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型抗拉复合电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425379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1 18:33
本发明专利技术一种智能型抗拉复合电缆,包括由内至外依次设置的缆芯、内护套、监视线芯组、编织芳纶丝加强层和外护套,缆芯包括位于中央位置的中心加强芯及绕中心加强芯外顺序排布的若干主线芯组、仪表线芯组和控制线芯组,控制线芯组由若干个控制线芯和若干个光传输单元绞合形成。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智能型抗拉复合电缆,将主线芯、控制线芯、仪表线芯、光缆等组合在一起,方便使用,能规避各类电缆相同问题,同时减少电缆使用所需的空间,避免接线的缠绕、断芯等,延长使用寿命,主要用于电缆受拉力或电缆表面受外力冲撞的恶劣环境中,整个电缆具有一定的柔软性、抗撕裂性、抗拉性、耐温性、绝缘性等,可及时抵抗外力撞击,具有一定的弹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型抗拉复合电缆
本专利技术属于抗拉电缆
,具体涉及一种智能型抗拉复合电缆。
技术介绍
随着世界各行各业的不断发展,设备的开发及使用环境日趋多样化,对于配套的电缆提出了更多更高的使用需求。常规的电缆主要用于电能传递或监测及信号传输,但针对电缆需要移动、拖拽等特殊场合,电缆需要在保证正常输电及通讯传输的前提下,能够有足够的抗拉能力。在矿山、采石场等较特殊场合,存在硬物对电缆的撞击情况,常规电缆会由于局部受力而导致电缆断芯等,引起电缆损坏,使用寿命缩短。因此,设计一种能避免断芯的智能型抗拉复合电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型抗拉复合电缆。为实现上述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智能型抗拉复合电缆,包括由内至外依次设置的缆芯、内护套、监视线芯组、编织芳纶丝加强层和外护套,外护套两侧对称挤包第一钢丝绳,形成两个耳,所述缆芯包括位于中央位置的中心加强芯及绕中心加强芯外顺序排布的若干个主线芯组、若干个仪表线芯组和若干个控制线芯组,控制线芯组由若干个控制线芯和若干个光传输单元绞合形成。进一步的,所述内护套外部与监视线芯组之间绕包半导电尼龙带,所述监视线芯组与编织芳纶丝加强层之间由内至外依次设置半导电尼龙带和加强型无纺布。进一步的,所述监视线芯组包括若干个均匀绞合在内护套外部的监视线芯,所述监视线芯为扁形的铜编织空管。进一步的,所述主线芯组包括由外至内依次设置的主线芯绝缘层、第一加强层和主线芯导体,所述主线芯导体采用若干个导体单元绞合而成,每个导体单元包括位于中心位置的铜编织管和绕铜编织管外部排布的若干个单股线,导体单元外部绕包加强无纺布层。进一步的,所述控制线芯组包括包带,所述包带内设置位于中心位置的钢丝芯及绕钢丝芯外部右向成缆绞合的若干个控制线芯和若干个光传输单元,成缆节径比控制在8-10。进一步的,所述控制线芯包括由外至内依次设置的控制线芯绝缘层、第二加强层、铜丝编织层和控制线芯导体,铜丝编织层的编织密度不小于90%,所述控制线芯导体包括位于中心位置的钢丝绳中心芯和围绕钢丝绳中心芯外部排布的若干个绞合导体。进一步的,所述光传输单元包括位于中央位置的光缆,所述光缆外编织芳纶丝编织层,芳纶丝编织层外部挤包光传输单元护套。进一步的,所述光缆包括排在中心的多模光纤,多模光纤外部依次为阻水填充油膏、松套管、芳纶纤维束和护套。进一步的,所述仪表线芯组包括由外至内依次设置的芳纶丝编织层、薄护套、总屏蔽层和位于中央位置的中心填充加强芯,所述中心填充加强芯外部、位于总屏蔽层内设置若干个绕中心填充加强芯外绞合的单元对线芯。进一步的,所述单元对线芯包括由外至内依次设置的镀锡铜丝分屏蔽层及包覆于镀锡铜丝分屏蔽层内部的两个对绞的仪表线芯组的导体,仪表线芯组的导体外部挤包绝缘。进一步的,所述中心加强芯包括由外至内依次设置的外护、芳纶丝编织加强层、内护和钢丝绳。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型抗拉复合电缆,包括由内至外依次设置的缆芯、内护套、监视线芯组、编织芳纶丝加强层和外护套,外护套两侧对称挤包第一钢丝绳,形成两个耳,所述缆芯包括位于中央位置的中心加强芯及绕中心加强芯外顺序排布的若干个主线芯组、若干个仪表线芯组和若干个控制线芯组,控制线芯组由若干个控制线芯和若干个光传输单元绞合形成。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智能型抗拉复合电缆,将主线芯、控制线芯、仪表线芯、光传输单元等组合在一起,方便使用,能规避各类电缆相同问题,同时可以减少电缆使用所需的空间,避免接线的缠绕、断芯等,延长使用寿命,主要用于电缆受拉力或电缆表面受外力冲撞的恶劣环境中,整个电缆具有一定的柔软性,抗撕裂性、抗拉性、耐温性、绝缘性等性能优良,可及时抵抗外力撞击,具有一定的弹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主线芯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控制线芯组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仪表线芯组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光缆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如图1-4所示,一种智能型抗拉复合电缆,包括由内至外依次设置的缆芯、内护套5、半导电尼龙带6、监视线芯组、半导电尼龙带层、加强型无纺布7、编织芳纶丝加强层8和外护套9;缆芯包括位于中央位置的中心加强芯及绕中心加强芯顺序排布的若干个主线芯组、若干个仪表线芯组和若干个控制线芯组,若干个控制线芯和若干个光传输单元绞合形成控制线芯组;本专利技术的主线芯组、仪表线芯组和控制线芯组绕中心加强芯填充成缆绞合后挤包内护套5,内护套5外绕包半导电尼龙带6后缠绕绞合若干根监视线芯6-1形成的监视线芯组,监视线芯组外绕包半导电尼龙带层和加强型无纺布7后编织编织芳纶丝加强层8,编织芳纶丝加强层8外部挤包外护套9,在外护套9两侧对称挤包第一钢丝绳1-1,形成两个耳。中心加强芯包括由外至内依次设置的外护4、芳纶丝编织加强层3、内护2和钢丝绳1,钢丝绳1位于中心加强芯的中心位置,中心加强芯位于整个电缆的中心位置,中心加强芯的大小需确保在成缆时,电缆成缆圆整,紧凑。主线芯组包括由外至内依次设置的主线芯绝缘层15、第一加强层14和主线芯导体,主线芯导体采用若干个导体单元绞合而成;每个导体单元包括位于中心位置的铜编织管11和绕铜编织管11外部正规排布的若干个单股线13,多根铜丝束绞成单股线13,编织一个钢丝加强绳10牵引的铜编织管11,铜编织管11中的钢丝加强绳10起到抗拉加强的作用,采用铜编织结构的铜编织管11可以增大导体截面,在电缆受力拉伸的过程中,保证电缆输电安全。以铜编织管11为中心,按正规排列的方式将若干单股线13(优选六个单股线13)排布于铜编织管11外部并绞合成一个导体单元,导体单元外部绕包加强无纺布层13-1,搭盖率不小于20%,该结构的导体单元更加柔软,增强导体单元的圆整度及抗拉性,再将多个绕包加强无纺布层13-1的导体单元按照正规排列绞合成主线芯导体,优选采用七根导体单元按1+6绞合方式绞合而成主线芯导体。控制线芯包括由外至内依次设置的控制线芯绝缘层26、第二加强层25、铜丝编织层24和控制线芯导体,铜丝编织层24的编织密度不小于90%,使控制线芯导体表面平整,不易松散,增加控制线芯导体的截面积,防止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单丝的拉伸影响控制线芯导体的电阻,同时增强抗拉型,防止导体断裂。控制线芯导体采用钢丝绳中心加强,控制线芯导体包括位于中心位置的钢丝绳中心芯和围绕钢丝绳中心芯外部正规排布的若干个绞合导体22,钢丝绳中心芯中心位置为中心钢丝绳23。光传输单元设有一个,光传输单元采用特殊光缆,在光缆27外编织一层芳纶丝编织层28,芳纶丝编织层28外部挤包一层氯化聚乙烯橡皮混合物制成的光传输单元护套29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型抗拉复合电缆,其特征在于,包括由内至外依次设置的缆芯、内护套、监视线芯组、编织芳纶丝加强层和外护套,外护套两侧对称挤包第一钢丝绳,形成两个耳,所述缆芯包括位于中央位置的中心加强芯及绕中心加强芯外顺序排布的若干个主线芯组、若干个仪表线芯组和若干个控制线芯组,控制线芯组由若干个控制线芯和若干个光传输单元绞合形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型抗拉复合电缆,其特征在于,包括由内至外依次设置的缆芯、内护套、监视线芯组、编织芳纶丝加强层和外护套,外护套两侧对称挤包第一钢丝绳,形成两个耳,所述缆芯包括位于中央位置的中心加强芯及绕中心加强芯外顺序排布的若干个主线芯组、若干个仪表线芯组和若干个控制线芯组,控制线芯组由若干个控制线芯和若干个光传输单元绞合形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型抗拉复合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护套外部与监视线芯组之间绕包半导电尼龙带,所述监视线芯组与编织芳纶丝加强层之间由内至外依次设置半导电尼龙带和加强型无纺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型抗拉复合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监视线芯组包括若干个均匀绞合在内护套外部的监视线芯,所述监视线芯为扁形的铜编织空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型抗拉复合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线芯组包括由外至内依次设置的主线芯绝缘层、第一加强层和主线芯导体,所述主线芯导体采用若干个导体单元绞合而成,每个导体单元包括位于中心位置的铜编织管和绕铜编织管外部排布的若干个单股线,导体单元外部绕包加强无纺布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型抗拉复合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线芯组包括包带,所述包带内设置位于中心位置的钢丝芯及绕钢丝芯外部右向成缆绞合的若干个控制线芯和若干个光传输单元,成缆节径比控制在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国霞盛金伟徐静刘丽魏明清陈鑫张宇鸥潘静静
申请(专利权)人:远东电缆有限公司新远东电缆有限公司远东复合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