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快速起振晶振驱动电路及集成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428683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1 18:37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快速起振晶振驱动电路,包括:包括第一电阻、第一电感、第一电容的第一串联单元;均与所述第一串联单元并联的第二电容、可调电阻单元和反相器;与所述反相器的输入端连接的第一接地电容;与所述反相器的输出端连接的第二接地电容;根据所述反相器的输入端信号控制所述可调电阻单元的等效阻值的控制器。本申请中控制器根据接收到的信息,对可调电阻单元的阻值进行调节,可满足快速起振晶振驱动电路在不同状态下与反相器并联的等效电阻的不同需求,进而在同一个快速起振晶振驱动电路中实现快速起振和不增加振荡幅度、不损害寿命的效果。相应的,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具有相同有益效果的集成电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快速起振晶振驱动电路及集成电路
本专利技术涉及晶振电路设计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快速起振晶振驱动电路及集成电路。
技术介绍
当前,常规的晶振模型如图1a所示,包括电感Ls、电容Cs、电阻Rs和封装电容Cp,其本征谐振频率为:考虑到封装电容Cp的存在,其谐振频率为:由于电阻Rs的存在,使得谐振网络无法维持振荡,需要外接一个负阻来抵消电阻Rs的消耗。如图1b所示,通过一个反相器以及电容C01、C02形成一个负阻,为晶振模型提供能量,同时电阻R01为反相器提供偏置电压。图1b的小信号模型如图2a-图2c所示,可求得:其中gm1为反相器的等效开关管M1的跨导;因此有则Zm=Zab||R01;进一步有将s转换到频域可得由上式可知,阻抗ZC的实部为负值,且随gm1变化,因此可通过改变gm1来使ZC的负阻值大于Rs,从而使晶振维持振荡。然而,值得注意的是,电阻R01为反相器提供偏置电压的同时,其电阻值还能够改变ZC的值。起振时整个电路是在小信号情况下工作的,其小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快速起振晶振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n包括第一电阻、第一电感、第一电容的第一串联单元;/n均与所述第一串联单元并联的第二电容、可调电阻单元和反相器;/n与所述反相器的输入端连接的第一接地电容;/n与所述反相器的输出端连接的第二接地电容;/n根据所述反相器的输入端信号控制所述可调电阻单元的等效阻值的控制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快速起振晶振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
包括第一电阻、第一电感、第一电容的第一串联单元;
均与所述第一串联单元并联的第二电容、可调电阻单元和反相器;
与所述反相器的输入端连接的第一接地电容;
与所述反相器的输出端连接的第二接地电容;
根据所述反相器的输入端信号控制所述可调电阻单元的等效阻值的控制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快速起振晶振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用于:
根据所述反相器的输入端信号,判断所述快速起振晶振驱动电路的电路状态为起振阶段或振荡阶段;
当在所述起振阶段,控制所述可调电阻单元的等效阻值为最大电阻值;
当在所述振荡阶段,控制所述可调电阻单元的等效阻值为最小电阻值。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快速起振晶振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具体用于:
当在所述振荡阶段,逐步控制所述可调电阻单元的等效阻值从所述最大电阻值降至所述最小电阻值。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快速起振晶振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调电阻单元包括第二电阻、一个或多个第三电阻、一个或多个开关,其中:
所述第二电阻与所有所述第三电阻串联;
每个所述第三电阻均并联一个所述开关。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快速起振晶振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包括:
输入端与所述反相器的输入端连接、在振荡信号稳定时输出晶振时钟的整形电路;
信号输入端连接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述李孝敬胡眺曾许英刘鸣凯胡万成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国科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