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晓玲专利>正文

一种人防工程隔震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430549 阅读:7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人防工程隔震装置,属于隔震装置技术领域,包括顶板和底板,顶板位于底板的上方,底板的顶部中间连接有伸缩杆,伸缩杆的外表面套接有弹簧,底板的一侧固定有支撑杆,支撑杆的顶部连接有安装件,底板的底部一侧设置有第一滑槽,该种人防工程隔震装置,设置有支撑杆、第一滑槽、安装件和滑轮,使用者可以通过伸缩杆和弹簧对该种隔震装置进行减震,在底板的顶部一侧连接有支撑杆,支撑杆的顶部通过安装件设置有滑轮,在使用隔震的过程中,通过将滑轮在第一滑槽内部滑动,且滑轮采用橡胶材料制作而成,从而对该种人防工程隔震装置进行二次隔震,提高了该种人防工程隔震装置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人防工程隔震装置
本技术涉及隔震装置
,具体为一种人防工程隔震装置。
技术介绍
人民防空是政府动员和组织人民群众防备敌人空中袭击、消除后果采取的措施和行动,简称人防,它同要地防空、野战防空共同组成国土防空体系,是现代国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方面,是现代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利国利民的社会公益事业,隔震支座是指结构为达到隔震要求而设置的支承装置,是在上部结构与地基之间增加隔震层,安装橡胶隔震支座,起到与地面的软连接,通过这样的技术,可以把地震80%左右的能量抵消掉,例如叠层橡胶支座(或称隔震橡胶支座、夹层橡胶垫等),它是一种水平刚度较小而竖向刚度较大的结构构件,可承受大的水平变形,可作为承重体系的一部分。现有的人防工程隔震装置在使用过程中,结构较为简单,从而导致隔震效果不是特别好,从而降低了人防工程隔震装置的工作效率,而且在使用过程中,隔震装置往往为一个整体,当只有部分区域需要隔震时,难以将其独立出,从而导致使用者使用起来不便利,影响了人防工程隔震装置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思路
<br>本技术的目的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人防工程隔震装置,包括顶板(1)和底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1)位于底板(2)的上方,所述底板(2)的顶部中间连接有伸缩杆(3),所述伸缩杆(3)的外表面套接有弹簧(4),所述底板(2)的一侧固定有支撑杆(7),所述支撑杆(7)的顶部连接有安装件(14),所述顶板(1)的底部一侧设置有第一滑槽(5),所述安装件(14)的一侧延伸至第一滑槽(5)的内部并设置有滑轮(6),两个所述顶板(1)的顶部一侧均设置有多个固定件(8),所述顶板(1)的一侧开设有第二滑槽(12),所述第二滑槽(12)的内部设置有活动杆(11),所述活动杆(11)的顶部连接有延伸至顶板(1)顶部的拉杆(1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人防工程隔震装置,包括顶板(1)和底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1)位于底板(2)的上方,所述底板(2)的顶部中间连接有伸缩杆(3),所述伸缩杆(3)的外表面套接有弹簧(4),所述底板(2)的一侧固定有支撑杆(7),所述支撑杆(7)的顶部连接有安装件(14),所述顶板(1)的底部一侧设置有第一滑槽(5),所述安装件(14)的一侧延伸至第一滑槽(5)的内部并设置有滑轮(6),两个所述顶板(1)的顶部一侧均设置有多个固定件(8),所述顶板(1)的一侧开设有第二滑槽(12),所述第二滑槽(12)的内部设置有活动杆(11),所述活动杆(11)的顶部连接有延伸至顶板(1)顶部的拉杆(10),另一个所述顶板(1)的一侧开设有凹槽(13),所述顶板(1)的内部中间设置有摩擦块(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防工程隔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4)位于顶板(1)和底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晓玲
申请(专利权)人:陈晓玲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