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滚针摩托车凸轮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432880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1 18: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摩托车配件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滚针摩托车凸轮轴,包括凸轮轴本体,凸轮轴本体的两端外壁分别开设有第一环形开槽和第二环形开槽,凸轮轴本体中心位置的外壁开设有环形凹槽,第一环形开槽的槽壁与环形凹槽的槽壁共同形成第一挡环,第二环形开槽的槽壁与环形凹槽的槽壁共同组成第二挡环,凸轮轴本体的第一环形开槽处外壁固定套接有第一滚针轴承,凸轮轴本体的第二环形开槽处外壁固定套接有第二滚针轴承,凸轮轴本体的外壁开设有多个进气孔,凸轮轴本体的左侧外壁开设有第一深孔,凸轮轴本体的右侧外壁开设有第二深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使摩托车凸轮轴具有防抱死功能,提高了摩托车驾驶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滚针摩托车凸轮轴
本技术涉及摩托车配件
,尤其涉及一种滚针摩托车凸轮轴。
技术介绍
凸轮轴是活塞发动机里的一个部件。它的作用是控制气门的开启和闭合动作。虽然在四冲程发动机里凸轮轴的转速是曲轴的一半,不过通常它的转速依然很高,而且需要承受很大的扭矩,因此设计中对凸轮轴在强度和支撑方面的要求很高,其材质一般是优质合金钢或合金钢,传统的摩托车凸轮轴如图1所示。目前的发动机凸轮轴与缸头采用滑动配合,如150CC摩托车发动机在用户极限驾驶的情况下容易出现凸轮轴抱死的情况,进而影响摩托车驾驶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发动机凸轮轴与缸头采用滑动配合,如150CC摩托车发动机在用户极限驾驶的情况下容易出现凸轮轴抱死的情况,进而影响摩托车驾驶可靠性和安全性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滚针摩托车凸轮轴。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滚针摩托车凸轮轴,包括凸轮轴本体,所述凸轮轴本体的两端外壁分别开设有第一环形开槽和第二环形开槽,所述凸轮轴本体中心位置的外壁开设有环形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滚针摩托车凸轮轴,包括凸轮轴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轮轴本体(1)的两端外壁分别开设有第一环形开槽(2)和第二环形开槽(3),所述凸轮轴本体(1)中心位置的外壁开设有环形凹槽(5),所述第一环形开槽(2)的槽壁与环形凹槽(5)的槽壁共同形成第一挡环(6),所述第二环形开槽(3)的槽壁与环形凹槽(5)的槽壁共同组成第二挡环(7),所述凸轮轴本体(1)的第一环形开槽(2)处外壁固定套接有第一滚针轴承(8),所述凸轮轴本体(1)的第二环形开槽(3)处外壁固定套接有第二滚针轴承(9),所述凸轮轴本体(1)的外壁开设有多个进气孔(10),所述凸轮轴本体(1)的左侧外壁开设有第一深孔(1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滚针摩托车凸轮轴,包括凸轮轴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轮轴本体(1)的两端外壁分别开设有第一环形开槽(2)和第二环形开槽(3),所述凸轮轴本体(1)中心位置的外壁开设有环形凹槽(5),所述第一环形开槽(2)的槽壁与环形凹槽(5)的槽壁共同形成第一挡环(6),所述第二环形开槽(3)的槽壁与环形凹槽(5)的槽壁共同组成第二挡环(7),所述凸轮轴本体(1)的第一环形开槽(2)处外壁固定套接有第一滚针轴承(8),所述凸轮轴本体(1)的第二环形开槽(3)处外壁固定套接有第二滚针轴承(9),所述凸轮轴本体(1)的外壁开设有多个进气孔(10),所述凸轮轴本体(1)的左侧外壁开设有第一深孔(11),所述凸轮轴本体(1)的右侧外壁开设有第二深孔(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滚针摩托车凸轮轴,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晓东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金桥机器制造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