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声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430863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发声装置。在音圈上设置有至少两组定心支片,至少两组定心支片分别设置在靠近所述振膜的第一位置和远离所述振膜的第二位置;至少两组所述定心支片至少包括第一定心支片和第二定心支片;第一定心支片具有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连接于所述音圈,第二连接部固定在发声装置上;在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之间具有平面弹性件,平面弹性件从第一连接部向所述第二连接部弯曲延伸,并且与第一连接部位于同一平面内;第二定心支片具有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第一固定部连接于所述音圈,第二固定部固定在发声装置上;本发明专利技术发声装置的音圈上设置至少两组定心支片;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专利技术提高了音圈在发声装置内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发声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声转换
,具体地涉及一种发声装置。
技术介绍
定心支片是发声装置的基本构件之一,它的作用主要是确保音圈在磁间隙中的正确位置,保持音圈在受力时,振动系统只沿轴向往复运动和提供振动系统作往复运动时的弹力。目前传统的发声装置,例如在大喇叭装置中,通常在音圈骨架上固定设置一个定心支片,而且定心支片呈弹波状;一方面传统的定心支片的设置位置并不能够很好的保证音圈在发声装置的位置;另一方面传统的定心支片的结构使得在大喇叭沿其振动方向上的高度增加。因此为了解决上述的任意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型的发声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发声装置。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发声装置。所述发声装置包括振膜和驱动所述振膜振动的音圈;在所述音圈上设置有至少两组定心支片,至少两组所述定心支片分别设置在靠近所述振膜的第一位置和远离所述振膜的第二位置;至少两组所述定心支片至少包括第一定心支片和第二定心支片;所述第一定心支片具有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连接于所述音圈,第二连接部固定在所述发声装置上;在所述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之间具有平面弹性件,所述平面弹性件从第一连接部向所述第二连接部弯曲延伸,并且与所述第一连接部位于同一平面内;所述第二定心支片具有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所述第一固定部连接于所述音圈,第二固定部固定在所述发声装置上;所述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之间具有连接臂,所述连接臂呈波浪形。可选地,所述音圈包括音圈本体和骨架,所述音圈本体绕制在所述骨架外,与所述骨架形成有高度差的圆管形;所述第一位置为所述骨架的侧面;所述第二位置为所述音圈本体的靠近其端面的侧面。可选地,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定心支片固定在第一位置;所述第一定心支片的第一连接部与其相邻的其中一个第一定心支片的第一连接部通过连接桥固定;所述第二定心支片呈分段方式固定在第二位置。可选地,所述连接桥为凸型结构,所述凸型结构贴合于所述音圈的侧面。可选地,所述第二定心支片套设在所述第一位置;所述第一定心支片呈阵列方式均匀固定在第二位置。可选地,所述发声装置还包括壳体,导电端子配置为注塑在所述壳体上;所述音圈通过连接线与所述导电端子连接。可选地,所述发声装置还包括盆型的U铁,所述U铁的盆腔内设有磁铁,所述音圈设置在所述U铁的盆腔内并受到所述磁铁的磁场作用;所述U铁上开设有缺口,在第二位置处设置的定心支片穿过所述缺口连接至所述音圈。可选地,所述平面弹性件沿第一连接部向第二连接部方向向外扩散,所述平面弹性件形成扩散角度,所述扩散角度不小于10°。可选地,所述第一定心支片由金属线一体绕制而成。可选地,所述第一定心支片由磷青铜、铁线、钢线、合金线中的任意一种成型;所述第二定心支片由纤维、棉布、混纺或者金属材料中的任意一种成型。可选地,所述第一定心支片的谐振频率F0为50~300Hz。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发声装置,其中发声装置的音圈上设置至少两组定心支片;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提高了音圈在发声装置内振动的稳定性。其中本专利技术发声装置的第一定心支片可选择采用金属材质绕制而成,能够通过降低谐振频率和总谐波失真等优化产品的声学性能。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附图说明被结合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并且连同其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图1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发声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所示为第一实施例中发声装置的部分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发声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中发声装置的部分内部结构示意图。图5所示为本专利技术发声装置中设置第一定心支片与现有技术中仅应用第二定心支片时的阻抗曲线图。图6所示为本专利技术发声装置中设置第一定心支片与现有技术中仅应用第二定心支片时的失真曲线图。具体实施方式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例子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例子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发声装置。所述发声装置包括振膜和驱动所述振膜振动的音圈;在所述音圈上设置有至少两组定心支片,至少两组所述定心支片分别设置在靠近所述振膜的第一位置和远离所述振膜的第二位置;至少两组所述定心支片至少包括第一定心支片和第二定心支片;所述第一定心支片具有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连接于所述音圈,第二连接部固定在所述发声装置上;在所述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之间具有平面弹性件,所述平面弹性件从第一连接部向所述第二连接部弯曲延伸,并且与第一连接部位于同一平面内;所述第二定心支片具有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所述第一固定部连接于所述音圈,第二固定部固定在所述发声装置上;所述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之间具有连接臂,所述连接臂呈波浪形。本例子中,发声装置的音圈上设置至少两组定心支片;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提高了音圈在发声装置内的稳定性。其中本专利技术发声装置的第一定心支片可选择采用金属材质绕制而成,能够通过降低谐振频率和总谐波失真等优化产品的声学性能。在一个例子中,如图1~图2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发声装置100的结构示意图。发声装置包括振膜和驱动所述振膜振动的音圈。所述音圈包括音圈本体104和骨架103,所述骨架103为圆管形,所述音圈本体104绕制在所述骨架外,形成与所述骨架103具有高度差的圆管形。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方式中仅以圆形的发声装置作为示例进行说明,但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本例子中音圈上设置有两组定心支片;其中两组定心支片包括第一定心支片105和第二定心支片106。所述第一定心支片105具有第一连接部1051和第二连接部1053,所述第一连接部1051连接于所述音圈,第二连接部1053固定在所述发声装置上;在所述第一连接部1051和第二连接部1053之间具有平面弹性件1052,所述平面弹性件1052从第一连接部1051向所述第二连接部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声装置包括振膜和驱动所述振膜振动的音圈;在所述音圈上设置有至少两组定心支片,至少两组所述定心支片分别设置在靠近所述振膜的第一位置和远离所述振膜的第二位置;/n至少两组所述定心支片至少包括第一定心支片和第二定心支片;/n所述第一定心支片具有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连接于所述音圈,第二连接部固定在所述发声装置上;在所述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之间具有平面弹性件,所述平面弹性件从第一连接部向所述第二连接部弯曲延伸,并且与所述第一连接部位于同一平面内;/n所述第二定心支片具有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所述第一固定部连接于所述音圈,第二固定部固定在所述发声装置上;所述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之间具有连接臂,所述连接臂呈波浪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声装置包括振膜和驱动所述振膜振动的音圈;在所述音圈上设置有至少两组定心支片,至少两组所述定心支片分别设置在靠近所述振膜的第一位置和远离所述振膜的第二位置;
至少两组所述定心支片至少包括第一定心支片和第二定心支片;
所述第一定心支片具有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连接于所述音圈,第二连接部固定在所述发声装置上;在所述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之间具有平面弹性件,所述平面弹性件从第一连接部向所述第二连接部弯曲延伸,并且与所述第一连接部位于同一平面内;
所述第二定心支片具有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所述第一固定部连接于所述音圈,第二固定部固定在所述发声装置上;所述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之间具有连接臂,所述连接臂呈波浪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音圈包括音圈本体和骨架,所述音圈本体绕制在所述骨架外,与所述骨架形成有高度差;
所述第一位置为所述骨架的侧面;
所述第二位置为所述音圈本体的靠近其端面的侧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定心支片固定在第一位置;所述第一定心支片的第一连接部与其相邻的其中一个第一定心支片的第一连接部通过连接桥固定;
所述第二定心支片呈分段方式固定在第二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健斌强寿松刘春发
申请(专利权)人: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