阵列基板以及触控显示面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417235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1 18:23
本申请提供一种阵列基板以及显示装置。阵列基板包括衬底和设置于衬底上的数据线、触控信号线以及转换线。数据线包括第一数据线。触控信号线与第一数据线同层设置。触控信号线与第一数据线沿第一列交替排列,且沿与第一列平行且相对的第二列交替排列。第一列上的第一数据线与第二列上的触控信号线相对设置。第一列上的触控信号线与第二列上的第一数据线相对设置。转换线与第一数据线位于不同层。转换线通过过孔将第一列上的触控信号线与相邻的第二列上的触控信号线相连接,或通过过孔将第一列上的第一数据线与相邻的第二列上的第一数据线相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阵列基板以及触控显示面板
本申请涉及触控显示
,尤其涉及一种阵列基板以及触控显示面板。
技术介绍
液晶显示面板在进行显示时,为了避免液晶极化,施加于像素电极的电压需要相对于公共电极而交替反转,也就是,使像素电极的电压在正极性及负极性之间来回变化。这一技术被称为反转驱动技术。当像素电极的电压高于公共电极的电压时,称之为正极性(+),当像素电极的电压低于公共电极的电压时,称之为负极性(-)。反转驱动包括帧反转驱动(frameinversion)、行反转驱动(rowinversion)、列反转驱动(columninversion)及点反转驱动(dotinversion)。目前,点反转驱动是显示效果最佳的驱动方式。但是,在每帧(frame)画面显示过程中,点反转驱动需要数据线上的电压极性频繁地在正极性(+)与负极性(-)之间变动,因此,点反转驱动的功耗最大。请参考图1,已知的一种具有zigzag结构的液晶显示面板可以用列反转的驱动方式实现点反转的效果。在zigzag结构的液晶显示面板中,相邻两条数据线之间的像素列中的一部分像素与此相邻两条数据线中的一者相电性耦接,与此部分像素相邻的另一部分像素与此相邻两条数据线中的另一者相电性耦接。如此,采用较省电的列反转方式即可获取同点反转的视觉效果。然而,当在具有zigzag结构的液晶显示面板中集成FullinCell(FIC)型的触控模组时,触控信号线一般设置在与数据线平行的位置。如果触控信号线与数据线使用相同的金属层制成,则图1中的像素201、202、203以及204需要跨过触控信号线与数据线电连接,从而造成像素201、202、203以及204与其余像素之间存在结构差异,导致显示不均。如果触控信号线使用与数据线设置于不同层,则需要增加用于制造触控信号线图层、触控信号线与公共电极的连接过孔图层的两张光罩,提高了制造成本,增加了制造工序。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申请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节省光罩并避免显示不均的阵列基板以及触控显示面板。本申请提供一种阵列基板,其包括:衬底;数据线,设置在所述衬底上,所述数据线包括第一数据线;触控信号线,与所述第一数据线同层设置,所述触控信号线和所述第一数据线沿第一列交替排列,所述触控信号线和所述第一数据线沿第二列交替排列,所述第二列与所述第一列平行且相对,所述第一列上的所述第一数据线与所述第二列上的所述触控信号线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列上的所述触控信号线与所述第二列上的所述第一数据线相对设置;以及转换线,设置在衬底上,且位于所述第一数据线远离所述衬底或者靠近所述衬底的一侧,所述转换线通过过孔将所述第一列上的触控信号线与相邻的所述第二列上的触控信号线相连接,或所述转换线通过过孔将所述第一列上的第一数据线与相邻的所述第二列上的第一数据线相连接。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阵列基板还包括扫描线,所述扫描线设置于所述第一数据线靠近所述衬底的一面。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转换线与所述扫描线同层设置。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阵列基板还包括遮光层,所述遮光层位于所述扫描线靠近所述衬底的一面,所述转换线与所述遮光层同层设置。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转换线在所述衬底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与所述扫描线在所述衬底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部分重叠。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阵列基板还包括公共电极,所述公共电极设置于所述第一数据线远离所述衬底的一面,所述转换线与所述公共电极同层设置。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公共电极包括多个单元电极,每一所述触控信号线电连接于一个所述单元电极,所述单元电极复用为触控电极。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阵列基板还包括设置于所述衬底上的多个子像素行和多个子像素列,多个所述子像素行沿第一方向延伸,多个所述子像素行包括第一子像素行和第二子像素行,所述第一子像素行和第二子像素行相邻设置,多个所述子像素列沿第二方向延伸,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相交,多个所述子像素列包括第一子像素列和第二子像素列,所述第一子像素列和所述第二子像素列相邻设置;所述第一列、所述第二列、所述第一子像素列和所述第二子像素列相互平行,所述第一列与所述第二列位于所述第一子像素列和所述第二子像素列之间,所述第一列位于所述第二列靠近所述第一子像素列的一侧,所述第一列上的所述第一数据线与所述第一子像素列的子像素电连接,所述第二列上的所述第一数据线与所述第二子像素列的子像素电连接。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数据线还包括第二数据线,所述第二数据线与所述第一数据线平行,且设置于所述第一数据线的相对两侧,所述第二数据线电连接于所述子像素,相同所述子像素行中的子像素连接于所述数据线的同一侧,相邻所述子像素行中的子像素连接于所述数据线的相对两侧。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每三个或四个相邻所述子像素列中设置有一个所述第一列和一个所述第二列。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其包括如上任一项所述的阵列基板。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以及阵列基板。阵列基板包括衬底和设置于衬底上的数据线、触控信号线以及转换线。数据线包括第一数据线。触控信号线与第一数据线同层设置。触控信号线与第一数据线沿第一列交替排列,且沿与第一列平行且相对的第二列交替排列。第一列上的第一数据线与第二列上的触控信号线相对设置。第一列上的触控信号线与第二列上的第一数据线相对设置。转换线与第一数据线位于不同层。转换线通过过孔将第一列上的触控信号线与相邻的第二列上的触控信号线相连接,或通过过孔将第一列上的第一数据线与相邻的第二列上的第一数据线相连接。通过使第一数据线和触控信号线同层设置,可实现集成有FIC触控模组的zigzag反转驱动结构,并节省一道光罩。并且,触控信号线和第一数据线通过转换线和过孔在第一列和第二列之间进行位置互换,消除了像素结构之间的差异,从而避免显示不均。此外,还能够节省布线空间,增大开口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现有技术中具有zigzag结构的FIC触控显示面板的等效电路图。图2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提供的触控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的触控显示面板的阵列基板的俯视示意图。图4为图3的阵列基板沿A-A线的部分剖面示意图。图5为图3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6为图2的触控显示面板的触控层的俯视示意图。图7是图3的阵列基板的驱动方式的示意图。图8为本申请提供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阵列基板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图8的阵列基板沿B-B线的部分剖面示意图。图10为本申请提供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阵列基板的结构示意图。图11为图10的阵列基板沿C-C线的部分剖面示意图。图12为本申请提供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阵列基板的结构示意图。...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包括:/n衬底;/n数据线,设置在所述衬底上,所述数据线包括第一数据线;/n触控信号线,与所述第一数据线同层设置,所述触控信号线和所述第一数据线沿第一列交替排列,所述触控信号线和所述第一数据线沿第二列交替排列,所述第二列与所述第一列平行且相对,所述第一列上的所述第一数据线与所述第二列上的所述触控信号线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列上的所述触控信号线与所述第二列上的所述第一数据线相对设置;以及/n转换线,设置在衬底上,且位于所述第一数据线远离所述衬底或者靠近所述衬底的一侧,所述转换线通过过孔将所述第一列上的触控信号线与相邻的所述第二列上的触控信号线相连接,或所述转换线通过过孔将所述第一列上的第一数据线与相邻的所述第二列上的第一数据线相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衬底;
数据线,设置在所述衬底上,所述数据线包括第一数据线;
触控信号线,与所述第一数据线同层设置,所述触控信号线和所述第一数据线沿第一列交替排列,所述触控信号线和所述第一数据线沿第二列交替排列,所述第二列与所述第一列平行且相对,所述第一列上的所述第一数据线与所述第二列上的所述触控信号线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列上的所述触控信号线与所述第二列上的所述第一数据线相对设置;以及
转换线,设置在衬底上,且位于所述第一数据线远离所述衬底或者靠近所述衬底的一侧,所述转换线通过过孔将所述第一列上的触控信号线与相邻的所述第二列上的触控信号线相连接,或所述转换线通过过孔将所述第一列上的第一数据线与相邻的所述第二列上的第一数据线相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阵列基板还包括扫描线,所述扫描线设置于所述第一数据线靠近所述衬底的一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换线与所述扫描线同层设置。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阵列基板还包括遮光层,所述遮光层位于所述扫描线靠近所述衬底的一面,所述转换线与所述遮光层同层设置。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换线在所述衬底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与所述扫描线在所述衬底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部分重叠。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阵列基板还包括公共电极,所述公共电极设置于所述第一数据线远离所述衬底的一面,所述转换线与所述公共电极同层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京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