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剑峰专利>正文

一种地基基础工程用打夯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429558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1 18: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地基基础工程用打夯机,涉及打夯机技术领域,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底部设置有震动体,且震动体顶部安装有延伸至外壳内部的震动机,所述震动体底部设置有震动板,且震动体顶部设置有与震动机配合并延伸至外壳内部顶部的油箱,所述外壳内部两端底端皆设置有贯穿并延伸至外壳两侧外部的转动滚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的转动滚轴调整行走杆的位置,移动时将行走杆放下,再结合行走杆末端的电动滚轴带动设备整治进行移动,有效的解决了短距离移动困难的问题,使设备具备了一定的自走能力;且通过平衡轴、平衡杆及推拉杆的配合对把手的高度进行调整,且调整后把手仍然保持平行状态,方便不同身高的操作员对设备进行操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基基础工程用打夯机
本技术涉及打夯机
,具体为一种地基基础工程用打夯机。
技术介绍
打夯机多用于建设时对地基进行打平、夯实,夯土机夯实粘性土壤的效果较佳,但其夯锤面积有限,不宜用于大面积土方的夯实作业,对于砂土、砾石则需另选用振动捣固机予以捣实。但现有打夯机底部为平板结构的震动板,导致非工作状态下移动困难,即使只进行短距离移动,也往往需要皮卡搬运或者多人共同抬起运走,不具备自走能力,且工作时由于震动需要操作人员牢牢控制住把手,但现有打夯机把手高度固定,身高较矮的操作员操作起来困难,身高较高的操作员需要弯腰操作十分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现有地基基础工程用打夯机没有自走能力、把手高度固定的问题,提供一种地基基础工程用打夯机。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地基基础工程用打夯机,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底部设置有震动体,且震动体顶部安装有延伸至外壳内部的震动机,所述震动体底部设置有震动板,且震动体顶部设置有与震动机配合并延伸至外壳内部顶部的油箱,所述外壳内部两端底端皆设置有贯穿并延伸至外壳两侧外部的转动滚轴,且转动滚轴两侧设置有一对行走杆,一对所述行走杆之间转动连接有电动滚轴,所述外壳两侧远离震动机一端设置有两对平衡轴,且两对平衡轴两侧设置有四组平衡杆,四组所述平衡杆之间连接有推拉杆,且推拉杆远离外壳一端设置有把手。优选地,所述震动机与震动体之间连接有震动机底座,且震动机输出端与震动体内部连接有皮带。优选地,所述油箱顶部设置有贯穿并延伸至外壳顶部的油箱盖,所述油箱盖与外壳之间连接有密封圈。优选地,所述推拉杆与平衡杆之间连接有销轴,所述把手外侧设置有开关。优选地,所述外壳两端上部皆设置有四组与电动滚轴配合的挂钩,所述转动滚轴外侧套接有与震动体及外壳内部连接的固定块。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设置的转动滚轴调整行走杆的位置,工作状态时将行走杆抬起,移动时将行走杆放下,再结合行走杆末端的电动滚轴带动设备整治进行移动,有效的解决了短距离移动困难的问题,使设备具备了一定的自走能力;且通过平衡轴、平衡杆及推拉杆的配合对把手的高度进行调整,且调整后把手仍然保持平行状态,方便不同身高的操作员对设备进行操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侧剖图;图2为本技术的侧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俯视图。图中:1、外壳;2、震动机;3、油箱;4、油箱盖;5、挂钩;6、固定块;7、转动滚轴;8、震动机底座;9、行走杆;10、电动滚轴;11、震动板;12、震动体;13、平衡杆;14、销轴;15、推拉杆;16、平衡轴;17、把手。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设置”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下面根据本技术的整体结构,对其实施例进行说明。本技术中提到的转动滚轴(DGDD55)、电动滚轴(DGDD70)均可在市场或者私人订购所得。请参阅图1-4,一种地基基础工程用打夯机,包括外壳1,外壳1底部设置有震动体12,且震动体12顶部安装有延伸至外壳1内部的震动机2,震动体12底部设置有震动板11,且震动体12顶部设置有与震动机2配合并延伸至外壳1内部顶部的油箱3,外壳1内部两端底端皆设置有贯穿并延伸至外壳1两侧外部的转动滚轴7,且转动滚轴7两侧设置有一对行走杆9,一对行走杆9之间转动连接有电动滚轴10,外壳1两侧远离震动机2一端设置有两对平衡轴16,且两对平衡轴16两侧设置有四组平衡杆13,四组平衡杆13之间连接有推拉杆15,且推拉杆15远离外壳1一端设置有把手17。本技术通过设置的转动滚轴7调整行走杆9的位置,工作状态时将行走杆9抬起,移动时将行走杆9放下,再结合行走杆9末端的电动滚轴10带动设备整治进行移动,有效的解决了短距离移动困难的问题,使设备具备了一定的自走能力;且通过平衡轴16、平衡杆13及推拉杆15的配合对把手17的高度进行调整,且调整后把手仍然保持平行状态,方便不同身高的操作员对设备进行操作。请着重参阅图1,震动机2与震动体12之间连接有震动机底座8,且震动机2输出端与震动体12内部连接有皮带,本技术通过皮带将动力传输至震动体12。请着重参阅图1和图4,油箱3顶部设置有贯穿并延伸至外壳1顶部的油箱盖4,油箱盖4与外壳1之间连接有密封圈,本技术通过密封圈减少外壳1与油箱盖4之间的共震。请着重参阅图4,推拉杆15与平衡杆13之间连接有销轴14,把手17外侧设置有开关,本技术通过销轴14对把手17的高度进行锁定,并通过开关控制设备启动与行走。请着重参阅图3和图4,外壳1两端上部皆设置有四组与电动滚轴10配合的挂钩5,转动滚轴7外侧套接有与震动体12及外壳1内部连接的固定块6,本技术通过挂钩5对电动滚轴10进行简单的固定。工作原理:先接通电源,并向油箱3内注入燃料,施工时震动机2通过油箱3汲取燃料,并通过皮带将动力传输至震动体12,震动体12内部曲柄连杆带动夯锤对底部的震动板11进行冲击震动,通过震动板11对地基进行夯实,施工时转动滚轴7带动行走杆9上扬,使电动滚轴10举起,并通过挂钩5对电动滚轴10进行简单的固定,施工完进行移动时通过转动滚轴7带动行走杆9下放并将设备整体略微抬起,使电动滚轴10与地面接触,通过电动滚轴10自转带动设备移动,当遇到不同身高的操作员时接触销轴14的锁定,并拉动把手,通过平衡轴16、平衡杆13及推拉杆15的配合对把手17的高度进行调整,调整完后将销轴14锁定,调整后把手仍然保持平行状态,方便不同身高的操作员对设备进行操作。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地基基础工程用打夯机,包括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底部设置有震动体(12),且震动体(12)顶部安装有延伸至外壳(1)内部的震动机(2),所述震动体(12)底部设置有震动板(11),且震动体(12)顶部设置有与震动机(2)配合并延伸至外壳(1)内部顶部的油箱(3),所述外壳(1)内部两端底端皆设置有贯穿并延伸至外壳(1)两侧外部的转动滚轴(7),且转动滚轴(7)两侧设置有一对行走杆(9),一对所述行走杆(9)之间转动连接有电动滚轴(10),所述外壳(1)两侧远离震动机(2)一端设置有两对平衡轴(16),且两对平衡轴(16)两侧设置有四组平衡杆(13),四组所述平衡杆(13)之间连接有推拉杆(15),且推拉杆(15)远离外壳(1)一端设置有把手(1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基基础工程用打夯机,包括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底部设置有震动体(12),且震动体(12)顶部安装有延伸至外壳(1)内部的震动机(2),所述震动体(12)底部设置有震动板(11),且震动体(12)顶部设置有与震动机(2)配合并延伸至外壳(1)内部顶部的油箱(3),所述外壳(1)内部两端底端皆设置有贯穿并延伸至外壳(1)两侧外部的转动滚轴(7),且转动滚轴(7)两侧设置有一对行走杆(9),一对所述行走杆(9)之间转动连接有电动滚轴(10),所述外壳(1)两侧远离震动机(2)一端设置有两对平衡轴(16),且两对平衡轴(16)两侧设置有四组平衡杆(13),四组所述平衡杆(13)之间连接有推拉杆(15),且推拉杆(15)远离外壳(1)一端设置有把手(1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基基础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剑峰
申请(专利权)人:刘剑峰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