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餐厨污水除渣的沉淀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426622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1 18: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餐厨污水除渣的沉淀罐,属于餐厨污水处理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进水系统、一级沉淀罐、二级沉淀罐和调节罐,一级沉淀罐和二级沉淀罐均设置布水系统、出水系统、排渣系统、浮油排除系统,进水系统与一级沉淀罐的布水系统连通,一级沉淀罐的出水系统和二级沉淀罐连通,二级沉淀罐的出水系统与调节罐连通,一级沉淀罐和二级沉淀罐的排渣系统均设置于各自罐体底部,一级沉淀罐和二级沉淀罐的浮油排除系统均设置于各自罐体侧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整个除渣过程属于物理分离过程,不需要投加任何药剂,故成本较低、运行操作较简单、沉淀分层除渣效果较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餐厨污水除渣的沉淀罐
本技术属于餐厨污水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餐厨污水除渣的沉淀罐。
技术介绍
餐厨污水属于高浓度有机废水,餐厨污水特性参数具体为:pH3-5,COD60000-100000mg/l,SS70000-90000mg/l,含油量3000-5000mg/l。一般要经过厌氧+好氧处理才能实现达标排放,经过预处理后的餐厨污水SS含量高,若进入UASB、IC、CSTR等常规发酵罐,随着长时间的运行,将会在发酵罐内形成固态浮渣层和颗粒状的沉渣,固渣在罐内日积月累,极易造成酸化,导致发酵罐的有机负荷逐渐下降,含渣的餐厨污水若进入好氧处理阶段,随着曝气的带动作用,在池表面形成一层厚厚的浮渣层,将对好氧微生物造成极大的影响,所以严格控制进入到餐厨污水中的渣含量,对整个污水处理系统至关重要。目前,污水除渣普遍采用主要有加药絮凝沉淀、过滤、气浮、螺旋挤压除渣等方法以及平流沉淀池、竖流沉淀罐、絮凝沉淀池、斜管沉淀池、气浮池等建构筑物,但由于餐厨污水呈酸性,pH较低,且渣含量、动植物油含量均较高,必须加碱调节pH至中碱性才能加絮凝剂沉淀及脱水,药剂成本较高且运行工序复杂难控制,故一般的絮凝沉淀、挤压脱水的方法不适用,若采用滤料过滤,如活性炭、硅藻土等,呈粘稠状的餐厨污水中含较多的动物胶、纤维、动植物油,极易造成过滤孔堵塞,加大了过滤网清洗频率和工作量,甚至导致过滤无法正常进行,同时滤料的使用也使吨水处理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是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或不足的技术问题,自主研发了一种除渣沉淀罐体,采用两级串联罐体,不投加任何化学药剂,无需加碱调节pH,并设计专门适用餐厨污水特性的进水和出水系统,利用物理方法实现污水的除渣,该罐体具有低能耗、结构简单、运行操作方便、除渣效果稳定等显著特点,为后续餐厨污水的生化处理减轻了负担。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用于餐厨污水除渣的沉淀罐,包括进水系统、一级沉淀罐、二级沉淀罐和调节罐,一级沉淀罐和二级沉淀罐均设置布水系统、出水系统、排渣系统、浮油排除系统,进水系统与一级沉淀罐的布水系统连通,一级沉淀罐的出水系统和二级沉淀罐连通,二级沉淀罐的出水系统与调节罐连通,一级沉淀罐和二级沉淀罐的排渣系统均设置于各自罐体底部,一级沉淀罐和二级沉淀罐的浮油排除系统均设置于各自罐体侧面。进一步的,所述一级沉淀罐的布水系统和二级沉淀罐的布水系统均包括多根设置于各自罐体内的布水支管及各自罐体顶部的一根布水干管,一级沉淀罐和二级沉淀罐各自罐体内的布水支管上端均穿过各自罐体顶壁后连接各自罐体顶壁的布水干管,一级沉淀罐罐体顶部的布水干管进水端与进水系统连通。作为优选,所述布水支管下端均深入到离罐底1/3处,且布水支管末端采用盲板封闭,接近布水支管末端的管壁上开设梅花形出水孔。进一步的,所述二级沉淀罐的出水系统的进水端为“十字”交叉形水管,且“十字”交叉形水管的底部均匀开设至少一行进水孔。进一步的,所述一级沉淀罐和二级沉淀罐的排渣系统的进渣端均为“田字”形管道,且“田字”形管道的底部均匀开设至少一行进渣孔。进一步的,所述一级沉淀罐和二级沉淀罐的浮油排除系统均为一根有一定坡度的浮油收集管。进一步的,所述进水系统、布水系统、出水系统、排渣系统、浮油排除系统的管路上分别相应的设置有阀门。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技术方案中,所述一级沉淀罐和二级沉淀罐均设置有观察窗口。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技术方案中,所述一级沉淀罐和二级沉淀罐的出水系统管道上均设置有取样管。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技术方案中,所述一级沉淀罐和二级沉淀罐均设置有压力式液位计。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装置的整个除渣过程属于物理分离过程,不需要投加任何药剂,故成本较低、运行操作较简单、沉淀分层除渣效果较稳定;2、经过两级沉淀罐沉淀分层除渣后,餐厨污水中的SS降低了20-30%,因除去的固渣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故COD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降低,同时,静置过程有利于浮油的收集,使餐厨污水中的动植物油含量也降低了10-15%,减轻了高SS、高含油对后续发酵罐的冲击;3、经过两级沉淀,餐厨污水在26-32h的静置沉淀分层的过程中,也可发挥水解酸化的作用,利用水解菌、酸化菌将水中不溶性有机物水解为溶解性有机物,将难生物降解的大分子物质转化为易生物降解的小分子物质的过程,从而改善废水的可生化性,为后续的生化处理奠定基础;4、布水系统利用多根穿孔管进行配水,二级沉淀罐的出水系统采用“十字”形穿孔出水管出水,排渣系统采用“田字”形穿孔管排渣,减少了进出水对罐内水体的扰动,也不易造成管道堵塞,结构简单巧妙,施工较便利。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主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俯视图;图4是图3中A-A处的剖视图;图5是图4中二级沉淀罐内出水系统进水端的仰视图;图6是图4中排渣系统入口端的仰视图;附图标记:1-一级沉淀罐,2-二级沉淀罐,3-调节罐,4-进水系统,5-布水系统,6-出水系统,7-排渣系统,8-浮油排除系统,9-观察窗口,10-取样管、11-压力式液位计。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1请参阅附图1-6所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餐厨污水除渣的沉淀罐,包括进水系统4、一级沉淀罐1、二级沉淀罐2和调节罐3,一级沉淀罐1和二级沉淀罐2均设置布水系统5、出水系统6、排渣系统7、浮油排除系统8,进水系统4与一级沉淀罐1的布水系统5连通,一级沉淀罐1的出水系统6和二级沉淀罐2连通,二级沉淀罐2的出水系统6与调节罐3连通,一级沉淀罐1和二级沉淀罐2的排渣系统7均设置于各自罐体底部,一级沉淀罐1和二级沉淀罐2的浮油排除系统8均设置于各自罐体侧面。所述一级沉淀罐1的布水系统5和二级沉淀罐2的布水系统5均包括多根设置于各自罐体内的布水支管及各自罐体顶部的一根布水干管,一级沉淀罐1和二级沉淀罐2各自罐体内的布水支管上端均穿过各自罐体顶壁后连接各自罐体顶壁的布水干管,一级沉淀罐1罐体顶部的布水干管进水端与进水系统4连通;所述布水支管下端均深入到离罐底1/3处,且布水支管末端采用盲板封闭,接近布水支管末端的管壁上开设梅花形出水孔;所述二级沉淀罐2的出水系统6的进水端为“十字”交叉形水管,且“十字”交叉形水管的底部均匀开设至少一行进水孔;所述一级沉淀罐1和二级沉淀罐2的排渣系统7的进渣端均为“田字”形管道,且“田字”形管道的底部均匀开设至少一行进渣孔;所述一级沉淀罐1和二级沉淀罐2的浮油排除系统8均为一根有一定坡度的浮油收集管;所述进水系统4、布水系统5、出水系统6、排渣系统7、浮油排除系统8的管路上分别相应的设置有阀门。本实施例中,一级沉淀罐1和二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餐厨污水除渣的沉淀罐,包括进水系统(4)、一级沉淀罐(1)、二级沉淀罐(2)和调节罐(3),其特征在于:一级沉淀罐(1)和二级沉淀罐(2)均设置布水系统(5)、出水系统(6)、排渣系统(7)、浮油排除系统(8),进水系统(4)与一级沉淀罐(1)的布水系统(5)连通,一级沉淀罐(1)的出水系统(6)和二级沉淀罐(2)连通,二级沉淀罐(2)的出水系统(6)与调节罐(3)连通,一级沉淀罐(1)和二级沉淀罐(2)的排渣系统(7)均设置于各自罐体底部,一级沉淀罐(1)和二级沉淀罐(2)的浮油排除系统(8)均设置于各自罐体侧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餐厨污水除渣的沉淀罐,包括进水系统(4)、一级沉淀罐(1)、二级沉淀罐(2)和调节罐(3),其特征在于:一级沉淀罐(1)和二级沉淀罐(2)均设置布水系统(5)、出水系统(6)、排渣系统(7)、浮油排除系统(8),进水系统(4)与一级沉淀罐(1)的布水系统(5)连通,一级沉淀罐(1)的出水系统(6)和二级沉淀罐(2)连通,二级沉淀罐(2)的出水系统(6)与调节罐(3)连通,一级沉淀罐(1)和二级沉淀罐(2)的排渣系统(7)均设置于各自罐体底部,一级沉淀罐(1)和二级沉淀罐(2)的浮油排除系统(8)均设置于各自罐体侧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餐厨污水除渣的沉淀罐,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沉淀罐(1)的布水系统(5)和二级沉淀罐(2)的布水系统(5)均包括多根设置于各自罐体内的布水支管及各自罐体顶部的一根布水干管,一级沉淀罐(1)和二级沉淀罐(2)各自罐体内的布水支管上端均穿过各自罐体顶壁后连接各自罐体顶壁的布水干管,一级沉淀罐(1)罐体顶部的布水干管进水端与进水系统(4)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餐厨污水除渣的沉淀罐,其特征在于:所述布水支管下端均深入到离罐底1/3处,且布水支管末端采用盲板封闭,接近布水支管末端的管壁上开设梅花形出水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餐厨污水除渣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业琴宝林魏孔忠李高快
申请(专利权)人:甘肃朴门生态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甘肃;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