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板壳式热交换器和用于板壳式热交换器的传热板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板壳式热交换器和一种用于板壳式热交换器的传热板。
技术介绍
板壳式热交换器包括位于壳体或外壳内的多个叠置的结构化板。多个板成对连接,使得用于第一流体的第一流体流动路径至少部分地设置在成对连接的板内。所述成对连接的板被设计成将第一入口开口与热交换器的第一出口开口流体地连接,从而形成第一流体流动路径。用于第二流体的第二流体流动路径设置在成对连接的板的外部,并且第二流体流动路径通过板与第一流体流动路径被分隔开。第二流体流动路径将第二入口开口流体地连接到第二出口开口。第二流体通过第二入口开口进入热交换器的壳体,并且第二流体沿着壳体内部的复杂的第二流体流动路径流动,并通过第二出口开口流出。当第二流体进入热交换器的壳体时,第二流体经历了复杂变化:从管状或圆筒形流经过例如管道变成分支流,经过热交换器内部的各种部件。根据热交换器的内部布局,第二流体流可能在某些区域中受到阻碍和/或以不均匀的方式被引导,从而降低了热交换器内部的两个流体之间的传热率。因此,本专利技术的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板壳式热交换器(100),所述板壳式热交换器(100)包括壳体(20)和在所述壳体(20)内的多个传热板(10),所述板(10)形成流体连接的第一腔(11),所述第一腔(11)用于为第一流体流提供第一流体流动路径(12),以及所述壳体(20)形成第二腔(21),在所述第二腔(21)中布置有所述板(10),并且所述壳体(20)为第二流体流提供第二流体流动路径(22),所述第二流体流动路径(22)通过所述板(10)与所述第一流体流动路径(12)分隔开,其中所述第一流体流动路径(12)引导穿过相邻的板(10)之间的入口板开口(13)和出口板开口(13'),以及所述第二流体 ...
【技术特征摘要】
20191107 DK PA2019013031.一种板壳式热交换器(100),所述板壳式热交换器(100)包括壳体(20)和在所述壳体(20)内的多个传热板(10),所述板(10)形成流体连接的第一腔(11),所述第一腔(11)用于为第一流体流提供第一流体流动路径(12),以及所述壳体(20)形成第二腔(21),在所述第二腔(21)中布置有所述板(10),并且所述壳体(20)为第二流体流提供第二流体流动路径(22),所述第二流体流动路径(22)通过所述板(10)与所述第一流体流动路径(12)分隔开,其中所述第一流体流动路径(12)引导穿过相邻的板(10)之间的入口板开口(13)和出口板开口(13'),以及所述第二流体流动路径(22)引导穿过所述壳体(20)的第二入口开口(24)和第二出口开口(24'),其中至少一些板(10、10')在一个板开口(13、13')和所述第二入口开口(24)和所述第二出口开口(24')的附近包括至少一个凹部(9),并且至少一些板(10、10')沿着所述热交换器的截面线(A)对称,所述截面线(A)正交于从入口板开口(13)延伸到出口板开口(13')的截面线(B)。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壳式热交换器(100),其中,至少一些板(10')包括两个凹部(9),所述两个凹部(9)靠近一个板开口(13、13')和所述第二入口开口(24)或所述第二出口开口(24')。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板壳式热交换器(100),其中,至少一些所述板包括四个凹部(9),其中两个凹部靠近所述入口板开口(13),并且两个凹部靠近出口板开口(13')。
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板壳式热交换器(100),其中,两个凹部(9)、一个板开口(13、13')和所述第二入口开口(24)或所述第二出口开口(24')被定位在所述热交换器(100)的一个分配区域(101)中,在所述热交换器(100)的截面图中,所述分配区域(101)对应于跨度小于120°角、特别是小于90°角、并且优选地小于85°角的热交换器(100)的区域。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