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积明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湖泊蓝藻治理的藻水分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426470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1 18: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湖泊蓝藻治理的藻水分离装置,包括船体、进水管、底舱门、转向舵、方向杆、按钮、初步过滤装置、絮凝装置、输送装置、分离装置、排水装置,所述进水管设置于所述船体一侧,所述方向杆设置于所述船体上方。本装置设置在船体内部移动方便可以对水中央及其水岸处的水藻聚集处进行过滤处理,并且在排出处理过的湖水同时也可以给船体产生动力,本装置成本低,不需要占用太大的空间就可对湖水进行过滤处理,本装置移动便捷,局限性很小,可以对湖面各个角落进行处理过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湖泊蓝藻治理的藻水分离装置
本技术涉及湖泊蓝藻治理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湖泊蓝藻治理的藻水分离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水体富营养化日益严重,水体中会爆发蓝藻,水体中存在的蓝藻会消耗水体中的大量氧气,从而对水生生物及其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的影响,也给人们生产生活带来一定影响,目前主流蓝藻打捞治理路线为蓝水藻上打捞,临岸附近建造水藻站的方式进行水藻分离处置,该种方法具有建设成本高,周期长,需要占用土地的缺点,因此需要再次基础上做进一步的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用于湖泊蓝藻治理的藻水分离装置。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用于湖泊蓝藻治理的藻水分离装置,包括船体、进水管、底舱门、转向舵、方向杆、按钮、初步过滤装置、絮凝装置、输送装置、分离装置、排水装置,所述进水管设置于所述船体一侧,所述方向杆设置于所述船体上方,所述方向杆前侧设置有所述按钮,所述按钮前侧设置有所述底舱门,所述底舱门下方设置有所述初步过滤装置,所述初步过滤装置一侧设置有所述絮凝装置,所述絮凝装置一侧设置有所述输送装置,所述输送装置中间设置有所述分离装置,所述分离装置一侧设置有所述排水装置,所述船体远离所述进水管的一侧设置有所述转向舵;所述初步过滤装置包括第一电机、旋转轴、圆形过滤网、固定挡板、斜板、收集管、水藻收集箱,所述第一电机设置于所述船体下方,所述第一电机下方连接所述旋转轴,所述旋转轴下方连接所述圆形过滤网,所述圆形过滤网上方设置有所述固定挡板,固定挡板下方设置有所述收集管,所述收集管前方设置有所述斜板,所述斜板下方设置有所述水藻收集箱;所述絮凝装置包括第二电机、絮凝剂投放盒、搅拌轴、水位探测表,所述第二电机设置于所述第一电机一侧,所述第二电机下方连接所述搅拌轴,所述搅拌轴后方设置有所述絮凝剂投放盒,所述絮凝剂投放盒一侧设置有所述水位探测表;所述输送装置包括第三电机、丝杠、上闸门、下闸门,所述第三电机设置于所述第二电机一侧,所述第三电机下方连接所述丝杠,所述第三电机和所述丝杠的数量均为2,两个所述丝杠下方分别连接所述上闸门和所述下闸门;所述分离装置包括方形过滤网、沉淀物收集箱、所述方形过滤网设置于所述上闸门与所述下闸门之间,所述方形过滤网下方连接所述沉淀物收集箱;所述排水装置包括抽水泵、排水管,所述抽水泵设置在所述第三电机一侧,所述排水管一侧连接所述抽水泵。优选的,所述底舱门与所述船体铰链连接,所述进水管与所述船体焊接,所述方向杆与所述转向舵电连接,所述转向舵与所述船体螺栓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一电机与所述船体焊接,所述第一电机与所述旋转轴联轴器连接,所述旋转轴与所述圆形过滤网螺栓连接,所述固定挡板与所述船体螺栓连接,所述收集管与所述船体焊接,所述水藻收集箱与所述船体焊接。优选的,所述第二电机与所述船体焊接,所述第二电机与所述搅拌轴联轴器连接,所述絮凝剂投放盒与所述船体焊接,所述水位探测表与所述船体螺栓连接,所述水位探测表与所述第三电机电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三电机与所述船体焊接,所述第三电机与所述丝杠联轴器连接,所述丝杠与所述上闸门焊接,所述丝杠与所述下闸门焊接。优选的,所述方形过滤网与所述船体螺栓连接,所述沉淀物收集箱与所述方形过滤网螺栓连接。优选的,所述抽水泵与所述船体焊接,所述排水管与所述抽水泵螺纹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装置设置在船体内部移动方便可以对水中央及其水岸处的水藻聚集处进行过滤处理,并且在排出处理过的湖水同时也可以给船体产生动力;2、本装置成本低,不需要占用太大的空间就可对湖水进行过滤处理;3、本装置移动便捷,局限性很小,可以对湖面各个角落进行处理过滤。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所述一种用于湖泊蓝藻治理的藻水分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所述一种用于湖泊蓝藻治理的藻水分离装置的上视图;图3是本技术所述一种用于湖泊蓝藻治理的藻水分离装置的右视图;图4是本技术所述一种用于湖泊蓝藻治理的藻水分离装置的A-A剖视图;图5是本技术所述一种用于湖泊蓝藻治理的藻水分离装置的B-B剖视图。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船体;2、进水管;3、底舱门;4、转向舵;5、方向杆;6、按钮;7、初步过滤装置;701、第一电机;702、旋转轴;703、圆形过滤网;704、固定挡板;705、斜板;706、收集管;707、水藻收集箱;8、絮凝装置;801、第二电机;802、絮凝剂投放盒;803、搅拌轴;804、水位探测表;9、输送装置;901、第三电机;902、丝杠;903、上闸门;904、下闸门;10、分离装置;1001、方形过滤网;1002、沉淀物收集箱;11、排水装置;1101、抽水泵;1102、排水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5所示,一种用于湖泊蓝藻治理的藻水分离装置,包括船体1、进水管2、底舱门3、转向舵4、方向杆5、按钮6、初步过滤装置7、絮凝装置8、输送装置9、分离装置10、排水装置11,进水管2设置于船体1一侧,方向杆5设置于船体1上方,方向杆5前侧设置有按钮6,按钮6前侧设置有底舱门3,底舱门3下方设置有初步过滤装置7,初步过滤装置7一侧设置有絮凝装置8,絮凝装置8一侧设置有输送装置9,输送装置9中间设置有分离装置10,分离装置10一侧设置有排水装置11,船体1远离进水管2的一侧设置有转向舵4;初步过滤装置7包括第一电机701、旋转轴702、圆形过滤网703、固定挡板704、斜板705、收集管706、水藻收集箱707,第一电机701设置于船体1下方,第一电机701下方连接旋转轴702,旋转轴702下方连接圆形过滤网703,圆形过滤网703上方设置有固定挡板704,固定挡板704下方设置有收集管706,收集管706前方设置有斜板705,斜板705下方设置有水藻收集箱707;絮凝装置8包括第二电机801、絮凝剂投放盒802、搅拌轴803、水位探测表804,第二电机801设置于第一电机701一侧,第二电机801下方连接搅拌轴803,搅拌轴803后方设置有絮凝剂投放盒802,絮凝剂投放盒802一侧设置有水位探测表804;输送装置9包括第三电机901、丝杠902、上闸门903、下闸门904,第三电机901设置于第二电机801一侧,第三电机901下方连接丝杠902,第三电机901和丝杠902的数量均为2,两个丝杠902下方分别连接上闸门903和下闸门904;分离装置10包括方形过滤网1001、沉淀物收集箱1002、方形过滤网1001设置于上闸门903与下闸门904之间,方形过滤网1001下方连接沉淀物收集箱1002;排水装置11包括抽水泵1101、排水管1102,抽水泵1101设置在第三电机901一侧,排水管1102一侧连接抽水泵1101。底舱门3与船体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湖泊蓝藻治理的藻水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船体(1)、进水管(2)、底舱门(3)、转向舵(4)、方向杆(5)、按钮(6)、初步过滤装置(7)、絮凝装置(8)、输送装置(9)、分离装置(10)、排水装置(11),所述进水管(2)设置于所述船体(1)一侧,所述方向杆(5)设置于所述船体(1)上方,所述方向杆(5)前侧设置有所述按钮(6),所述按钮(6)前侧设置有所述底舱门(3),所述底舱门(3)下方设置有所述初步过滤装置(7),所述初步过滤装置(7)一侧设置有所述絮凝装置(8),所述絮凝装置(8)一侧设置有所述输送装置(9),所述输送装置(9)中间设置有所述分离装置(10),所述分离装置(10)一侧设置有所述排水装置(11),所述船体(1)远离所述进水管(2)的一侧设置有所述转向舵(4);/n所述初步过滤装置(7)包括第一电机(701)、旋转轴(702)、圆形过滤网(703)、固定挡板(704)、斜板(705)、收集管(706)、水藻收集箱(707),所述第一电机(701)设置于所述船体(1)下方,所述第一电机(701)下方连接所述旋转轴(702),所述旋转轴(702)下方连接所述圆形过滤网(703),所述圆形过滤网(703)上方设置有所述固定挡板(704),固定挡板(704)下方设置有所述收集管(706),所述收集管(706)前方设置有所述斜板(705),所述斜板(705)下方设置有所述水藻收集箱(707);/n所述絮凝装置(8)包括第二电机(801)、絮凝剂投放盒(802)、搅拌轴(803)、水位探测表(804),所述第二电机(801)设置于所述第一电机(701)一侧,所述第二电机(801)下方连接所述搅拌轴(803),所述搅拌轴(803)后方设置有所述絮凝剂投放盒(802),所述絮凝剂投放盒(802)一侧设置有所述水位探测表(804);/n所述输送装置(9)包括第三电机(901)、丝杠(902)、上闸门(903)、下闸门(904),所述第三电机(901)设置于所述第二电机(801)一侧,所述第三电机(901)下方连接所述丝杠(902),所述第三电机(901)和所述丝杠(902)的数量均为2,两个所述丝杠(902)下方分别连接所述上闸门(903)和所述下闸门(904);/n所述分离装置(10)包括方形过滤网(1001)、沉淀物收集箱(1002)、所述方形过滤网(1001)设置于所述上闸门(903)与所述下闸门(904)之间,所述方形过滤网(1001)下方连接所述沉淀物收集箱(1002);/n所述排水装置(11)包括抽水泵(1101)、排水管(1102),所述抽水泵(1101)设置在所述第三电机(901)一侧,所述排水管(1102)一侧连接所述抽水泵(110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湖泊蓝藻治理的藻水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船体(1)、进水管(2)、底舱门(3)、转向舵(4)、方向杆(5)、按钮(6)、初步过滤装置(7)、絮凝装置(8)、输送装置(9)、分离装置(10)、排水装置(11),所述进水管(2)设置于所述船体(1)一侧,所述方向杆(5)设置于所述船体(1)上方,所述方向杆(5)前侧设置有所述按钮(6),所述按钮(6)前侧设置有所述底舱门(3),所述底舱门(3)下方设置有所述初步过滤装置(7),所述初步过滤装置(7)一侧设置有所述絮凝装置(8),所述絮凝装置(8)一侧设置有所述输送装置(9),所述输送装置(9)中间设置有所述分离装置(10),所述分离装置(10)一侧设置有所述排水装置(11),所述船体(1)远离所述进水管(2)的一侧设置有所述转向舵(4);
所述初步过滤装置(7)包括第一电机(701)、旋转轴(702)、圆形过滤网(703)、固定挡板(704)、斜板(705)、收集管(706)、水藻收集箱(707),所述第一电机(701)设置于所述船体(1)下方,所述第一电机(701)下方连接所述旋转轴(702),所述旋转轴(702)下方连接所述圆形过滤网(703),所述圆形过滤网(703)上方设置有所述固定挡板(704),固定挡板(704)下方设置有所述收集管(706),所述收集管(706)前方设置有所述斜板(705),所述斜板(705)下方设置有所述水藻收集箱(707);
所述絮凝装置(8)包括第二电机(801)、絮凝剂投放盒(802)、搅拌轴(803)、水位探测表(804),所述第二电机(801)设置于所述第一电机(701)一侧,所述第二电机(801)下方连接所述搅拌轴(803),所述搅拌轴(803)后方设置有所述絮凝剂投放盒(802),所述絮凝剂投放盒(802)一侧设置有所述水位探测表(804);
所述输送装置(9)包括第三电机(901)、丝杠(902)、上闸门(903)、下闸门(904),所述第三电机(901)设置于所述第二电机(801)一侧,所述第三电机(901)下方连接所述丝杠(902),所述第三电机(901)和所述丝杠(902)的数量均为2,两个所述丝杠(902)下方分别连接所述上闸门(903)和所述下闸门(904);
所述分离装置(10)包括方形过滤网(1001)、沉淀物收集箱(1002)、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海花杨积明
申请(专利权)人:杨积明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