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后浇带用支模结构
本申请涉及建筑施工结构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后浇带用支模结构。
技术介绍
后浇带是指:为适应环境温度变化、混凝土收缩、结构不均匀沉降等因素影响,在梁、板、墙等平面结构中预留的具有一定宽度且经过一定时间后再浇筑的混凝土带。在后浇带施工时需要支设模板,对于楼板、基础面等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后浇带施工,在板面上通常捆扎有底筋。现有相关技术中针对该种结构的施工过程为:在底筋上竖直焊接短钢筋,多个短钢筋沿着后浇带的长度方向排布,然后在多个短钢筋上采用铁丝网围住,钢丝网最终成为两侧的模板;然后再在短钢筋的上表面水平焊接止水板,在止水板的上表面焊接第二层短钢筋,并绑扎固定钢丝网,形成第二层模板。模板在浇筑时将后浇带长度方向两侧的混凝土与后浇带内部隔离。上述中的未改进前的支模结构采用钢丝网支模,由于钢丝网刚度差、易变形,在将后浇带长度方向两侧的混凝土进行浇筑后,混凝土很容易将钢丝网挤压变形,导致混凝土断面处凹凸不平,后期混凝土成型后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对后浇带钢丝网内侧的混凝土进行凿除,最终造成施工的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后浇带用支模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后浇带底筋(9)上的支撑结构(1)以及水平设置在支撑结构(1)上的止水板(2),所述止水板(2)位于后浇带长度方向的两侧各设有一个,所述止水板(2)上表面均竖直设有侧板(3),所述止水板(2)以及侧板(3)的长度方向平行后浇带的长度方向,位于两个止水板(2)上的侧板(3)之间设有加固组件(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后浇带用支模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后浇带底筋(9)上的支撑结构(1)以及水平设置在支撑结构(1)上的止水板(2),所述止水板(2)位于后浇带长度方向的两侧各设有一个,所述止水板(2)上表面均竖直设有侧板(3),所述止水板(2)以及侧板(3)的长度方向平行后浇带的长度方向,位于两个止水板(2)上的侧板(3)之间设有加固组件(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后浇带用支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1)包括分别水平设置在后浇带长度方向两侧的底板(11)以及分别竖直设置在两个底板(11)上表面的支撑板(12),所述止水板(2)固定连接在支撑板(12)顶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后浇带用支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1)与支撑板(12)的竖直侧面之间设有加强筋(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后浇带用支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组件(4)包括垂直设置在其中一个侧板(3)竖直侧面上的主螺纹杆(41)、垂直另一侧板(3)竖直侧面设置的副螺纹杆(42)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成,高钰,张辉,钱敏强,
申请(专利权)人:圣峰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