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闸机光幕安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429238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1 18: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闸机光幕安装结构,包括多个并排设置的闸机箱本体,每个闸机箱上设置有控制器、红外传感器、闸门,每个闸机箱本体上设置有两排红外线传感器,分别位于闸机箱侧面的顶端与底端横向排布,每排所述红外传感器设置有两个感应节点,每排所述红外传感器被两个感应节点分为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第三阶段,所述闸门位于第二阶段,所述闸机箱侧面的两个第一阶段之间竖直设置有光幕,所述两个闸机箱之间的地面设置有重力感应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了一种结合光幕、红外传感器以及重力感应装置的安全严格识别单人通过的闸机光幕结构,有效避免一刷多入及无法识别的状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闸机光幕安装结构
本技术涉及闸机光幕
,尤其涉及一种闸机光幕安装结构。
技术介绍
闸机,又称AFC,是一种通道阻挡装置(通道管理设备),主要应用于城市轨道交通管理当中,用于管理人流并规范行人出入,主要应用于地铁闸机系统、收费检票闸机系统,因此形成了付费区与非付费区。其最基本最核心的功能是实现一次只通过一人,可用于各种收费、门禁场合的入口通道处。现有的光幕包括安装在闸机两侧的红外线发射器和接收器,发射器可依次发射红外探测光束,接收器依次循环探测这些光束,从而在闸机平面形成几束至上百束的红外保护光幕。当乘客或物体进出闸机平面,阻挡了红外光幕扫描过程中的任何一束,光幕控制系统就会探知,并输出信号给闸机系统,使正在关门的闸机反转打开,从而起到保护乘客的目的。但是闸机需要单人刷卡进入,总有人可以钻空子紧贴着出去。而对于一些儿童及个子矮的人群无法被扫描到容易造成无法通过的现象,对通过闸机造成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
技术介绍
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涉及一种闸机光幕安装结构,根据上述问题,设计了一种结合光幕、红外传感器以及重力感应装置的安全严格识别单人通过的闸机光幕结构,有效避免一刷多入及无法识别的状况。本技术涉及一种闸机光幕安装结构,包括多个并排设置的闸机箱本体,每个闸机箱上设置有控制器、红外传感器、闸门,每个闸机箱本体上设置有两排红外线传感器,分别位于闸机箱侧面的顶端与底端横向排布,每排所述红外传感器设置有两个感应节点,每排所述红外传感器被两个感应节点分为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第三阶段,所述闸门位于第二阶段,所述闸机箱侧面的两个第一阶段之间竖直设置有光幕,所述两个闸机箱之间的地面设置有重力感应装置。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可以将人分三个阶段识别,当人通过光幕后,所述红外传感器开始识别,当通过第一阶段后,所述闸门打开,通过第二阶段后,闸门关闭,识别全面,上下无死角。进一步的,所述光幕包括多个激光发射器,可形成肉眼可见的激光墙。通过采用上述方案,解决一些孩童无法识别的现象。进一步的,所述激光发射器的另一端闸机箱侧面设置有激光接收器。通过采用上述方案,用于检测是否有人经过。进一步的,所述光幕与每排红外线传感器都垂直。通过采用上述方案,有助于检测人是否通过,减少红外传感器工作时长。进一步的,所述闸机箱上还设置有报警器和警报灯。通过采用上述方案,通过每个阶段的人与重力感应装置识别到的人体数量一致确保单人通过,否则报警器发出鸣响,警报灯闪烁。进一步的,所述报警器、警报灯、红外线传感器、闸门、红外接收器、光幕与控制器电性相连。通过采用上述方案,有助于控制,实现自动化操作。进一步的,所述闸机箱上还设置有射频识别模块。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只有识别到正确的信息才会启动光幕识别,节省电力及工作时长。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闸机箱;2、红外传感器;3、感应节点;31、第一阶段;32、第二阶段;33、第三阶段;4、光幕;41、激光发射器;42、激光接收器;5、重力感应装置;6、报警器;7、警报灯;8、射频识别模块;9、闸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本技术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和讨论,显然,这里所描述的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例,并不是全部的实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为了便于对本技术实施例的理解,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具体实施例为例作进一步的解释说明,且各个实施例不构成对本技术实施例的限定。本技术的实施例1参照图1所示,包括多个并排设置的闸机箱1本体,每个闸机箱1上设置有控制器、红外传感器2、闸门9,每个闸机箱1本体上设置有两排红外线传感器2,分别位于闸机箱1侧面的顶端与底端横向排布,所述每排红外传感器2设置有两个感应节点3,每排所述红外传感器2被两个感应节点3分为第一阶段31、第二阶段32、第三阶段33。所述闸门9位于第二阶段32,所述闸机箱1侧面的两个第一阶段31之间竖直设置有光幕4,所述两个闸机箱1之间的地面设置有重力感应装置5。所述光幕4包括多个激光发射器41和激光接收器42,分别位于两个闸机箱1相对的侧面,当激光接收器42检测不到信号时,证明有人通过,所述第一阶段31的红外传感器2开始工作,当第一节点31与第二节点32之间的感应节点3感应到信号时,所述第二阶段32的红外传感器2开始工作,同时所述闸门9打开,当第二阶段32与第三阶段33之间的感应节点3感应到信号时,所述第三阶段33的红外传感器2开始检测,当人通过第二阶段32与第三阶段33之间的感应节点3时,关闭闸门9。所述闸机箱1本体上还设置有警报灯7、报警器6,所述闸机箱1与闸机箱1之间的地面设置有射频识别拨块8,所述射频识别模块8是打开光幕4的开关。可节省电力,减少工作时长。当人通过第一个感应节点3后此时感应重力感应装置5的重量,当第二个感应节点3检测到人通过时,如果感应重力感应装置5体重变化过大,证明多人通过,此时所述警报灯7闪烁,报警器6鸣响。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实施例,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用以说明本技术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可轻易想到变化,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变化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技术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闸机光幕安装结构,包括多个并排设置的闸机箱本体,每个闸机箱上设置有控制器、红外传感器、闸门,其特征在于:每个闸机箱本体上设置有两排红外线传感器,分别位于闸机箱侧面的顶端与底端横向排布,每排所述红外传感器设置有两个感应节点,每排所述红外传感器被两个感应节点分为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第三阶段,所述闸门位于第二阶段,所述闸机箱侧面的两个第一阶段之间竖直设置有光幕,所述两个闸机箱之间的地面设置有重力感应装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闸机光幕安装结构,包括多个并排设置的闸机箱本体,每个闸机箱上设置有控制器、红外传感器、闸门,其特征在于:每个闸机箱本体上设置有两排红外线传感器,分别位于闸机箱侧面的顶端与底端横向排布,每排所述红外传感器设置有两个感应节点,每排所述红外传感器被两个感应节点分为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第三阶段,所述闸门位于第二阶段,所述闸机箱侧面的两个第一阶段之间竖直设置有光幕,所述两个闸机箱之间的地面设置有重力感应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闸机光幕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幕包括多个激光发射器,可形成肉眼可见的激光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晓伟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帝诺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