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交换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存储介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41959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1 18: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信息交换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选择需要交换的数据库字段,形成字段集合;对字段集合内的各个字段,定义对应的字段描述;以定义的字段描述为关键词,在预建立的数据模型中搜索与字段描述语义相一致的数据元;构建体现字段集合内的各个数据库字段与搜索到的数据元之间的映射路径的映射关系,形成映射关系的集合;基于映射关系的集合生成所述预建立的数据模型对应的映射文件;利用生成的映射文件进行数据源数据库数据与基于所述预建立的数据模型数据之间的转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信息交换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本专利技术涉及信息交换领域,尤其涉及信息交换中数据模型映射技术与信息交换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在过去数年间,企业、政府数字化、信息化过程中使用了烟囱式建设方式,构建了大量分散的、独立的信息系统,这些系统在使用过程中,除了对各类业务进行了支撑,也积累的大量有价值的数据。然而,这些信息系统在设计过程中仅仅以其目标业务为驱动,缺乏未来系统相互协同的考量。而且业界也缺乏统一的解决方案,导致对于不同建设者搭建的信息系统,其系统架构和实现技术大相径庭。因此,这些信息系统具有严重的异构性,难以直接进行信息的交换,产生了严重的信息孤岛现象。在当前信息汇聚、开发、共享的潮流中,要求信息系统间进行互联互通,互相交换各自有价值的数据,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技术创造出更大的价值。在这股潮流中,企业和政府都拥有着从业务积累而来的大量数据资源,却苦于信息系统的异构性,难以直接进行数据的开发共享,仿佛坐拥金库却找不到钥匙的富豪。如何找到开启金库的钥匙,将自身的数据提供出去,并将所需的外部数据接收进来,是企业和政府面临的迫切需求和重要挑战。如图1所示,当前主流的信息交换解决方案主要的实现方式是,信息提供者首先选择需要共享的数据字段并形成共享数据视图,或称开放数据视图;然后依据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自定义标准,将数据库内的字段映射到标准所定义的数据元上,封装为服务并以Web服务等方式注册和发布到服务管理平台(或称数据交换平台)的服务库中;信息使用者通过阅读信息交换API的描述文档了解其信息内容与数据架构,从而设计信息交换与数据入库规则;最后通过ETL工具调用相关API来获取所需的信息。然而,这种方式在面对不同信息交换业务需求的情况时,有很多缺陷。首先,信息提供者与信息使用者采用的数据模型往往是不一致的,这就要求开发者对两方数据模型都充分理解,才能避免出现数据源之间的语义歧义;其次,信息提供者共享数据视图设计、数据字段映射、以及数据使用者数据入库规则对于每个不同的业务都需要独立设计,难以跨业务复用,导致大量的重复开发。如何针对数据映射应对差异化业务需求灵活性不足的问题,而提供一种对不同业务需求的可复用性高的数据交换方法,是一直以来没有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此,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息交换方法及其装置,以消除或改善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一个或更多个缺陷。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的信息交换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选择需要交换的数据库字段,形成字段集合;对字段集合内的各个字段,定义对应的字段描述;以定义的字段描述为关键词,在预建立的数据模型中搜索与字段描述语义相一致的数据元;构建体现字段集合内的各个数据库字段与搜索到的数据元之间的映射路径的映射关系,形成映射关系的集合;基于映射关系的集合生成所述预建立的数据模型对应的映射文件;利用生成的映射文件进行数据源数据库数据与基于所述预建立的数据模型数据之间的转换。在本专利技术一些实施例中,对于数据提供者,所述利用生成的映射文件进行数据源数据库数据与基于所述预建立的数据模型数据之间的转换的步骤包括:解析所述映射文件,生成数据源抽取字段集合,并基于所述映射文件中的映射关系构建出用于将数据库内数据转换为所述数据模型结构的数据映射结构;基于所述抽取字段集合,抽取数据源数据库内对应的数据集;基于所述数据映射结构,将所述数据集转换为所述数据模型结构的数据;以及将转换后的数据存储为数据交换文件并输出至数据交换平台,以用于文件传输。在本专利技术一些实施例中,对于数据接收者,所述利用生成的映射文件进行数据源数据库数据与基于所述预建立的数据模型数据之间的转换的步骤包括:解析所述映射文件,生成数据源入库字段集合,并基于所述映射文件中的映射关系构建出用于将数据库内数据转换为所述数据模型结构的数据映射结构;读取数据交换平台上的数据交换文件,并基于所述数据映射结构将所述数据交换文件中数据模型类型的数据转换为与所述入库字段集合对应的数据集;将转换后的数据集输入至数据接收者数据库。在本专利技术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字段集合内的各个数据库字段与搜索到的数据元的映射关系为包括数据库字段、字段描述与映射路径的映射对;所述数据映射结构为分级标签结构,所述分级标签结构的构建过程包括:解析各个映射路径生成初始的分级标签结构,将多个分级标签结构基于标签名称和标签级别进行合并,得到最终分级标签结构。在本专利技术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字段集合中的字段包含字段名称和字段位置,所述字段位置为所述数据库字段所在的数据库表,所述字段集合中各数据库字段所在的各数据库表位于同一数据库中。在本专利技术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在预建立的数据模型中搜索与数据描述语义相一致的数据元的步骤中,在搜索不到与数据描述语义相一致的数据元的情况下,按照所述预建立的数据模型的结构化规范创建新的数据元并通过信息交换应用程序接口在数据提供方和数据接收方共享的数据交换平台上进行发布。在本专利技术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预建立的数据模型为由一组XSD文件所表示的面向对象的国家信息交换模型;所述预建立的数据模型对应的规范化数据组件包括:复合数据类型,简单数据类型和数据元;其中,所述复合数据类型用于定义实体概念以及用于描述实体概念的一个或多个属性;每个数据元用于代表所述实体概念或实体概念的一个属性;所述简单数据类型用于定义对数据元属性表述的约束。在本专利技术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映射文件为可编辑映射文件。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信息交换装置,该装置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在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前所述的方法步骤。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前所述方法的步骤。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可以改善当前信息交换中频繁出现的语义一致性问题,并通过提高数据模型映射的可复用性降低信息交换的开发和使用成本,提高数据开放共享的效率。本专利技术的附加优点、目的,以及特征将在下面的描述中将部分地加以阐述,且将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研究下文后部分地变得明显,或者可以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践而获知。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和其它优点可以通过在书面说明及其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具体指出的结构实现到并获得。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理解的是,能够用本专利技术实现的目的和优点不限于以上具体所述,并且根据以下详细说明将更清楚地理解本专利技术能够实现的上述和其他目的。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附图中的部件不是成比例绘制的,而只是为了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原理。为了便于示出和描述本专利技术的一些部分,附图中对应部分可能被放大,即,相对于依据本专利技术实际制造的示例性装置中的其它部件可能变得更大。在附图中:图1为现有技术中信息交换框图示意。图2为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信息交换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n选择需要交换的数据库字段,形成字段集合;/n对字段集合内的各个字段,定义对应的字段描述;/n以定义的字段描述为关键词,在预建立的数据模型中搜索与字段描述语义相一致的数据元;/n构建体现字段集合内的各个数据库字段与搜索到的数据元之间的映射路径的映射关系,形成映射关系的集合;/n基于映射关系的集合生成所述预建立的数据模型对应的映射文件;/n利用生成的映射文件进行数据源数据库数据与基于所述预建立的数据模型数据之间的转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信息交换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选择需要交换的数据库字段,形成字段集合;
对字段集合内的各个字段,定义对应的字段描述;
以定义的字段描述为关键词,在预建立的数据模型中搜索与字段描述语义相一致的数据元;
构建体现字段集合内的各个数据库字段与搜索到的数据元之间的映射路径的映射关系,形成映射关系的集合;
基于映射关系的集合生成所述预建立的数据模型对应的映射文件;
利用生成的映射文件进行数据源数据库数据与基于所述预建立的数据模型数据之间的转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于数据提供者,所述利用生成的映射文件进行数据源数据库数据与基于所述预建立的数据模型数据之间的转换的步骤包括:
解析所述映射文件,生成数据源抽取字段集合,并基于所述映射文件中的映射关系构建出用于将数据库内数据转换为所述数据模型结构的数据映射结构;
基于所述抽取字段集合,抽取数据源数据库内对应的数据集;
基于所述数据映射结构,将所述数据集转换为所述数据模型结构的数据;以及
将转换后的数据存储为数据交换文件并输出至数据交换平台,以用于文件传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于数据接收者,所述利用生成的映射文件进行数据源数据库数据与基于所述预建立的数据模型数据之间的转换的步骤包括:
解析所述映射文件,生成数据源入库字段集合,并基于所述映射文件中的映射关系构建出用于将数据库内数据转换为所述数据模型结构的数据映射结构;
读取数据交换平台上的数据交换文件,并基于所述数据映射结构将所述数据交换文件中数据模型类型的数据转换为与所述入库字段集合对应的数据集;
将转换后的数据集输入至数据接收者数据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字段集合内的各个数据库字段与搜索到的数据元的映射关系为包括数据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子腾戴永恒吴韧韬王鹏达
申请(专利权)人:电科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