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煤矿采场矿压用监测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煤矿开采
,具体为一种煤矿采场矿压用监测装置。
技术介绍
在矿体没有开采之前,岩体处于平衡状态。当矿体开采后,形成了地下空间,破坏了岩体的原始应力,引起岩体应力重新分布,并一直延续到岩体内形成新的平衡为止。在应力重新分布过程中,使围岩产生变形、移动、破坏,从而对工作面、巷道及围岩产生压力。通常把由开采过程而引起的岩移运动对支架围岩所产生的作用力,称为矿压。现有的矿压监测装置安装使用过程复杂,且长期使用时,容易损坏,更换不便;且不能紧密的与矿体贴合,导致测量的矿压不够精确;且由于矿体内部岩层结构为自然结构,不是较为规则的结构,所产生的压力的朝向为多种方向,导致压力接收装置接收的压力不均,易造成监测装置损坏。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煤矿采场矿压用监测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煤矿采场矿压用监测装置,其包括固定柱、均压监测装置、侧面监测装置以及顶端监测装置,所述侧面监测装置设置在巷道侧板的内侧,所述巷道顶板下端面中心固定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下端连接有均压监测装置,所述固定柱下端开设有竖直条形滑槽,所述均压监测装置上方左、右侧对称设置有顶端监测装置,所述均压监测装置中的支撑壳体底端面固定有滑轨,所述滑轨上滑动连接有支撑柱,且所述支撑柱位于侧面监测装置的内侧;且所述巷道顶板的内部还设置有点监测组件,对所述巷道顶板、巷道侧板的表面所受的不同压力进行监测,以便所述均压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煤矿采场矿压用监测装置,其包括固定柱(7)、均压监测装置(8)、侧面监测装置(6)以及顶端监测装置(9),所述侧面监测装置(6)设置在巷道侧板(2)的内侧,所述巷道顶板(1)下端面中心固定有固定柱(7),所述固定柱(7)下端连接有均压监测装置(8),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柱(7)下端开设有竖直条形滑槽,所述均压监测装置(8)上方左、右侧对称设置有顶端监测装置(9),所述均压监测装置(8)中的支撑壳体(3)底端面固定有滑轨(4),所述滑轨(4)上滑动连接有支撑柱(5),且所述支撑柱(5)位于侧面监测装置(6)的内侧;/n且所述巷道顶板(1)的内部还设置有点监测组件(11),对所述巷道顶板(1)、巷道侧板(2)的表面所受的不同压力进行监测,以便所述均压监测装置(8)对所监测的压力数值进行收集、记录。/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煤矿采场矿压用监测装置,其包括固定柱(7)、均压监测装置(8)、侧面监测装置(6)以及顶端监测装置(9),所述侧面监测装置(6)设置在巷道侧板(2)的内侧,所述巷道顶板(1)下端面中心固定有固定柱(7),所述固定柱(7)下端连接有均压监测装置(8),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柱(7)下端开设有竖直条形滑槽,所述均压监测装置(8)上方左、右侧对称设置有顶端监测装置(9),所述均压监测装置(8)中的支撑壳体(3)底端面固定有滑轨(4),所述滑轨(4)上滑动连接有支撑柱(5),且所述支撑柱(5)位于侧面监测装置(6)的内侧;
且所述巷道顶板(1)的内部还设置有点监测组件(11),对所述巷道顶板(1)、巷道侧板(2)的表面所受的不同压力进行监测,以便所述均压监测装置(8)对所监测的压力数值进行收集、记录。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矿采场矿压用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点监测装置(11)包括垫板(10)以及压力传感单元(12),所述垫板(10)铺设在巷道顶板(1)上端面上,所述巷道顶板(1)、垫板(10)内部还开设有柱形槽,所述柱形槽内部安装有伸缩推件,所述伸缩推件底端设置有压力传感单元(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矿采场矿压用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端监测装置(9)包括面监测壳体(18)、倾斜支杆(14)以及压力监测仪一(13),所述面监测壳体(18)内部开设有竖向的条形空道,所述条形空道中设置有微转轴,所述倾斜支杆(14)右端与微转轴铰接连接,所述倾斜支杆(14)的右端内侧滑动连接有短滑柱、外侧固定套有滑动帽(15),所述滑动帽(15)右端连接有伸缩弹簧,所述伸缩弹簧右端与短滑柱右端外侧面相固定,所述短滑柱右端头铰接连接在微转轴上;
所述面监测壳体(18)内部还设置有压力弹簧,所述压力弹簧上、下端与面监测壳体(18)内侧面、支撑壳体(3)上端面相连接,且所述面监测壳体(18)左、右侧还设置有竖向限位件(17);
所述压力监测仪一(13)检测面端与支撑壳体(3)上端面相平齐;
所述面监测壳体(18)与巷道顶板(1)之间还留有应力处理腔,所述应力处理腔内部设置有应力分化组件(1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煤矿采场矿压用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应力分化组件(16)包括伸拉器(161)、T型盘(162)以及T型分化键(163),所述伸拉器(161)设置在面监测壳体(18)上端内部开设的条形空腔的左、右侧,所述伸拉器(161)输出端铰接连接有伸缩支杆(163),所述条形空腔底端还设置有微方形滑道,所述T型分化键(163)底端与微方形滑道滑动连接,所述T型盘(162)顶端固定在巷道顶板(1)内部靠低端面一侧;
所述T型盘(162)下端固定连接有伸缩支杆(163),一组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力,牛孝田,刘晨晨,张飞建,
申请(专利权)人:马力,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