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敷设无轴线缆的放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424632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1 18:32
一种敷设无轴线缆的放线装置,属于线缆敷设设备技术领域,用于对无轴线缆进行敷设放线。其技术方案是:基座为长方形框架结构,多个放线单元垂直重叠连接,底部连接在基座的一侧,每个放线单元的锥形轴上端和下端分别通过轴承固定连接,基座的另一侧有放置线缆小车的固定框,车轮安装在线缆小车的小车底盘下底面,转动轴底座与小车底盘上表面为可转动连接,转动轴固定在转动轴底座上,手动操作盘安装的转动轴上端,线缆小车放置到基座的固定框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操作容易,可以对多种类、多型号线缆同时以旋转线缆盘的方式敷设,避免了多根线缆发生互相缠绕、干扰,方便了线缆更换和排查故障,减轻了施工人员的劳动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敷设无轴线缆的放线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对无轴线缆进行敷设的放线装置,属于线缆敷设设备

技术介绍
在大中型钢铁企业中需要敷设多种线缆,线缆包括电缆、铜塑线、光纤、网线等,这些线缆大部分是无轴线缆,且中心孔大小不一,敷设要求各有不同,如铜塑线经常需要五色(黄、绿、红、蓝、黄绿)同时敷设,而光纤需要单独敷设且不能受太大拉力。常用的敷设方式是抽芯,即由线缆盘的中心向外抽出释放,这样抽出的线缆呈螺旋型,多线缆缠绕一起,更换、排查故障极为不便,常常是一根有问题,多根缠绕起的线缆一起更换,造成资源浪费。同时这种线缆拉直后内部受力,线缆易受损,故障增加,影响作业质量。目前,钢铁企业内的线缆均采用旋转线缆盘的方式敷设,需要多人配合,敷设线缆用到的工具多,繁杂,线缆盘较重,危及作业人员安全且浪费人力,同时较大的线缆盘运输到施工现场也是繁重的工作,因此十分有必要设计一种使用方便的敷设线缆的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敷设无轴线缆的放线装置,这种放线装置可以对多种类、多型号线缆同时以旋转线缆盘的方式敷设,避免线缆互相缠绕、干扰,方便线缆更换和排查故障,节约人力和时间,防止线缆混乱,消除现场作业人员的安全隐患。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敷设无轴线缆的放线装置,它包括基座、断线部分、自转放线部分、线缆小车,基座为长方形框架结构,断线部分包括底座和切刀,底座固定在基座的底板上,切刀安装在底座上,自转放线部分包括多个放线单元,多个放线单元垂直重叠连接,底部连接在基座的一侧,每个放线单元包括锥形轴,锥形轴的上端和下端分别通过轴承固定连接,基座的另一侧有放置线缆小车的固定框,线缆小车包括小车底盘、车轮、转动轴底座、转动轴、手动操作盘,车轮安装在小车底盘下底面,转动轴底座与小车底盘上表面为可转动连接,转动轴固定在转动轴底座上,手动操作盘安装的转动轴上端,线缆小车放置到基座的固定框中。上述敷设无轴线缆的放线装置,所述基座由底板、后面板、收纳槽、操作台、固定框、搬运把手组成,底板和后面板垂直连接,收纳槽和操作台分别固定在后面板和底板上,固定框位于基座的一侧,两个搬运把手分别固定在基座的两端,底板的一侧板面上有自转放线部分安装孔。上述敷设无轴线缆的放线装置,所述断线部分由底座、切刀支架、切刀转动轴、切刀杆、上切刀、下切刀、踏板组成,底座为长方形板,底座固定在基座的底板上,切刀支架为两个平行的立板,两个立板的上端分别有转动孔,切刀转动轴安装在转动孔中,切刀杆的前端与切刀转动轴的中部垂直连接,上切刀固定连接在切刀杆的下方,下切刀的下端垂直固定在底座的上表面,上切刀的刃口与下切刀的刃口相对,踏板安装在切刀杆的后端。上述敷设无轴线缆的放线装置,所述自转放线部分的多个放线单元分别包括锥形轴、上轴承、下轴承、上盖板、下盖板、支撑杆,锥形轴为圆锥体,锥形轴的上端和下端分别为平面,锥形轴的上端平面和下端平面上分别垂直连接有上轴承连接柱和下轴承连接柱,锥形轴的上方和下方分别有方形的上盖板和下盖板,上盖板和下盖板中心分别有轴承孔,上轴承和下轴承分别安装在上盖板和下盖板的轴承孔中,锥形轴两端的上轴承连接柱和下轴承连接柱分别与上轴承和下轴承的内孔相连接,上盖板和下盖板的四角分别通过支撑杆相连接。上述敷设无轴线缆的放线装置,所述放线单元的上盖板和下盖板的轴承孔的直径与上轴承和下轴承的内孔直径相匹配,轴承孔的外周盖板面上分别有轴承安置槽,轴承安置槽的直径分别与上轴承和下轴承的外壁圆周相匹配,上轴承和下轴承分别嵌装在轴承安置槽中,上盖板和下盖板相对放线一侧的板面有豁口,豁口通过轴承安置槽延伸到轴承孔,豁口的宽度大于上轴承连接柱的直径。上述敷设无轴线缆的放线装置,所述上盖板和下盖板的四角分别有支撑杆安装孔,支撑杆的外周直径与支撑杆安装孔的内径相匹配,支撑杆的两端分别插在支撑杆安装孔中,支撑杆顶端有支撑杆连接孔,支撑杆的下端有插杆,插杆的直径小于支撑杆的直径,插杆直径与支撑杆连接孔的内径相匹配,上部放线单元的支撑杆下端的插杆插在下部放线单元的支撑杆顶端的支撑杆连接孔中。上述敷设无轴线缆的放线装置,所述线缆小车的小车底盘下底面的后方安装有两个定向轮,小车底盘下底面的前方安装有两个万向轮,转动轴底座为圆盘,转动轴底座放置在小车底盘上表面,转动轴底座的外周有环形的转盘外框,转盘外框的内孔与转动轴底座的外周之间有相对的环形凹槽,环形凹槽中嵌有滚柱,转动轴底座和转盘外框与滚柱为转动配合,转盘外框的上表面和下表面高于转动轴底座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上述敷设无轴线缆的放线装置,所述线缆小车的转动轴的上端面有3-4个垂直的手动操作盘安装柱,手动操作盘的圆盘面上有对应的固定孔,手动操作盘通过手动操作盘安装柱和固定孔安装在转动轴的上端面,手动操作盘的圆周均布有多个手动操作盘把手。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在基座的一侧设置了多个垂直重叠连接的放线单元,每个放线单元的锥形轴通过轴承可以转动,每个锥形轴上可以放置一盘线缆,从线缆的外侧拉出导线进行放线,多个锥形轴上的线缆放线时不会发生缠绕和混乱现象;基座的另一侧的线缆小车上有可以转动的转动轴底座,线缆放置在转动轴底座上,转动手动操作盘可以带动转动轴转动,使转动轴底座进行旋转,从而对线缆进行可控制的放线,特别适用于敷设光纤、网线一类需要单独敷设且不能受太大拉力的线缆。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操作容易,可以对多种类、多型号线缆同时以旋转线缆盘的方式敷设,避免了多根线缆发生互相缠绕、干扰,防止线缆混乱,方便了线缆更换和排查故障,节约了人力和时间,大大减轻了施工人员的劳动强度,消除了现场作业人员的安全隐患。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基座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断线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自转放线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线缆小车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转动轴底座与转盘外框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7是小车锁紧部分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如下:基座1、断线部分2、自转放线部分3、线缆小车4、小车锁紧部分5;底板11、后面板12、收纳槽13、操作台14、固定框15、搬运把手16、挂钩17、自转放线部分安装孔18、底座19、切刀支架20、切刀转动轴21、切刀杆22、上切刀23、下切刀24、踏板25、锥形轴26、上轴承连接柱27、下轴承连接柱28、上轴承29、下轴承30、上盖板31、下盖板32、轴承孔33、轴承安置槽34、豁口35、支撑杆安装孔36、支撑杆37、支撑杆连接孔38、插杆39、盖板筋40、小车底盘41、定向轮42、万向轮43、转动轴底座44、转动轴45、转盘外框46、环形凹槽47、滚柱48、手动操作盘安装柱49、手动操作盘50、固定孔51、手动操作盘把手52、小车固定板53、小车固定柱54、小车把手55、小车锁紧板56、锁紧板把手57、锁紧板转动轴58、锁紧槽59。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包括基座1、断线部分2、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敷设无轴线缆的放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基座(1)、断线部分(2)、自转放线部分(3)、线缆小车(4),基座(1)为长方形框架结构,断线部分(2)包括底座(19)和切刀,底座(19)固定在基座(1)的底板(11)上,切刀安装在底座(19)上,自转放线部分(3)包括多个放线单元,多个放线单元垂直重叠连接,底部连接在基座(1)的一侧,每个放线单元包括锥形轴(26),锥形轴(26)的上端和下端分别通过轴承固定连接,基座(1)的另一侧有放置线缆小车(4)的固定框(15),线缆小车(4)包括小车底盘(41)、车轮、转动轴底座(44)、转动轴(45)、手动操作盘(50),车轮安装在小车底盘(41)下底面,转动轴底座(44)与小车底盘(41)上表面为可转动连接,转动轴(45)固定在转动轴底座(44)上,手动操作盘(50)安装的转动轴(45)上端,线缆小车(4)放置到基座(1)的固定框(15)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敷设无轴线缆的放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基座(1)、断线部分(2)、自转放线部分(3)、线缆小车(4),基座(1)为长方形框架结构,断线部分(2)包括底座(19)和切刀,底座(19)固定在基座(1)的底板(11)上,切刀安装在底座(19)上,自转放线部分(3)包括多个放线单元,多个放线单元垂直重叠连接,底部连接在基座(1)的一侧,每个放线单元包括锥形轴(26),锥形轴(26)的上端和下端分别通过轴承固定连接,基座(1)的另一侧有放置线缆小车(4)的固定框(15),线缆小车(4)包括小车底盘(41)、车轮、转动轴底座(44)、转动轴(45)、手动操作盘(50),车轮安装在小车底盘(41)下底面,转动轴底座(44)与小车底盘(41)上表面为可转动连接,转动轴(45)固定在转动轴底座(44)上,手动操作盘(50)安装的转动轴(45)上端,线缆小车(4)放置到基座(1)的固定框(15)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敷设无轴线缆的放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转放线部分(3)的多个放线单元分别包括锥形轴(26)、上轴承(29)、下轴承(30)、上盖板(31)、下盖板(32)、支撑杆(37),锥形轴(26)为圆锥体,锥形轴(26)的上端和下端分别为平面,锥形轴(26)的上端平面和下端平面上分别垂直连接有上轴承连接柱(27)和下轴承连接柱(28),锥形轴(26)的上方和下方分别有方形的上盖板(31)和下盖板(32),上盖板(31)和下盖板(32)中心分别有轴承孔(33),上轴承(29)和下轴承(30)分别安装在上盖板(31)和下盖板(32)的轴承孔(33)中,锥形轴(26)两端的上轴承连接柱(27)和下轴承连接柱(28)分别与上轴承(29)和下轴承(30)的内孔相连接,上盖板(31)和下盖板(32)的四角分别通过支撑杆(37)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敷设无轴线缆的放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线单元的上盖板(31)和下盖板(32)的轴承孔(33)的直径与上轴承(29)和下轴承(30)的内孔直径相匹配,轴承孔(33)的外周盖板面上分别有轴承安置槽(34),轴承安置槽(34)的直径分别与上轴承(29)和下轴承(30)的外壁圆周相匹配,上轴承(29)和下轴承(30)分别嵌装在轴承安置槽(34)中,上盖板(31)和下盖板(32)相对放线一侧的板面有豁口(35),豁口(35)通过轴承安置槽(34)延伸到轴承孔(33),豁口(35)的宽度大于上轴承连接柱(27)的直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敷设无轴线缆的放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板(31)和下盖板(32)的四角分别有支撑杆安装孔(36),支撑杆(37)的外周直径与支撑杆安装孔(36)的内径相匹配,支撑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玲张心滨张丙南朱印涛李云飞杨成文
申请(专利权)人:河钢股份有限公司承德分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