装板固定安装于所述灯珠安装孔中,所述灯珠的上端固定安装于所述灯珠安装板的底部。较佳地,所述净化驱动还包括微波控制单元或者wifi控制单元或者红外线控制单元或者PLC控制单元。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高压电离自集露水分子净化灯泡发光的同时,还能对四周环境进行杀菌消毒及除异味,使室内空气保持清新。通过以下的描述并结合附图,本技术将变得更加清晰,这些附图用于解释本技术的实施例。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高压电离自集露水分子净化灯泡第一个角度的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高压电离自集露水分子净化灯泡第二个角度的结构图。图3为图2中沿剖面线A-A的剖视图。图4为图2中沿剖面线B-B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参考图1至图4,本技术高压电离自集露水分子净化灯泡100包括净化外壳10、环状的安装头20、接电触片25、灯珠30、灯珠驱动35、灯罩36、净化风扇40、高压带水分子净化模块45及净化驱动50。所述净化外壳10的顶部开设有安装头连接孔11,所述净化外壳10的底部开设有灯珠安装孔12。所述安装头20的外侧壁攻有安装螺纹(图未示),所述安装头20的下端与所述安装头连接孔11相接,所述接电触片25固插于所述安装头20的中心孔的上端。所述灯珠30固定安装于所述灯珠安装孔12中且往下伸出所述净化外壳10。所述灯罩36的上边缘与所述净化外壳10的下端的边缘相卡接且罩设于所述灯珠30之外。所述净化外壳10的侧壁开设有进风口13及出风口14。所述净化外壳10内于所述进风口13与所述出风口14之间连接有风管道16。所述净化风扇40及所述高压带水分子净化模块45均安装于所述风管道16内,所述净化风扇40的输入端与所述进风口13相接通,所述净化风扇40的输出端与所述高压带水分子净化模块45的输入端相接通,所述高压带水分子净化模块45的输出端与所述出风口14相接通。所述灯珠驱动35及净化驱动50均安装于所述净化外壳10内。所述净化风扇40及所述高压带水分子净化模块45均与所述净化驱动50电性相接。所述灯珠驱动35与所述灯珠30电性相接。所述灯珠驱动35及所述净化驱动50均与所述接电触片25电性相接。所述接电触片25与电源相接,所述高压带水分子净化模块45为纳米水离子模块或者纳米水离子与负离子复合模块或者静电雾化模块或者水离子模块或者羟基自由基水分子团发生装置或者纳米水离子光触媒模块或者纳米水粒子电触媒模块或者纳米水离子与纳米银粒子复合模块或者正负离子带水分子模块或者负离子带水分子模块。具体地,所述灯珠驱动35及所述净化驱动50均安装于所述风管道16的顶部外侧。具体地,所述高压电离自集露水分子净化灯泡100还包括灯珠安装板37,所述灯珠安装板37固定安装于所述灯珠安装孔12中,所述灯珠30的上端固定安装于所述灯珠安装板37的底部。较佳者,所述净化驱动50还包括微波控制单元或者wifi控制单元或者红外线控制单元或者PLC控制单元。本技术高压电离自集露水分子净化灯泡100使用时,灯珠驱动35控制灯珠30发光,同时,外界气流在净化风扇40的牵引力带动下从进风口13进入到净化外壳10内的风管道16内,经过高压带水分子净化模块45处理后产生有益物质并从出风口14排出,从而对四周环境进行杀菌消毒及除异味,使室内空气保持清新。需要注意的是,灯珠驱动35及净化驱动50还可设置于风管道16内或者设置于净化外壳10内的其它合适位置;灯珠安装板37、风管道16上均开设有接线孔,用于导线连接上述元器件。以上结合最佳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描述,但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以上揭示的实施例,而应当涵盖各种根据本实施例的本质进行的修改、等效组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压电离自集露水分子净化灯泡,其特征在于:包括净化外壳、环状的安装头、接电触片、灯珠、灯珠驱动、灯罩、净化风扇、高压带水分子净化模块及净化驱动,所述净化外壳的顶部开设有安装头连接孔,所述净化外壳的底部开设有灯珠安装孔,所述安装头的下端与所述安装头连接孔相接,所述接电触片固插于所述安装头的中心孔的上端,所述灯珠固定安装于所述灯珠安装孔中且往下伸出所述净化外壳,所述灯罩的上边缘与所述净化外壳的下端的边缘相卡接且罩设于所述灯珠之外,所述净化外壳的侧壁开设有进风口及出风口,所述净化外壳内于所述进风口与所述出风口之间连接有风管道,所述净化风扇及所述高压带水分子净化模块均安装于所述风管道内,所述净化风扇的输入端与所述进风口相接通,所述净化风扇的输出端与所述高压带水分子净化模块的输入端相接通,所述高压带水分子净化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出风口相接通,所述灯珠驱动及净化驱动均安装于所述净化外壳内,所述净化风扇及所述高压带水分子净化模块均与所述净化驱动电性相接,所述灯珠驱动与所述灯珠电性相接,所述灯珠驱动及所述净化驱动均与所述接电触片电性相接,所述接电触片与电源相接,所述高压带水分子净化模块为纳米水离子模块或者纳米水离子与负离子复合模块或者静电雾化模块或者水离子模块或者羟基自由基水分子团发生装置或者纳米水离子光触媒模块或者纳米水粒子电触媒模块或者纳米水离子与纳米银粒子复合模块或者正负离子带水分子模块或者负离子带水分子模块。/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压电离自集露水分子净化灯泡,其特征在于:包括净化外壳、环状的安装头、接电触片、灯珠、灯珠驱动、灯罩、净化风扇、高压带水分子净化模块及净化驱动,所述净化外壳的顶部开设有安装头连接孔,所述净化外壳的底部开设有灯珠安装孔,所述安装头的下端与所述安装头连接孔相接,所述接电触片固插于所述安装头的中心孔的上端,所述灯珠固定安装于所述灯珠安装孔中且往下伸出所述净化外壳,所述灯罩的上边缘与所述净化外壳的下端的边缘相卡接且罩设于所述灯珠之外,所述净化外壳的侧壁开设有进风口及出风口,所述净化外壳内于所述进风口与所述出风口之间连接有风管道,所述净化风扇及所述高压带水分子净化模块均安装于所述风管道内,所述净化风扇的输入端与所述进风口相接通,所述净化风扇的输出端与所述高压带水分子净化模块的输入端相接通,所述高压带水分子净化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出风口相接通,所述灯珠驱动及净化驱动均安装于所述净化外壳内,所述净化风扇及所述高压带水分子净化模块均与所述净化驱动电性相接,所述灯珠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庆彬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申请(专利权)人:平流层复合水离子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