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服务区安全管理用隔离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431943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1 18: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服务区安全管理用隔离带,包括两个竖向单元和设置在两个竖向单元之间的多个横向单元,所述竖向单元包括方形的竖柱,两个所述竖柱相对一侧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槽内壁上开设有多个卡孔,所述竖柱的下端固定连接有配重底座;所述横向单元包括横截面为矩形的第一杆体,所述第一杆体的两端对称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内壁通过第一弹簧弹性连接有第二杆体,且第一凹槽与第二杆体横向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杆体的端部与卡槽卡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两个竖向单元与多个横向单元之间的配合,能调整隔离带的宽度,适用于修缮区域不同外围宽度以及恢复程度,实用性较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服务区安全管理用隔离带
本技术属于隔离带
,尤其涉及一种服务区安全管理用隔离带。
技术介绍
在服务区中,由于地基、下水道、草坪等需要修缮,且来往车辆行人较多,为了避免修缮区域与车辆、行人之间因接触而同时发生损伤,通常需要在外围设立隔离带。现有的隔离带结构固定且形状单一,不能根据外围宽度调整自身宽度,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一种服务区安全管理用隔离带,以解决现有隔离带不能调整自身宽度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服务区安全管理用隔离带,包括两个竖向单元和设置在两个竖向单元之间的多个横向单元,所述竖向单元包括方形的竖柱,两个所述竖柱相对一侧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槽内壁上开设有多个卡孔,所述竖柱的下端固定连接有配重底座。优选的,所述横向单元包括横截面为矩形的第一杆体,所述第一杆体的两端对称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内壁通过第一弹簧弹性连接有第二杆体,且第一凹槽与第二杆体横向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杆体的端部与卡槽卡接,两个所述第二杆体相背一端均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内壁通过第二弹簧弹性连接有卡柱,且第二凹槽与卡柱横向滑动连接,所述卡柱与卡孔卡接配合,所述卡柱靠近第二弹簧的一侧上端开设有第三凹槽,所述第三凹槽通过第三弹簧弹性连接有拨杆,且拨杆与第三凹槽竖向滑动连接,所述拨杆的上端贯穿第二凹槽。优选的,所述第二杆体上端开设有与第二凹槽连通且供拨杆横向滑动连接的第二活动槽。优选的,所述第一杆体的上端开设有与第一凹槽连通且供拨杆移动的第一活动槽。优选的,所述卡槽呈燕尾状,所述第二杆体的端部呈燕尾状。优选的,所述第一杆体与第二杆体的两侧均胶合固定有警示带。优选的,所述第一凹槽的端部开设有与第二杆体端部相符的第四凹槽。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服务区安全管理用隔离带的优点在于:1、通过两个竖向单元与多个横向单元之间的配合,能调整隔离带的宽度,适用于修缮区域不同外围宽度以及恢复程度,实用性较高。2、设置警示带使其可在夜晚对人警示,避免发生误碰;3、通过设置第三弹簧、拨杆、第二弹簧和卡柱,使拨杆可对完全收纳至第一凹槽的第二杆体限位,解除卡孔对卡柱的限位,一举两得,使用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服务区安全管理用隔离带正面的结构透视图;图2为图1中A处放大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服务区安全管理用隔离带部分俯视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竖向单元、11卡槽、12卡孔、13竖柱、2横向单元、21第一杆体、211第一凹槽、212第一活动槽、22第一弹簧、23第二杆体、231第二凹槽、232第二活动槽、24第二弹簧、25卡柱、251第三凹槽、26第三弹簧、27拨杆、3警示带。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参照图1-3,一种服务区安全管理用隔离带,包括竖向单元1和设置在两个竖向单元1之间的多个横向单元2,竖向单元1包括方形的竖柱13,两个竖柱13相对一侧开设有卡槽11,卡槽11内壁上开设有多个卡孔12,竖柱13的下端固定连接有配重底座,降低重心更稳定。横向单元2包括横截面为矩形的第一杆体21,第一杆体21的两端对称开设有第一凹槽211,第一凹槽211内壁通过第一弹簧22弹性连接有第二杆体23,且第一凹槽211与第二杆体23横向滑动连接,第二杆体23的长度小于第一凹槽211的深度,第二杆体23可完全收入第一凹槽211,第二杆体23的端部与卡槽11卡接,两个第二杆体23相背一端均开设有第二凹槽231,第二凹槽231内壁通过第二弹簧24弹性连接有卡柱25,且第二凹槽231与卡柱25横向滑动连接,卡柱25与卡孔12卡接配合,卡柱25靠近第二弹簧24的一侧上端开设有第三凹槽251,第三凹槽251通过第三弹簧26弹性连接有拨杆27,且拨杆27与第三凹槽251竖向滑动连接,拨杆27的上端贯穿第二凹槽231。第二杆体23上端开设有与第二凹槽231连通且供拨杆27横向滑动连接的第二活动槽232,此时的拨杆27突出第二活动槽232。第一杆体21的上端开设有与第一凹槽211连通且供拨杆27移动的第一活动槽212,有可供人手指拨动的空间。卡槽11呈燕尾状,第二杆体23的端部呈燕尾状,对第二杆体23进行限位,且此时第二杆体23与第一杆体21之间形成固定长度。第一杆体21与第二杆体23的两侧均胶合固定有警示带3,在夜晚时起到警示作用。第一凹槽211的端部开设有与第二杆体23端部相符的第四凹槽,且第四凹槽同样呈燕尾状,目的是也可以收纳第二杆体23的端部。本技术中,配重底座起到降低竖向单元1重心的作用,可根据修缮区域的宽度与恢复程度来设定两个竖向单元1之间的宽度和横向单元2的数量。通常情况下,第一弹簧22为压缩态,第二杆体23收纳至第一凹槽211内,拨杆27在第三弹簧26的弹力下突出并位于第一活动槽212内进行限位;根据修缮区域的宽度来对称放置两个竖向单元1,在安装横向单元2时,先向下按压拨杆27使压缩第三弹簧26直至拨杆27上端低于第一凹槽211,通过第一活动槽212相背拨动第二杆体23直至拨杆27恢复自由态,则第二杆体23便会在第一弹簧22弹力下自由伸长,并朝向第一杆体21方向拨动拨杆27使卡柱25收入第三凹槽251内,根据两个竖向单元1之间的宽度,使第二杆体23端部部分从上至下卡入卡槽11,移动至合适位置后放松拨杆27,拨杆27便会在第三弹簧26弹力下自动卡入卡孔12内,完成横向单元2的位置固定,横向单元2则可自动适应两个竖向单元1之间宽度。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服务区安全管理用隔离带,包括两个竖向单元(1)和设置在两个竖向单元(1)之间的多个横向单元(2),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单元(1)包括方形的竖柱(13),两个所述竖柱(13)相对一侧开设有卡槽(11),所述卡槽(11)内壁上开设有多个卡孔(12),所述竖柱(13)的下端固定连接有配重底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服务区安全管理用隔离带,包括两个竖向单元(1)和设置在两个竖向单元(1)之间的多个横向单元(2),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单元(1)包括方形的竖柱(13),两个所述竖柱(13)相对一侧开设有卡槽(11),所述卡槽(11)内壁上开设有多个卡孔(12),所述竖柱(13)的下端固定连接有配重底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服务区安全管理用隔离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单元(2)包括横截面为矩形的第一杆体(21),所述第一杆体(21)的两端对称开设有第一凹槽(211),所述第一凹槽(211)内壁通过第一弹簧(22)弹性连接有第二杆体(23),且第一凹槽(211)与第二杆体(23)横向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杆体(23)的端部与卡槽(11)卡接,两个所述第二杆体(23)相背一端均开设有第二凹槽(231),所述第二凹槽(231)内壁通过第二弹簧(24)弹性连接有卡柱(25),且第二凹槽(231)与卡柱(25)横向滑动连接,所述卡柱(25)与卡孔(12)卡接配合,所述卡柱(25)靠近第二弹簧(24)的一侧上端开设有第三凹槽(251),所述第三凹槽(251)通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世民唐耀祥杨优喜孙林梅刘珂贾渊赵嘉璇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交通实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