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拆卸的装配式墙地收口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8431143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1 18: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拆卸的装配式墙地收口系统,涉及建筑装饰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包括基层墙体和地面,所述基层墙体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竖龙骨,所述竖龙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M型龙骨,所述M型龙骨的右侧设置有加固螺栓,且加固螺栓依次贯穿M型龙骨、竖龙骨和基层墙体并延伸至基层墙体的内部,所述M型龙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基层板,所述基层板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踢脚线连接底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踢脚线连接底板和分体式盖板,解决传统踢脚不可拆卸更换的问题的同时,为集成墙板更换提供拆卸空间,大幅提升了装配式内装的工序合理性,维护简便性,从而提高了装修的耐久度和可更换性。此设计具有良好的经济效应和社会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拆卸的装配式墙地收口系统
本技术涉及建筑装饰
,更具体地说是一种可拆卸的装配式墙地收口系统。
技术介绍
装配式内装通过采用装配化设计和加工工艺,在工厂将装饰基层和装饰面层集成一体,实现现场干法施工、快速安装,改变了传统装修现场大量裁切和湿作业的现状,具有施工便捷、节水节材、健康环保等优点,装配式内装按施工部位可分为天花、墙面、地面以及收边收口四大体系,其中收边收口体系需要解决天花、墙面和地面块材的固定、连接和密封问题,是装配式内装的核心环节之一,现有技术的墙面和地面收口一般采用传统的踢脚线条,在一般的场景设计效果一般要求踢脚为暗装,即集成墙面块材落于踢脚凹槽内固定。这种传统技术的安装顺序,是在完成地面面材施工并安装踢脚后,才能安装墙面材料,这种工序带来一个重要的弊端就是,地面面层施工后其他墙面和天花作业,登高、施工及搬运材料容易对地面成品造成破坏,另一方面踢脚线一般为金属制品,长时间使用后由于日常磕碰,不可避免的出现划痕、印迹等不可修复的破坏,更是由于墙板固定于踢脚卡槽内,如需更换踢脚必须将墙板全部拆出,在实际生活中是属于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拆卸的装配式墙地收口系统,包括基层墙体(1)和地面(2),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层墙体(1)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竖龙骨(3),所述竖龙骨(3)的右侧固定连接有M型龙骨(4),所述M型龙骨(4)的右侧设置有加固螺栓(5),且加固螺栓(5)依次贯穿M型龙骨(4)、竖龙骨(3)和基层墙体(1)并延伸至基层墙体(1)的内部,所述M型龙骨(4)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基层板(7),所述基层板(7)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踢脚线连接底板(9),所述基层板(7)的右侧固定连接有集成墙板(12),所述集成墙板(12)的底部和踢脚线连接底板(9)的顶部相接触,所述地面(2)的顶部铺设有地板(11),所述踢脚线连接底板(9)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拆卸的装配式墙地收口系统,包括基层墙体(1)和地面(2),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层墙体(1)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竖龙骨(3),所述竖龙骨(3)的右侧固定连接有M型龙骨(4),所述M型龙骨(4)的右侧设置有加固螺栓(5),且加固螺栓(5)依次贯穿M型龙骨(4)、竖龙骨(3)和基层墙体(1)并延伸至基层墙体(1)的内部,所述M型龙骨(4)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基层板(7),所述基层板(7)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踢脚线连接底板(9),所述基层板(7)的右侧固定连接有集成墙板(12),所述集成墙板(12)的底部和踢脚线连接底板(9)的顶部相接触,所述地面(2)的顶部铺设有地板(11),所述踢脚线连接底板(9)的右侧卡接有分体式盖板(10),所述分体式盖板(10)的底部和地板(11)相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拆卸的装配式墙地收口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竖龙骨(3)右侧设置有固定调平件(301),所述竖龙骨(3)和M型龙骨(4)通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祖公博罗禧娣石朝雄武文妙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广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