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电池片、光伏组件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426504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1 18: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光伏电池片、光伏组件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光伏电池片设有正面及背面,所述背面设有若干大小相等且依次排列的长条形电池单元,每一电池单元内形成有开槽,位于光伏电池片边缘处的首、末两个电池单元的开槽率大于其他电池单元的开槽率。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调整光伏电池片背面不同区域内的开槽率或开窗率,来改变切割分裂后电池切片的Voc值,进而使得各个电池切片的Voc值接近或保持一致,这样有利于提高EL检测的良品率,不易出现因Voc值过高而发亮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光伏电池片、光伏组件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光伏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光伏电池片、光伏组件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光伏电池片在生产过程中,每个电池片的Voc值(即开路电压值)是存在差异的,导致其做成的光伏组件在EL检测中不同的位置会显示明暗不同,出现EL显示不良的问题,这个问题尤其在切片光伏组件中尤为明显,切片技术是光伏领域中常用的一种技术,即通过将标准尺寸的光伏电池片进行二等分、三等分或四等分等切割,得到多个电池切片,再将这些电池切片以特定的方式连接起来,并最终做成光伏组件(如:叠瓦光伏组件),这样的光伏组件更容易出现EL不良的问题,原因是,标准光伏电池片的不同区域经等分切割所得的电池切片,其Voc值也存在差异,尤其是来自标准光伏电池片边缘区域处的电池切片,其Voc值通常会较高,使得EL检测中该切片所在位置处会显示发亮,进而使该光伏组件被判定为不良品。因此,如何使各个电池片或电池切片的Voc值接近或保持一致,以提高EL检测的良品率,是当前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光伏电池片、光伏组件及其制备方法,其可改善现有技术中不同电池片或切片间因Voc值差异过大而导致EL检测不良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提供一种光伏电池片,设有正面及背面,所述背面设有若干大小相等且依次排列的长条形电池单元,每一电池单元内形成有开槽,位于光伏电池片边缘处的首、末两个电池单元的开槽率大于其他电池单元的开槽率。进一步地,所述首、末两个电池单元的开槽率为其他电池单元开槽率的1.0至1.5倍。进一步地,所述首、末两个电池单元的开槽率为3.2-3.5%。进一步地,所述光伏电池片的整个背面的开槽率为1-70%。进一步地,所述电池单元呈长条矩形,其长边的长度是短边长度的N倍,N为不小于3的整数。进一步地,所述开槽为长条形,其延伸方向垂直于所述电池单元的长边。进一步地,所述开槽的宽度为10-200微米,且相邻两行开槽之间的间距为0.1-3毫米。进一步地,每行开槽中的每一个开槽与相邻行内的每个开槽并非一一对齐设置,而是在垂直于开槽长度的方向上错开设置且呈部分重叠。进一步地,所述各个电池单元之间形成有切割槽。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光伏组件,包括若干电池切片,所述电池切片之间通过边缘交叠的方式连接,所述电池切片是由前述技术方案中光伏电池片的电池单元切割得到,且所述光伏组件内的部分电池切片背面的开槽率大于其余电池切片背面的开槽率。本专利技术还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光伏电池片的制备方法,包括:提供一硅片;用第一激光对硅片背面的不同区域进行开槽,使硅片边缘区域的开槽率大于其他区域的开槽率,并利用该硅片制备得到光伏电池片。进一步地,所述硅片背面的不同区域的开槽是同时进行的。进一步地,所述硅片边缘区域形成于硅片两相对边缘的位置且沿硅片边缘延伸,所述边缘区域的宽度不超过所述硅片边长的三分之一。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光伏组件的制备方法,包括:提供一硅片;用第一激光对硅片背面的不同区域进行开槽,使硅片边缘区域的开槽率大于其他区域的开槽率,并利用该硅片制备得到光伏电池片;用第二激光在所述光伏电池片背面刻绘出若干切割槽,由所述切割槽将光伏电池片背面均等划分成若干电池单元;对光伏电池片施力,使所述各个电池单元沿所述切割槽裂开从而形成若干独立的电池切片;将所述电池切片连接成电池串。进一步地,将所述电池切片连接成电池串,具体包括:将导电胶设置于每一电池切片的边缘;将电池切片的边缘交叠连接形成电池串。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通过调整光伏电池片背面不同区域内的开槽率或开窗率,来改变切割分裂后电池切片的Voc值,进而使得各个电池切片的Voc值接近或保持一致,这样有利于提高EL检测的良品率,不易出现因Voc值过高而发亮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述光伏电池片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电池切片的背面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所述光伏组件内电池切片的连接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光伏电池片10,其设有正面及背面,其中,所述背面被划分呈N个大小相同的区域,每个区域构成一个电池单元11,所述各个电池单元11呈长条矩形,且长边的长度是短边长度的N倍,N为不小于3的整数。所述光伏电池片10背面开设有大量的开槽12,所述开槽12由激光开设,其分布在所述光伏电池片10的各个电池单元11内,且所述开槽12为长条形,其延伸方向垂直于所述电池单元11的长边。对于每个电池单元11来说,其内开设的所有开槽12的总面积占该电池单元11背面面积的比例,即为该电池单元11的开槽率(或开窗率)。所述大量的开槽12在光伏电池片10的背面排列呈相互平行的M行(M为整数),每一行内的所有开槽12呈直线排列且非连续分布,即同一行内相邻两个开槽12之间、或相邻两行开槽12之间均为未开槽区域,如图2所示,设开槽12的宽度为a,长度为x,同一行内相邻两个开槽12的距离为y,相邻两行开槽12之间的距离为z,所述开槽率计算公式为:开槽率(%)=ax/(x+y)(a+z),可见,开槽率的大小与前述参数a、x、y及z有关,调整任意一个参数均会改变开槽率的大小。另外,所述光伏电池片10的若干电池单元11之间设有由激光刻绘出的切割槽13,利用该切割槽13可将所述若干电池单元11分裂呈若干独立的电池切片11’,每个电池切片11’作为一个小尺寸的发电单元,可与其他电池切片11’连接呈串,并最终制成光伏组件。在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光伏电池片10在不同位置处的电池单元11的开槽率不同,尤其是靠近光伏电池片10边缘位置处的两个电池单元11,即首、末两个电池单元11,其开槽率明显高于其余电池单元11的开槽率,这样设置的目的是为了降低切割后首、末两个电池切片11’的Voc值,使该Voc值与其他位置切得的电池切片11’的Voc值更加接近或保持一致。原因是,正常情况下,首、末位置处的两个电池切片11’会具有较高的Voc值,其在EL检测中会表现出明显发亮,因此,本实施例通过提高首、末位置的两个电池单元11的开槽率,来降低其在切割后的电池切片11’的Voc值,使其在EL检测中不会明显发亮,从而提高EL检测良率。优选地,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光伏电池片10为PERC电池,其背面开槽是为了实现PERC电池的背部接触,形成背部电极,而开槽12的好坏将直接影响着电池性能的优劣,因此,本专利技术优选采用激光或化学刻蚀进行开槽12。优选地,本专利技术所述开槽12的宽度a=10-200微米,开槽12错位距离b=0~x之间,开槽比例x/(x+y)=0.1~1之间,即x:y≥1:9,相邻两行开槽12之间的间距z=0.1~3毫米之间。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每行开槽12中的每一个开槽12与相邻行内的每个开槽12并非对齐设置,而是在垂直于开槽12长度的方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伏电池片,设有正面及背面,所述背面设有若干大小相等且依次排列的长条形电池单元,每一电池单元内形成有开槽,其特征在于,位于光伏电池片边缘处的首、末两个电池单元的开槽率大于其他电池单元的开槽率。/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伏电池片,设有正面及背面,所述背面设有若干大小相等且依次排列的长条形电池单元,每一电池单元内形成有开槽,其特征在于,位于光伏电池片边缘处的首、末两个电池单元的开槽率大于其他电池单元的开槽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电池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首、末两个电池单元的开槽率为其他电池单元开槽率的1.0至1.5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电池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首、末两个电池单元的开槽率为3.2-3.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电池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电池片的整个背面的开槽率为1-70%。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项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光伏电池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单元呈长条矩形,其长边的长度是短边长度的N倍,N为不小于3的整数。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伏电池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开槽为长条形,其延伸方向垂直于所述电池单元的长边。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伏电池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开槽的宽度为10-200微米,且相邻两行开槽之间的间距为0.1-3毫米。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伏电池片,其特征在于:每行开槽中的每一个开槽与相邻行内的每个开槽并非一一对齐设置,而是在垂直于开槽长度的方向上错开设置且呈部分重叠。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伏电池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各个电池单元之间形成有切割槽。


10.一种光伏组件,包括若干电池切片,所述电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平崔巍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阿特斯阳光电力科技有限公司常熟阿特斯阳光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