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拟真虚拟人脸产生方法与系统,及其人脸辨识方法与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拟真虚拟人脸(imaginaryface)产生方法与系统,及应用其的人脸辨识方法与系统。
技术介绍
人脸辨识技术开发许久,运用人工智能(AI)深度学习来达成人脸识别是近年趋势。然而深度学习精确度大多取决于训练数据的丰富多样性。如果有越多的人脸影像当成训练数据,来让深度学习模型学习的话,则人脸辨识效率也会更准确。但如果没有够多的训练数据,则增加脸部多样性(facialdiversity)有助于提升人脸辨识效率。高危险型工厂需要对人员做严谨管制。将人脸辨识系统导入至高危险型工厂时,基于工安规定,使用者要进入高危险型工厂的话,一定要戴上安全帽及护目镜,但这样将导致目前人脸辨识系统的辨识效率极差。此外,现有的人脸辨识系统易受环境光源干扰,使得影像辨识率降低。故而,需要有一种拟真虚拟人脸产生方法与系统,及应用其的人脸辨识方法与系统,其可增加脸部多样性,以解决人脸识别系统的上述与其他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有关于一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拟真虚拟人脸产生方法,包括:/n对于存于一储存装置的各多个原始人脸影像:/n进行逐框取出一人脸彩色影像与一人脸深度影像;/n对于该人脸彩色影像,进行人脸区域侦测,以找出该人脸彩色影像中的一人脸区域;/n根据该人脸彩色影像的该人脸区域,对该人脸深度影像的一人脸区域进行正规化与色彩转换,以得到一正规化人脸深度影像;以及/n将该人脸彩色影像与该正规化人脸深度影像进行影像叠加,以产生一人脸混合影像;/n对于该些人脸混合影像,进行脸部区域侦测与人脸特征点对齐;/n对于经人脸特征点对齐后的该些人脸混合影像取平均,以得到一第一虚拟人脸混合影像;以及/n将一第一人脸混合影像与该第一 ...
【技术特征摘要】
20191101 TW 1081397131.一种拟真虚拟人脸产生方法,包括:
对于存于一储存装置的各多个原始人脸影像:
进行逐框取出一人脸彩色影像与一人脸深度影像;
对于该人脸彩色影像,进行人脸区域侦测,以找出该人脸彩色影像中的一人脸区域;
根据该人脸彩色影像的该人脸区域,对该人脸深度影像的一人脸区域进行正规化与色彩转换,以得到一正规化人脸深度影像;以及
将该人脸彩色影像与该正规化人脸深度影像进行影像叠加,以产生一人脸混合影像;
对于该些人脸混合影像,进行脸部区域侦测与人脸特征点对齐;
对于经人脸特征点对齐后的该些人脸混合影像取平均,以得到一第一虚拟人脸混合影像;以及
将一第一人脸混合影像与该第一虚拟人脸混合影像进行叠加,以得到一拟真虚拟人脸,其中,该第一人脸混合影像不属于该些人脸混合影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拟真虚拟人脸产生方法,其中,经过色彩转换后,该正规化人脸深度影像的该人脸区域为彩色,而且,该正规化人脸深度影像的一非人脸区域为灰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拟真虚拟人脸产生方法,其中,对于该些人脸混合影像,进行脸部区域侦测与人脸特征点对齐时,
对于该些人脸混合影像进行脸部区域侦测,以找出各该些人脸混合影像的个别脸部区域;
对于各张人脸混合影像的该些个别脸部区域找出个别多个人脸特征点;以及
将该些人脸混合影像的该些个别人脸特征点对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拟真虚拟人脸产生方法,其中,在取平均时,将至少一离群值排除,以取平均值。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拟真虚拟人脸产生方法,其中,该些人脸混合影像由对一第一位使用者与一第二位使用者拍照而得,该第一人脸混合影像由对一第三位使用者拍照而得,该第三位使用者不同于该第一位使用者与该第二位使用者。
6.一种拟真虚拟人脸产生系统,包括:
一影像混合模块与一影像合成模块,
其中,
该影像混合模块架构成,对于存于一储存装置的各多个原始人脸影像:
进行逐框取出一人脸彩色影像与一人脸深度影像;
对于该人脸彩色影像,进行人脸区域侦测,以找出该人脸彩色影像中的一人脸区域;
根据该人脸彩色影像的该人脸区域,对该人脸深度影像的一人脸区域进行正规化与色彩转换,以得到一正规化人脸深度影像;以及
将该人脸彩色影像与该正规化人脸深度影像进行影像叠加,以产生一人脸混合影像;
该影像合成模块架构成:
对于该些人脸混合影像,进行脸部区域侦测与人脸特征点对齐;
对于经人脸特征点对齐后的该些人脸混合影像取平均,以得到一第一虚拟人脸混合影像;以及
将一第一人脸混合影像与该第一虚拟人脸混合影像进行叠加,以得到一拟真虚拟人脸,其中,该第一人脸混合影像不属于该些人脸混合影像。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拟真虚拟人脸产生系统,其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茆世芳,
申请(专利权)人: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